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和水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化营商环境……“我爱我嘉”2025民生系列访谈区生态环境局专场举行
建立农业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生活技巧# #环保生活方式# #环保农业#
+关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7月30日,由嘉定区委宣传部、区新闻办、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我爱我嘉”2025民生系列访谈正式启动。系列访谈邀请各委办局负责人作为嘉宾,直面区域民生发展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现场答疑解惑,并就市民关切作出承诺与展望。今天(8月14日),嘉定区生态环境局局长范丽超与嘉融媒主持人、现场观众等,共同探讨嘉定生态环境事业发展,并谋划“十五五”嘉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举措和目标愿景。
“我爱我嘉”2025民生系列访谈由上海农商银行、嘉定城发集团特约支持。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实现历史性突破“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这是最基本也是市民最期待的生态福祉。
“十四五”期间,大气方面,2020年全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2021年到2024年,年均浓度分别为29、27、31和31微克/立方米,今年1至7月为31微克/立方米。“从这些起伏的数据可以看出,攻克大气污染难关并不容易,但我们始终在持续努力。”范丽超介绍。
水环境方面成效更加显著。2020年,全区国市考断面优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47%,到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创历史地达到100%,即国家和市在我区17条河流设置的21个断面全部达到优Ⅲ类水质标准。
自2021年起,区生态环境局组织技术团队对全区近2000公里河道进行全面排查,共发现5万多个排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排口,如疑似雨污混接的雨水排口、污水直排入河的排口。”范丽超表示,经过溯源排查,共发现近4000个问题排口,计划分3年整治,目前已整治完成2100多个。
保护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科普资源嘉定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截至目前已记录到陆生生物1000余种、水生生物200余种,发现不少重点保护物种。“2024年起,嘉定第一次开展全面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经过一年的努力,已经完成外业调查和内业鉴定工作,目前正在编制最后的调查评估报告。”范丽超透露。
陆生生物中,嘉定发现了国家重点保护物种35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黄胸鹀(禾花雀、黄胆)。这种小型鸣禽胸部为黄色,腰部为栗红色,翅膀带白斑,2025年春季在嘉北郊野公园被调查团队记录到。作为典型的迁徙林鸟,它每年春季从南方迁徙至北方,会在嘉定停留约一周,觅食麦粒、草籽等,为后续迁徙积蓄能量。这是近年来嘉定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物种。

2025年2月,在浏翔公路以东的娄塘河段,调查团队发现了小口小鳔鮈,这是该鱼类在上海的首次记录。“这种小型淡水鱼成体仅5至6厘米,对水质要求高,可作为水体环境改善的指示物种,也从侧面印证了嘉定水生态环境的稳步改善和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成效。”范丽超介绍,此外,还首次在嘉定记录到细背侧刺跳甲、北方狭口蛙等物种,进一步丰富了区域生物多样性。
在公众教育方面,区生态环境局持续推进“环保π课堂”等品牌活动,通过实地观测、互动讲解等形式,向市民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环保理念,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生态保护。
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生态损害赔偿近年来,国家推出“检查码”制度,要求执法人员在涉企现场检查前必须事先登记、申请二维码,并在检查时出示。二维码中包含检查任务、检查内容及执法人员信息,企业可扫码评价全过程。范丽超表示,“检查码”的实施,不仅清理了一些不必要的检查事项,规范了执法流程,还减少了重复检查,实现了能合并就不重复、能联合就不多头、能非现场就不进企业。“今年全区环保现场检查频次从过去的3至4次下降到不超过2次,同比减少50%,企业满意率进一步提升。”范丽超说。
检查方式也更加精准高效。区生态环境局按照企业“风险+信用”情况划分ABCD等级,已有60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原则上以非现场监管为主。同时运用大数据、环境走航车、无人机、智能传感器等技术手段锁定疑似问题企业,再精准上门核查,实现“一查一个准”,检查效率提升近3倍。“今年非现场执法占比从2023年的1.5%提升至17.3%,问题发现率从20%提高到39%。”范丽超说。
在生态损害赔偿方面,截至目前全区已启动27起案件,涵盖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领域,全部通过“损害赔偿磋商”解决,累计赔偿金额超3亿元,案件数量和金额均居全市前列。马陆镇、安亭镇、华亭镇建成3个损害赔偿示范基地,今年5月又在马陆镇联合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建成全区首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暨公益诉讼”基地,设置碳汇林、法治宣传廊道、生态修复示范区三大板块,让损害赔偿和生态修复被更多人了解。
“我们将以全面推进美丽嘉定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美丽嘉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高质量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范丽超表示,“十五五”期间,区生态环境局将从污防攻坚、绿色发展、环境安全、现代治理、合作协作五大方面着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最基本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让市民共享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鸟语花香。
“我爱我嘉”2025民生系列访谈
由上海农商银行、嘉定城发集团
特约支持
撰稿:秦建
摄像:蔡陈皓
编辑:徐宇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空气质量和水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化营商环境……“我爱我嘉”2025民生系列访谈区生态环境局专场举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8117
相关内容
营造安全舒适生活环境——加区治理城区环境看变化系列报道之一埇桥区民政局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嘉峪关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展现高颜值与好气质
【优化营商环境大讨论】提升民政服务水平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金塔工业集中区多举措优化园区营商环境
提升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如何评估小区的环境质量?这种环境质量如何进行改善和优化?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什么环境
生态环境部: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可以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