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体质儿童的餐点管理策略
儿童素质教育中的情绪管理策略 #生活技巧# #亲子教育技巧# #儿童素质教育#
民以食为天,对于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幼儿而言,每日三餐尤为重要,是确保幼儿摄入充足营养、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途径。“吃什么、怎么吃、吃得好不好”对于幼儿来说都至关重要,也是家长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充分的营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面对越来越多对某些食材过敏或因疾病而不能食用鱼虾的幼儿,我园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通过“爱心餐点”的方式,不断完善幼儿园膳食服务策略,始终把提高幼儿餐点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放在心上、落在实处。
重视“过敏性”问题,创新膳食管理新模式
幼儿过敏性问题涉及专业的幼儿保健、幼儿保育领域。因此,为了完善过敏性体质幼儿的管理,我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全园幼儿的具体情况,全方位实施爱心餐点管理的新模式。
1.流动的表格,传递的爱
幼儿入园前,家长需填写一份关于幼儿过敏情况的调查问卷。该问卷通常包含以下内容:班级、幼儿姓名、过敏食物种类以及过主要过敏反应症状等。园部将统一收集、分析、汇总、分类,随后分发至园长室、教科室、后勤处、各班级,便于各个部门在管理中统筹规划。例如,园长妈妈在陪餐中更加关注特殊体质的幼儿,给予更多关怀;教科室可指导教师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深入探讨过敏问题的科学性和对健康的影响……此外,园部还与家长签订过敏餐供应意向书。一份详尽的问卷,一张动态更新的表格,传递出幼儿园对过敏幼儿需求的重视与关怀。
2.聚焦的学习,专业的爱
教育无小事,不能因为过敏体质的幼儿较少而忽视了他们。园部专门召开专题研讨会,共同探讨并研究护理方案,帮助教师掌握更多过敏知识和应对紧急状况的处理方法,以备不时之需。我园还成立了“过敏性餐点研究小组”,针对特殊需求幼儿进行饮食管理,对特殊菜单及烹饪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为这些幼儿量身定制专业化的餐点方案。首先,详细了解导致幼儿过敏食物的种类,如牛奶、海产品等,确保幼儿避免食用这些食物。其次,对于那些对黄瓜、西红柿等生食过敏的幼儿,可以尝试食用熟制后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经过烹饪后通常不会引发过敏反应。同时,可以考虑替代食物,例如对牛奶过敏的幼儿,可以考虑饮用羊奶或豆浆作为替代。
3.健康的生活,温暖的爱
定期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内容包含幼儿的免疫接种情况、过敏症状等,旨在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尽量避免幼儿接触过敏原,例如花粉、宠物毛发、灰尘等,并为幼儿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量的运动与户外活动等,以增强幼儿体质和免疫力。为此,保健医生专门制定针对过敏性幼儿和体弱儿的体能锻炼计划,每周进行两次体能训练,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园内各活动场地保均持清洁卫生,并定期进行消毒,以减少幼儿接触细菌和病毒的机会,从而降低感染和过敏的风险,确保幼儿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
立足“过敏性”研究,丰富膳食配置新技能
我园已经形成以专业保健医生为核心的专业团队,为幼儿量身定制爱心食谱;积极创造条件,提升食堂人员的烹饪技能,以满足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食物多样性的个性化需求。
1.个性的食谱,“敏娃”的专属
在制定食谱时,保健医生针对少数过敏幼儿单独制定餐点方案,为了保障过敏幼儿的营养均衡,保健医生整理了替代食物清单,力求在规避过敏食物的同时,保证幼儿营养的全面性,从而制定出每周不重复的个性化——“敏娃专属”食谱。
2.变化的食物,均衡的营养
