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惯了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奏鸣曲,闻惯了厨房里飘出的熟悉的香味,厨房是不是已经成了每个家庭成员心中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了呢?当心,就在这个充满了亲情的爱心厨房里,也潜藏着对我们健康不利的“危险杀手”!这些“危险的杀手”不是人,而是我们平时在厨房烹调菜品的不好的习惯、对原材料做法上的错误理解以及厨具上使用方法的错误,赶紧跟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听惯了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奏鸣曲,闻惯了厨房里飘出的熟悉的香味,厨房是不是已经成了每个家庭成员心中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了呢?当心,就在这个充满了亲情的爱心厨房里,也潜藏着对我们健康不利的“危险杀手”!这些“危险的杀手”不是人,而是我们平时在厨房烹调菜品的不好的习惯、对原材料做法上的错误理解以及厨具上使用方法的错误,赶紧跟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厨房杀手”之厨具
不能老用砂锅做菜吃
展开剩余 75 %
砂锅豆腐、砂锅排骨等,由于其炖制时间较长,肉菜烂熟软糯,味道醇厚,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菜肴。尤其是冬天,吃砂锅菜更为人们所衷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砂锅菜不宜常吃。
(1)使用砂锅炖制菜肴,由于密封较严,原料中异味物质很难逃逸,部分有害物质仍留存在原料或汤汁中,经反复加热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2)用砂锅炖制菜肴,原料中的营养素损失率较高,据专家测定,砂锅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率达100%,维生素B1、B2平均损失率高达89%左右,动、植物原料中的钙、磷、铁、碘等矿物质,损失率也较高。
(3)使用砂锅炖菜,由于其系陶制品,大都经过涂釉料烧制,其中铅、砷等有害物质会因反复加热而解析,经常吃砂锅菜,易引起慢性中毒。所以,砂锅菜是不宜常吃的。
不要用彩瓷餐具盛酸性食物
绘有五彩缤纷图案的陶瓷器具,给就餐者一种美的享受,可是对人体所潜在的危险,就鲜为人知了。
原来,不论是绘在瓷器或陶器上的高温彩釉,还是低温彩釉,其中都有由一些有毒的重金属和其他化合物构成的颜料,如彩釉中的大红色多数是含铜的化合物,奶油黄色含氧化铝,翠绿色含氧化铬,用这种瓷釉器皿盛果汁、醋、酒等弱酸性食物时,彩瓷釉花中的有毒重金属就会被溶解出来,随食物进入人体,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能引起慢性中毒。铜中毒可引起肺、骨损伤,铅中毒产生贫血、神经衰弱、骨髓增生等症,因此,对于彩瓷、彩陶餐具,特别是器皿内壁涂有彩釉图案的餐具,不宜使用。
不要用可乐瓶等装食用油和酒等
可乐饮料瓶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塑料,本身无毒无害,盛装可乐型饮料对人体无不良影响。但它仍含有少量的乙烯成分,如长期贮存食油、酒类溶性有机物,则会发生化学反应,乙烯成分会缓慢溶出。
同时,此类饮料瓶具有透明度高、易于老化的特点,在空气中会受到氧气、臭氧、紫外线的作用而产生强烈的异味,如长期存入食油、酱油、醋或酒类,不仅易使食品酸败变质,而且可加速聚合物本身的老化,引起聚合物碳键断裂,释放出更多的乙烯成分。一般情况下,偶尔使用饮料瓶短时间盛装一下食油或酒类也未尝不可,但时间不宜超过一周,用完后应及时清洗。反复使用期限最好不超过半年。长期食用被乙烯污染的食物,会使人出现头晕、头痛、恶心、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失眠等症状,甚至可导致贫血的发生。
“厨房杀手”之烹饪做法
自来水煮饭会减少米饭的营养
许多人习惯用生冷的自来水煮饭,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生冷的自来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氯气,在烧饭过程中,它会大量地破坏粮食中所含的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B1。据测定,用自来水烧饭,维生素B1的损失数量与烧饭时间、烧饭温度成正比。一般情况下,损失约30%。如果用烧开的热水烧饭,维生素B1就可以免受损失,因为烧开后的热水氯气已经随水汽蒸发掉了。
做骨头不宜加醋
以往人们认为,炖骨头汤时加入食醋,有利于骨头中的无机元素的逸出。然而最新资料表明,这种做法的结果正好相反。
因为,炖骨头时不加食醋,逸出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是以有机合物形式存在的;尽管加入食醋可以使无机元素的浸出略有增加,但逸出的大部分元素,在酸性环境中转变为无机离子,而无机离子的存在形式,直接影响机体的吸收率,一般认为,无机元素的有机结合物被吸收的数值,比其无机离子大3~4倍,因此,炖骨头不宜加醋。
烧肉时勿过早放盐和酱油
盐和酱油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能加速肉中蛋白质凝固,使肉质变硬,不易煮烂,影响了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因此,烧肉时忌过早加入盐和酱油。
正确的放盐和酱油的时间是,肉烧至七成熟时放入酱油,肉烧至九成熟时放入盐,酱油早些放入,是为了使肉色内外均匀,并可去掉生酱油味,使酱油的醇鲜味道充分溶于肉汤中。炒菜时也不要过早放盐,因为放入盐后菜的外渗透压增高,菜内的水分会很快渗出,不但会使菜熟得慢,而且出汤多,炒出的菜无鲜嫩味。将熟时放入盐为最佳时间。用花生油炒菜可以先在油里放少许盐,以除去花生油中的黄霉菌。用动物油炒菜先在油中放点盐可减少油中的有机氯的残余量,对人的健康有利。
俗话说的好,病从口入
从厨房开始就做好第一道防线
这样我们会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