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建起废旧纺织再生全链条,盘的是“金寨”细账,养的是大别山青
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城市观光#
大别山深处的金寨现代产业园的一处厂房里,堆积如山的废旧衣物正经历一场奇妙的“涅槃重生”。这些被丢弃的校服、褪色的T恤,通过安徽新登利自主研发的T2T(Textile-to-Textile)化学法再生技术,被分解成分子级别的原料,变成与原生材料性能相当的再生纤维,最终实现“旧衣”到“新衣”的循环利用。
废旧纺织品绿色循环,“破布头”变新衣
2023年新登利入驻安徽省金寨现代产业园,当洞察到传统服装回收处理的困境与潜在机遇时,企业以废旧衣物的循环再生开辟新径。并用两年时间建起10万吨级T2T化学法再生体系,连起短纤、切片、长丝生产线的全产业链。
过去,一件穿旧的T恤、一条磨破的牛仔裤,最终往往逃不过被丢弃的结局。“看着那些还能利用的布料变成垃圾,实在可惜。”安徽新登利总经理叶孝喆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感慨,“我们想做的,就是让这些‘破布头’重新产生价值。”
带着这份初衷,新登利将核心放在技术突破上。不同于传统物理回收的局限性,T2T化学法再生体系能将各类废旧纺织品彻底分解,提取出高纯度的再生原料。据企业介绍,该体系可处理棉、化纤等多种材质,再生纤维的品质与原生纤维相当。从“破布头”到短纤、切片,再到长丝,每一步都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看似不起眼的工厂车间,工艺却是颠覆性的。”一条褪色的牛仔长裤,经分拣、破碎后进入反应釜,在特定化学溶液中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经过提纯、聚合,这些物质转化为白色的切片;再经熔融纺丝,最终变成一卷卷光洁的长丝。“这条裤子最终能变成数件T恤的原料。”车间负责人透露,目前企业每月可处理近千吨废旧纺织品,产品已供应给多家服装、家纺企业。
破解纺织业“循环利用”死结
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期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困境,全球每年生产的100亿件新衣中,约有9200万件最终会被填埋或焚烧。此外,国内许多区域废旧纺织品的再生利用率不足20%,远低于废旧塑料瓶94%的回收率。
“传统物理回收只能将旧衣降级为抹布或填充物,而我们的技术能让它们真正‘返老还童’。”据叶孝喆介绍,该技术的核心突破在于实现了分子层面的“拆解、重组”。通过自主研发的BHET醇解法,聚酯纤维被分解为基础分子,再重新聚合成高品质切片。与原生材料相比,生产过程减少60%-85%的碳排放,每吨产品可节约100吨水、5000度电。2024年底,企业建成3万吨级连续化生产线,产品获得RCS国际再生认证,新登利也与APSBI西班牙科技商业协会签署了海外市场拓展协议,成为少数能进入欧洲高端市场的中国再生纤维供应商。叶孝喆表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坚决不添加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将环保理念贯穿于每个生产细节,力求做到对区域环境“零负担”。
环保企业是可持续发展产业链上的“循环纽带”,也是邻里乡间的“春日暖阳”。在金寨这片土地上,新登利的存在正悄然改变着周边。过去随处可见的“破布头”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往来运输的回收货车。一位在工厂从事分拣工作的村民表示,“家门口多了个‘变废为宝’的厂子,不少人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正如叶孝喆所说,“新登利不是要做最大的企业,只是茫茫沙漠中的一小片绿叶,想要证明环保技术可以兼具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当全球纺织业仍在寻找可持续方案时,正是这片扎根在金寨的小小“绿叶”,以“破布头”为废旧衣物的循环再生开辟新径,让每一笔关于环保的绿色账,都融入地域发展的长远,算进了人与自然共生的明天。(文/朱家齐)
网址:两年建起废旧纺织再生全链条,盘的是“金寨”细账,养的是大别山青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7601
相关内容
安徽金寨:废弃纺织品“变旧为新”,聚焦环保新质生产力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
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 旧衣物再利用需全链条发力
从废旧纺织品回到塑料的商业价值
制度“补丁”掣肘旧衣新用 废旧纺织品浪费惊人
探索废旧纺织品产业化循环利用路径
三部门:2025年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200万吨
史晟:探索废旧纺织品产业化循环利用路径
让废旧纺织品“重获新生”
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