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观察丨四川美丽乡村建设聚焦四大领域 推动形成农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25-08-16 02:44

参加乡村运动会,活力四溢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乡村休闲推荐#

四川在线记者 张蒙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未来数年四川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路径与重点任务,旨在系统解决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动形成农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巴蜀大地重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

立足四川实际

构建“多层次、分区域、差异化”建设路径

“四川有176个涉农县(市、区)、2.8万余个行政村(涉农社区),点多面广、地形复杂,区域差异显著,这决定了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因地制宜。”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方案》结合四川实际,提出了“多层次、分区域、差异化”的总体推进思路。

所谓“多层次”,即衔接美丽中国及美丽四川先行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建设要求,涵盖行政村(涉农社区)、整县推进、先行区建设多个层级。“从单个行政村的‘细胞培育’,到整县推进的‘全域提升’,再到重点县的‘示范引领’,形成逐级带动的格局。”上述相关负责人解释,到2027年,全省将实现80个县(市、区)整县建成美丽乡村,2027年前,每年还将培育10个左右省级重点县,为全省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分区域”则是结合四川地形地貌与民族特色,将农村区域划分为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民族地区四大板块。比如平原地区侧重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民族地区则突出民族文化与生态保护融合,让每个区域的美丽乡村都有独特的巴蜀韵味。在此基础上,《方案》还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了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建设成效与区域实际相匹配。

17项重点任务

直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据介绍,《方案》围绕四大领域部署了17项重点任务,涵盖美丽乡村画卷、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态宜居品质等关键环节。

在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方案》明确将加强农用地土壤保护,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和较大面积劣V类水体,解决畜禽臭气、秸秆焚烧等问题。到2027年,全省将新增完成2000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条件的市(州)、县(市、区)要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劣V类水体。

在农业绿色发展领域,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等,从生产源头减少污染。

在农村生态宜居品质提升上,将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域整治生活垃圾,持续完善农村厕所规范化使用管护机制,同时多元化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为确保建设成效,《方案》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针对行政村设置20个“美丽细胞”指标,对整县推进设置13个“及格县”基础指标,对重点县设置16个“先进县”特色指标。“通过差异化评估,既守住生态底线,又鼓励各地探索特色路径。”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成效评估、落实要素保障、引导全民参与等措施,让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址:民生观察丨四川美丽乡村建设聚焦四大领域 推动形成农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1020

相关内容

养成绿色生活方式,留住美丽乡村
主流媒体聚焦四川眉山环保 解锁乡村生活幸福密码
如何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聚焦六大任务 四川省将开展十大行动
宜章县黄沙镇大元村:四类乡村建设扮靓乡村风貌 美丽家园焕新颜
建设美丽安居乡村 绿色低碳技术赋能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这个四川小城靠打造“诗意”村庄破圈
多举措推动农民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思考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丨用绿色理念让乡村庭院变身“聚宝盆”
乡村染新绿 景美日子甜——韶关大力推进绿美乡村建设综述
美丽湖南丨衡阳市衡阳县:乡村治理“梅花模式” 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