【教学案例】自制漂白液

发布时间:2025-08-13 08:08

自制洗衣液加入漂白水更洁白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小窍门# #环保生活小知识# #天然环保清洁剂#

本文以“自制漂白液”为项目主题,将日常的生活现象与化学课程结合起来,树立学生的化学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设计思路

项目设计理念教学对象为高三学生,该阶段已经掌握了氯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池等化学学科知识,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经常会碰到白色校服变黄的现象,很多学生对此可能会束手无策。白色衣物发黄的原因可能是衣服上的蛋白质在空气中氧化变质等,面对市面上如此多的漂白剂,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衣物的漂白剂呢?

“自制漂白液”项目教材分析

项目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

教学目标
1.根据不同漂白剂的成分探析其漂白原理,从生活中常见的“漂白”物质发现生活中的化学,树立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化学理念,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通过探究并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严谨思路,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3.通过调查相关资料和汇报展示交流,锻炼整理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数据收集能力,形成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4.通过分析漂白剂成分及漂白原理等相关资料,推测不同漂白剂使用的场合和注意事项,知道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处理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等。
5.通过分工合作完成“漂白液的制取”和汇报项目成果,培养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并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评价目标
1.通过思考常见的漂白剂和漂白原理,诊断学生综合归纳旧知的思维水平。
2.通过对不同漂白剂在不同条件下的漂白能力进行探究,诊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猜想并验证使品红褪色的化学物质,诊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基本素养。
4.通过推测不同漂白液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诊断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小组合作自制漂白液,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互动合作能力。

项目案例设计思路

该项目将围绕“如何解决白色校服变黄?”这个驱动性问题进行探究,并设置了以下四个驱动性子问题:生活中常见的漂白液有哪些?不同漂白剂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不同漂白剂的使用环境和注意事项有何不同?如何自制家用漂白液?该项目学习案例设计思路详情见表。

“自制漂白液”项目学习案例设计思路

项目流程

子任务一:寻找生活中漂白剂
【项目导引】面对白色衣物发黄这一常见的生活问题,我们会用漂白剂对衣物进行漂白。那么大家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漂白剂吗?漂白剂的原理又是什么?
【小组1】生活中常见的漂白剂有双氧水、漂白液(次氯酸钠)、漂白粉(次氯酸钙)、二氧化硫、活性炭等。
【小组2】双氧水的漂白性在于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漂白液和漂白粉的漂白性在于次氯酸根的强氧化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与物质反应生成了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活性炭的漂白作用是因为本身的吸附作用。
【任务导引】漂白剂的作用原理主要有三种类型,如图5-1所示,市面上根据不同漂白剂的漂白原理展开商业用途,那么我们实际生产生活中一般使用I类和II类漂白剂对衣物进行漂白。

子任务二:比较不同漂白剂的漂白作用
【驱动性问题】探究常见漂白剂(次氯酸根、双氧水、二氧化硫)主要成分的漂白效果如何?
【小组实验1-双氧水漂白】用1mol/L的双氧水滴加到被品红染色的纸条,记录漂白所需要的时间和实验现象。
【小组实验2-次氯酸根漂白】用1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滴加到被品红染色的布条上,记录漂白所需要的时间和实验现象。
【教师引导】我们知道次氯酸也具有漂白性,那次氯酸的漂白性如何呢?
【实验探究】往2mol/L次氯酸钠溶液里倒入等体积浓度为2mol/L的醋酸,再进行实验。
【学生讨论】发现等浓度条件下,次氯酸的漂白速率比次氯酸钠要快。得出结论:等浓度的次氯酸的pH小于次氯酸钠,这说明次氯酸根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碱性条件下。
【小组实验3-二氧化硫漂白】将被品红染色的布条放入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驱动性问题】二氧化硫中的硫是+4价,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如何证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属于强氧化性物质一类呢?
【学生讨论】如果属于强氧化性物质一类,那么漂白是不可逆的。对其进行加热,发现颜色复原,这说明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属于II类。
【教师引导】我们知道干燥的氯气是不具有漂白性的,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那么干燥的二氧化硫是否具有漂白作用呢?
【小组实验4-验证干燥的二氧化硫是否具有漂白作用】将被品红染色的纸条进行烘干,加其放入充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中,观察纸条未褪色。
【小组讨论】干燥的二氧化硫不能使品红布条褪色,无漂白性。但也有可能干燥的二氧化硫漂白需要一定的时间。
【驱动性问题】假设干燥的二氧化硫不能使品红褪色,那起漂白作用的是谁呢?如何设计实验验证?
【进行假设,设计方案】二氧化硫会与品红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猜测是亚硫酸起漂白作用。设置对照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教师进行提示和引导):
(1)配置溶液。将酸性品红钠盐分别与蒸馏水、无水乙醇混合,制成品红水溶液和品红无水乙醇溶液,其中品红的质量分数都约为0.1%;用注射器吸取3mL浓硫酸;两支试管中分别装入5mL品红水溶液和品红无水乙醇溶液;按图5-2(有水环境)和图5-3(无水环境)连接实验仪器装置;

