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职业人群心理健康促进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荐,指导日常饮食健康。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营养学权威书籍#
《2024年职业人群心理健康促进指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业健康司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编制,旨在预防和控制职业人群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劳动者心理健康水平。
1. 职业人群心理健康要素与问题:职业人群心理健康受压力、抗挫能力、意志力、情绪、人际关系、自信心和自我职业定位等要素影响 。常见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睡眠问题、应激问题和职业倦怠,这些问题由工作场所中的多种因素引发,如工作类型、组织管理环境等,会对员工身心健康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2. 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焦虑情绪:病理性焦虑表现为生理、认知和行为方面的症状。可通过4 - 7 - 8腹式呼吸放松法、安排“焦虑时间”、肌肉放松技术和正念觉察等方法缓解。
抑郁情绪:症状涵盖情绪、认知、意志行为和躯体方面。可采用倾诉与表达、认知调整和行为激活等方式应对。
睡眠问题:分为慢性和短期失眠障碍。可通过睡眠卫生、刺激控制法和矛盾意向法进行改善。
应激问题:常见于救援作业人员等。“蝴蝶拍”和“着陆”心理稳定化技术可缓解相关症状。
职业倦怠:通过工作部署、寻求反馈、合理安排时间和优化办公环境等进行自我压力管理。
3. 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筛查:提供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 - 9)、广泛性焦虑问卷7条目(GAD - 7)和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帮助职业人群自我评估心理健康状况,依据得分判断问题严重程度。
4. 部分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促进
教师:易出现职业倦怠,可通过建立支持网络、保证睡眠和健康饮食、掌握时间管理策略预防。
警察:面临职业心理压力和应激反应,可通过规律睡眠、保持积极心态、兼顾娱乐运动和社交预防。
医务人员:承受身心疲劳和工作压力,可通过充足休息锻炼、保持良好心态预防,院前急救人员还需学会放松和调整认知。
消防员:易出现精神疲劳和应激反应,可通过补充心理能量、与现实和他人保持联系预防。
制造业工人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分别面临工作强度大、技能发展和工作不稳定等问题,可通过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时间和压力管理、参与社会活动和规划职业生涯预防。
5. 总结:职业人群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本指南提供了全面的预防和干预方法,职业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方式维护心理健康。同时,社会和企业也应关注职业人群心理健康,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网址:2024年职业人群心理健康促进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2839
相关内容
2024年职业人群心理健康促进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卫生健康委: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优化居民膳食结构 促进营养产业发展
专家热议:科学健身助力体重管理 科技赋能促进职场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附解读)
国家卫健委《健康家庭建设指南》:倡导签约家庭医生,推进生活健康化
国家卫健委出台50条措施促进卫生健康科技创新
国家卫生健康委:四项措施保障大众心理健康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实施“家+健康”促进行动的通知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