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去哪儿了?”临汾路街道居民探秘生态基地→
在公共场所,看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就知道该扔哪儿了。 #生活知识#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习惯# #垃圾分类常识#
近日,临汾路街道城运中心联合阳曲路760弄居民区共同开展了一场富有意义的环保科普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让居民们零距离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前沿技术与资源化利用全过程,深刻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社区环保实践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在位于东海之滨的老港基地,居民们深入了解了上海生活垃圾处理的“前世今生”。展厅内精心设置了多个知识模块:从上海生活垃圾处理及管理的发展历程,到深刻阐释做好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重大意义;从展示国外先进的垃圾处理设施亮点,到详细介绍国内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分流垃圾处理方式,系统性地呈现了垃圾处理从理念普及到技术落地的完整知识链条,揭示了现代城市环境治理的科技力量与精细化水平。
基地工作人员还通过播放垃圾分类系列宣传片、组织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特别是对黑水虻生物这一创新养殖方式的生动讲解,使大家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了“变废为宝”的可行路径,深刻体会到资源循环利用的巨大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实地参观了垃圾卸料大厅,亲眼目睹了巨量生活垃圾从运输车辆卸料、进入分拣环节,最终送入高效焚烧炉转化为清洁能源的全过程。一组数据令人震撼:该基地自成立以来,累计处理的垃圾量达1449万吨,已转化为超过66亿千瓦时的电力资源,为上海的千家万户输送了宝贵的清洁能源,真正实现了将“城市包袱”转化为“绿色动力”的华丽蜕变。
下午,学习之旅转至浦东新区康桥镇再生资源科普展厅。这里铺设了一条清晰的“低碳之路”,居民们学习了“碳中和”及“碳达峰”的国家战略目标与实现模式,深入了解了“沪尚回收”品牌体系在推动可回收物应收尽收、促进资源循环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展厅内展示的由各类再生资源加工而成的半成品,让“资源重生”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资源合理利用对于减少原生资源开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深远价值。
居民王先生深有感触地表示:“以前总觉得垃圾分类是件麻烦事,今天亲眼看到这么多垃圾被科学处理、变成电,还看到废品能做成这么多有用的东西,才真正明白我们分好每一袋垃圾有多重要!以后不仅要自己分得更仔细,还要带动家里人、邻居们都好好分,为环保出份力!”
此次参观学习活动,为居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城市环境后端处理、认识资源循环奥秘的窗口。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环保理念的深刻洗礼。从垃圾焚烧发电的能源转化,到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大家真切感受到了科技赋能环保的力量,也更加明确了自身在源头分类、减少浪费、促进回收链条畅通中的重要角色。这次“沉浸式”的环保课堂,将有效转化为居民们日常生活中的绿色行动力,推动垃圾分类新时尚在社区蔚然成风,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坚实的社区力量。
记者:陈天艺
编辑:徐悦琳
资料、图片:临汾路街道
网址:“垃圾去哪儿了?”临汾路街道居民探秘生态基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4239
相关内容
更加智能与便捷!临汾路街道精品垃圾箱房顺利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绿意盎然,休闲好去处丨临汾路街道十五分钟生活圈③
智慧家园,触手可及的温馨,临汾路街道十五分钟生活圈
智慧家园,触手可及的温馨丨临汾路街道十五分钟生活圈①
智慧家园,触手可及的温馨丨临汾路街道十五分钟生活圈
文化浸润,智慧与成长的摇篮丨临汾路街道十五分钟生活圈④
文化浸润,智慧与成长的摇篮丨临汾路街道十五分钟生活圈
临汾路街道开展社区亲子家庭活动
城市垃圾去哪儿了?
颐养天年,乐享健康晚年;临汾路街道十五分钟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