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新方法
照顾新生儿:注意新生儿脐带护理方法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新手爸妈指南#
我是一名高级母婴护理师培训师。刘秀立。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在对待新生儿的护理尤其是小便护理上,人们仍然沿用2种方法,第一种尿布。这是为广大家属所接受的。第二种是纸尿裤。这是被广大母婴护理师们所接受的。但是这两种护理方法在家属和母婴护理师们之间存在冲突。家属认为棉质材料透气、吸水、及时更换不容易得红臀。用纸尿裤不透气,容易让孩子受罪。母婴护理师认为,只用尿布,护理师的工作量会无形当中加大,用纸尿裤只是三个小时更换一次就可以了,再不济,孩子有了大便排泄,临时更换也行。理论上用:孩子的深度睡眠可以让宝宝更健康发育”来进行解释。。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理念冲突,本方法就可以。
家属主张用尿布,常见理由或者可以说90%的理由都是让孩子“识把”。如果您是家长,认同吗?为什么要锻炼孩子“识把”呢?您可能也是说:为了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因为良好的生活规律是为了让孩子更聪明等等,反正很重要。对吗?
但是如果您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您的”把尿“进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会出现”挺“的现象,拒绝接受”把尿“的护理方式,是吧。肯定有这一现象。您可能会很高兴:哟,这孩子真聪明,瞧,不愿意了,知道反抗了。
强行用把尿的护理方式来让孩子形成”识把“的条件反射,根据我多年的护理经验来看,这是让孩子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的第一通道,也是让孩子对外界产生对抗的第一来源,恰恰是对外界的不友好、让孩子感觉不舒服的接触,让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用来考虑:又快把尿我了,真麻烦、我不高兴,就不尿。然后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了对抗这种不舒服的外界刺激,这样一来孩子还有精力去接受新的知识的灌输吗?当然是没有。
那么如何来改变这种相处方式呢?新的方法可以让孩子精神愉悦甚至是非常欢迎我们对他的护理。
新方法 是变强迫孩子形成排尿条件反射为孩子主动接受我们的帮助,变被动排尿(甚至没尿也得挤出一点尿)为解决孩子的排尿问题。让孩子的被动排尿的不舒服变为排尿过程的享受。
新方法 是时间性强,准确率高,科学,简单。更有利于孩子对外界的印象是良好的,更有益于孩子社会意识的形成,以及以后的社交关系的良好建立。
因为 前期是靠观察得来的数据,所以我给这种方法定名为刘秀立观察法。希望对大家在孩子的护理上提供帮助。也希望大家在以后运用这项观察法的同时验证它的准确性,希望大家及时将信息回复给我。我的联系电话是15833317403.QQ是心之眼。1823469210.大家要加好友请备注是通过360图书馆得到的我的信息。对大家的及时反馈表示感谢。
我不建议在新生儿三周前把尿孩子。孩子在新生儿时期生长周期变化特别快,在第四周时就可以用我的观察法来判断孩子自身的小便排泄规律,知道了孩子的小便规律以后就可以在孩子有了排泄需求时给孩子把尿。
新方法 :以孩子喂养结束的时间为观察切入时间点,观察孩子第一次小便是在喂养结束后多长时间进行的,第二次又是在第一次后多长时间进行的,以此类推,一直到第二次喂养开始为一个观察周期。进行第二次观察时就可以根据第一次的观察结果有意识进行验证。一般情况下只要在第四周开始进行观察的孩子基本上可以进行两个观察周期就可以定孩子的小便规律了,因为在第四周时,孩子的生理功能型成熟,生长周期也有了规律,这也是为什么我不主张在前三周频繁的把尿孩子的原因。
一般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排泄规律,大致也可以划分为几个类型,针对个体,只能以观察到的数据为准,以实际观察数据来判断孩子的规律。
次数 第一种 、 第二种 、 第三种、 第四种 、 第五种 、第六种 、第七种、第八种
第一次 5 10 15 20 30 30 40 60
第二次 5 10 10 20 30 15 30 40
第三次 10 20 20 30 45 30 50 40-60
第四次 10 20 20 30 45 45 60 结束
第五次 20 30 30 45 45-60 30或60 结束
第六次 20 30 40 45-60 结束 结束
第七次 30 45 60 结束
第八次 30 60 结束
第九次 30 结束
结束
每个孩子都会有喂养时的排泄情况出现,不影响后期观察效果。本方法只适用于半岁以内的孩子。
请记得反馈使用信息和效果。方便我的改进。可以加好友进一步探讨。
网址:新生儿护理新方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4056
相关内容
新生儿护理方法新生儿的护理办法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
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和技巧
新生儿护理的方法
新生儿护理方法指导
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方法
新生儿宝宝护理方法
新生婴儿的护理方法
产后新生儿护理方法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