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农村版》整洁卫生间成羑河村农家新“标配”
体验农村生活:住在农户家,感受农村的日常生活,与村民交流互动。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乡村休闲推荐#
“厕所革命”是一场惠及民生的大好事,它一头牵着民生,一头系着文明。随着农村“厕所革命”的进行,昔日“两块砖一个坑,蝇蛆滋生臭烘烘”的传统简陋旱厕,在汤阴县韩庄镇羑河村已经成为历史,干净整洁、没有异味的卫生间已经成为该村农家的新“标配”。
春节前夕,记者采访了进行“厕所革命”后的羑河村。
改陋习新风扑面
羑河村位于汤阴县城北3公里,东临107国道和京广铁路,北依羑河,全村共有352户1692人。有史以来,村民家庭生活都是以简陋旱厕为主,村容村貌一般。
从2019年起,国家支持和引导各地推动有条件的农村普及卫生厕所,实现厕所粪污基本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20年,羑河村借此东风将“厕所革命”作为改善民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惠民工程抓实抓细,按照改造一个旱厕国家补贴1200元,村补贴300元的标准,通过宣传动员、质量监管、督查进度、后期管护四个环节,全村总投资480万元,开挖入户污水管网7000余米,入户改厕400余户,改造公厕1座,入户率达到百分之百。
厕改中,该村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制订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从改变广大农村群众思想观念和卫生习惯入手,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对卫生厕所建设标准、补贴政策等宣传力度,引导群众主动改厕。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以自建、统建、改建等方式,严格执行无公害化改厕标准,实施三格式粪池改厕,然后通过污水管网输送到村污水处理站进行无害化处理。
同时,他们还外出考察移动厕所项目,自筹资金20余万元由村集体加工组装移动厕所450余个,除本村使用120个外,还销售到邻村和其他乡镇300余个,为村里增加了6万余元的集体经济收入。目前,按照订单加工制作的移动式厕所,已经成为羑河村的一个产业和部分经济来源。
羑河村还自筹资金100余万元对全村的自来水管道进行了改造,使该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实现了农村美、洁、净,达到了“厕所革命”质量与数量双达标。
推厕改卫生方便
厕所改造之后,羑河村按照“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坚持建管并重,探索改厕后运行维护机制,推进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指导农户规范使用,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从前的厕所都是旱厕,一到夏天,蚊蝇乱飞、蛆虫乱爬。现在改过以后,蚊蝇少了,气味也不难闻了,就连俺羑河村的大环境也变干净整洁了,大家都非常满意。”羑河村村民张志刚全家6口人,前两年翻盖了家里的五间瓦房,在装修新房时,他家将旱厕改成了水冲式厕所。
村民李顺只也是“厕所革命”的受益者,他家的老房子因为地方狭小,无法建造水冲式厕所,他便根据改厕技术人员的设计,使用了移动式厕所,其功能效果和建造的固定厕所一样齐全,而且造价便宜,美观大方。
李顺只说:“现在党的政策就是好,没想到自己家里改厕所,自己只花了300多元。”
建美居“颜值”攀升
在进行厕所改造的基础上,羑河村还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村民群众积极参与村里的美居行动,个个为美丽家园添砖加瓦。
去年该村共整修街巷路面10余公里,拆除违章建筑10多处,修复残垣断壁600平方米,建设文化墙800平方米,弱电入地1000米,建设街心花园一处,种植白蜡、大叶女贞、红头石楠、月季等树木1000余棵。
他们还整合资源,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人居环境治理、“全域无垃圾”清理、“厕所革命”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打造美丽新羑河。
漫步羑河村,民居错落有致,道路宽阔笔直,街巷四通八达,路灯明亮耀眼,春节的喜庆气氛扑面而来。洁净如新的人居环境既为村民百姓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也提升了村民的综合素养,使羑河的“颜值”不断攀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增强。
“现在的生活跟做梦一样,想都不敢想。村子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家中窗明几净、厕所干净卫生,苍蝇蚊子都少了,夏天太阳能能洗澡、冬天电气能取暖,生活真是越过越有奔头啊!”村民胡会只高兴地说。
(原载于2021年2月9日《河南日报农村版》5版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秦名芳 通讯员 张百瑞 刁艳芬)
网址:《河南日报农村版》整洁卫生间成羑河村农家新“标配”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2741
相关内容
精河县农业农村局内设机构信息公开涵养农村好风景 农民奔向新生活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胶州在行动
农村深化环境卫生整顿工作计划
农村人居环境村庄清洁整治方案
河南武陟:老物件见证农村生活变化
河北: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农村环境整治,让乡村更美农业更“绿”
2016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方案
肥西县三河镇: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河北故城: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