我园爱心餐点行动小组针对幼儿们多样化的需求,遵循营养等效替代品的原则,在烹饪方法上力求“变一变、创一创”,来满足幼儿们视觉美感和味觉享受的身心需求。例如,菜单中的“板栗烧黄鳝”,对黄鳝过敏的幼儿替换为“糖醋排骨”;对牛肉过敏的幼儿,则将“土豆烧牛肉”更换为“清蒸鸡腿”。面对幼儿们对肉类食品吃吃吐吐的情况,厨师们就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提高烹饪技巧,创新性地将肉沫与生粉、胡萝卜丁、玉米粒等蔬菜混合,并加入适当调味料,之后通过烤箱烘烤,制作成幼儿们喜欢的肉饼;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们的食欲,厨师们还用紫薯、胡萝卜等蔬菜打成菜泥和进面里,制作出色彩缤纷、营养丰富的彩色馒头,为幼儿们的伙食增添新花样。
形成“联动式”合力,融通膳食育儿新联盟
爱心餐点的每个环节,都凝聚着管理者的责任心和参与者的行动力。我们采取灵活自主、环环相扣的配餐方式,确保爱心餐点的精准送达。
1.环环相扣,优化配餐方式
在爱心餐点分餐前,认真核对过敏幼儿及生病幼儿的姓名、班级以及过敏食物信息,确保配餐的准确性。各班的保育员负责领取餐点,并进行签字确认,确保特殊幼儿用餐安全。后勤部门为爱心餐点配备了设计精美、形象可爱的小黄鸭、小花猫、小白兔等儿童餐具,这不仅有助于防止用餐错误,还能愉悦用餐心情。保健老师定期推荐有助于调理过敏性体质的早餐搭配方案,并持续优化配餐方案;同时通过建立营养交流群或个别沟通的方式,向有需求的家长推荐提高免疫力的早餐内容,包含推荐营养搭配理由,制作流程等。同时,保健老师还定期拍摄爱心餐点照片,与家长分享,让家长感到安心。
2.轻启心灵,联通家园之桥
过敏性体质幼儿的成长更加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家访时,部分家长担心留给教师不好的印象而不愿告知教师真实情况。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幼儿园的宣传栏、网站、微信平台,组织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健康讲座、不定期回访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让家长知悉隐瞒幼儿过敏情况的潜在危害,消除家长的顾虑。当家长愿意坦诚交流,当特殊需要的幼儿收到一份份爱心餐点的时候,幼儿们的喜悦、家长们宽慰,都让我们为幼儿园这一暖心的举措感到欣慰。让我们搭建起家园沟通的桥梁,共同形成守护幼儿的合力!
触发“生长式”力量,建构膳食管理新生态
我们以“爱心餐点”为线索,开展关于食物的主题讨论和探究,共同探索饮食教育的有效方法,拓展饮食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1.融入生活,拓展饮食研究范畴
爱心餐点伴随着幼儿的成长,是幼儿感受、体验、学习多样化生活的经历。这些经历不断激发幼儿深入思考、积极探究。例如,幼儿们会提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吃鸡蛋会过敏?是什么原因导致过敏的?过敏后会发生什么情况?有什么解决过敏的方法吗?”等一连串的生活性问题情境,这些问题情境构成了幼儿探究的新课题。通过分析查找资料,咨询专业医务人员,幼儿们不断累积饮食和营养知识经验,逐渐认识到均衡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他们开始自觉地挑选健康适宜的食物,逐渐成为会生活、懂饮食的健康幼儿。
2.拓展实践,发展幼儿综合素养
在幼儿园的户外蔬果种植基地,师生们亲身体验了真实的劳作环境,通过种植活动深刻感受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吃苦耐劳、勤劳负责的品质,并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在生活体验馆中,幼儿互相协作、配合、分工和协调,尝试学习制作果汁、蔬菜色拉、煎鸡蛋三明治等简单且营养的食物。通过集体生活游戏,幼儿们建立了良好的同伴关系,体验到生活中的幸福,也培养了对生活的热情。
爱心餐点式管理策略的推行满足了过敏体质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需求,体现了我园幼儿膳食服务的多元化与个性化追求。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优化爱心餐点的管理策略,让关爱在健康中孕育,在点滴中呵护,在味蕾中绽放。
猜你喜欢
网址:过敏性体质儿童的餐点管理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1226
相关内容
小儿过敏的过敏原、症状与管理策略儿童食物过敏的饮食管理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儿童食物过敏营养管理
过敏体质的生活方式与饮食干预策略
儿童过敏体质的喂养指南
儿童食物过敏的营养管理
过敏体质的儿童怎么办改善体质
儿童过敏体质怎么调理
过敏已成为儿童慢性病中的“头号难题”?专家:儿童过敏性疾病危害远超表面症状
婴幼儿饮食过敏与预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