(2)推动图5-2和图5-3装置中注射器的活塞,将浓硫酸滴入试管中,并对制气试管进行微热,新制的二氧化硫气体将分别进入两种品红溶液;
(3)观察实验中品红水溶液和品红无水乙醇溶液中颜色的变化情况。
【教师引导】同学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了什么结论?
【交流研讨】品红水溶液由红色渐变为无色(在短时间内褪色),关闭弹簧夹停止通气,对褪色后的品红试液微热片刻,溶液又渐渐恢复红色;而品红无水乙醇溶液始终都没有褪色。从而得出结论:干燥的二氧化硫不具有漂白性,起漂白作用的是亚硫酸。
【知识拓展】亚硫酸漂白品红的反应机理,如图5-4、图5-5、图5-6所示:

子任务三:查阅资料,探究分析不同漂白剂使用场合和需注意的事项
【查阅资料,学生讨论】通过对漂白剂的信息检索,对不同漂白剂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进行讨论,学生制作的资料卡片内容见图5-7、图5-8、图5-9、图5-10 和图5-11。

子任务四:自制家用漂白液
【任务驱动】家用漂白液市面上常卖的主要是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思考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对其进行制备。
【设计方案】通过电解食盐水,产生的氯气与水反应制得次氯酸,再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次氯酸钠。
【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多组干电池、若干导线、烧杯、玻璃棒、漏斗、塑料瓶、密封胶、石墨电极、铁棒、一袋食盐。
实验过程:
(1)将食盐倒入烧杯,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2)将塑料瓶倒置,并打三个孔,将石墨电极、铁棒插入小孔,并用密封胶密封,按图示连接好装置。如图5-12所示。

(3)用漏斗将实验室倒入塑料瓶中,等待片刻。
【检验漂白液的漂白性】
(1)取两个烧杯,分别倒入市面漂白液(烧杯1)、自制漂白液(烧杯2)、食盐水(烧杯3)。
(2)往烧杯里加入有颜色的小纸条。
(3)观察实验现象。
【小组汇报】烧杯1中的小纸条被明显漂白,烧杯2中的小纸条漂白较为明显,烧杯3中的小纸条无明显变化,说明自制漂白液确实具有漂白性。
【教师总结】大家做得都很棒!通过这次学习之旅,知道了自制漂白液的基本流程,体会到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联。其实,化学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要懂得结合自身所学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教学反思】该项目式教学将日常生活与化学课程结合起来,在学习氯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电解池等化学学科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处理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知网
文章原名:《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以“自制漂白液”和“探究自热火锅的奥秘”为例》,有删减
作者:夏晶 广州大学

网址:【教学案例】自制漂白液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0310

相关内容

自制漂白液的制作方法
衣物漂白剂和84消毒液一样吗 漂白剂和84消毒液哪个漂白效果好
如何用84消毒液漂白衣服
漂白液漂错衣服怎么办
彩漂剂跟漂白剂有什么区别 漂白剂可以和彩漂液一起用吗
84消毒液能漂白衣服吗 84消毒液漂白衣服的正确使用方法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气、二氧化氯、臭氧都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漂白粉、漂白液和漂粉精既可作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
有没有自己制作的漂白的东西
化学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1)漂白液、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漂白剂.已知碳酸的Ka1=4.30×10
白衣漂渍液具有腐蚀性? 30分钟“消灭”头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