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呈现动画美学的中国气派(新语)

发布时间:2025-08-27 09:38

《味道中国》呈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和背后的文化底蕴 #生活乐趣# #美食烹饪乐趣# #美食纪录片#

  影片将当代人的理想和困境、快乐和悲伤、勇敢和妥协融入叙事,使得传统神话故事照进现实,回应观众的所思所感

  

  今年暑期档电影类型丰富,掀起大众观影热潮。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作为其中的一部,得到大众认可和喜爱,刷新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作为编剧和导演,我非常荣幸。

  情感共鸣,是创作追求的目标。《浪浪山小妖怪》改编自动画短片《中国奇谭之小妖怪的夏天》,故事中,我们将视角对准小人物,给了观众更多代入角色的可能。讲普通人的故事,是文艺创作的重要类型。无论是剧中“小妖怪们”追求事业过程中产生的苦恼,还是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都是打动当今年轻人的点。我们希望一部作品不仅是讲一个好故事,还能与观众产生情感共振,带给观众温暖和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创作中始终强调的重点。这部影片的构思来自古典名著《西游记》,但同时这又是一个原创的故事。这个故事并非改编或扩写,而是对经典故事的一种“补写”。作品的世界观设定遵循原著的逻辑和人物,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演绎,耳熟能详的故事变得新鲜独特,换位思考让读者刻板印象里的“小妖怪们”变得立体鲜活。同时,影片将当代人的理想和困境、快乐和悲伤、勇敢和妥协融入叙事,使得传统神话故事照进现实,回应观众的所思所感。

  中式审美,是我们在视觉层面持之以恒的探索。许多观众说,“这部电影让我回到了童年。”影片传承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经典动画美术风格,但并非简单复刻,而是追求与当代审美和视听语言高度契合的创新。本片的美术风格经过了多次迭代和升级:以国画风格为基础,大量采用留白、晕染等传统技法,强调写意,力求让观众第一眼就能够感受到鲜明的中式审美;同时取西方绘画的优势,融入透视、光影、结构等表现技法,强调写实,使得其在视听语言方面表现更充分。在角色造型方面,也部分借鉴连环画的绘画手法,参考戴敦邦、刘继卣等知名画家的白描技法,力争在造型风格上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

  中国故事、中国气派,是中国动画的精神内核,是创作的立身之本。除了画面的风格之外,更重要的是讲述体现中国人处世方式和民族性格的故事。片中,母子间的亲情、孩子对家人的报喜不报忧,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家庭情感关系;再比如“小妖怪们”最后选择舍生取义,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品格。中国人所追求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深刻影响着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动画创作者,进而反映到作品中,最终与广大观众产生共鸣。

  扎根人民,守正创新,电影创作需要从生活中来,到观众中去。当前中国动画发展势头良好,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相信在创作者积极探索和实践下,尊重观众和市场的选择,中国动画将打开新的广阔天地。

  (作者为《浪浪山小妖怪》编剧、导演)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7日 13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网址:努力呈现动画美学的中国气派(新语)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5358

相关内容

“从画派到学院”专题展举办,聚焦岭南中国画的现代转型
劳动与建设,新中国初期“新国画”里的最强音
[王敏]日常生活审美呈现的现象学反思 · 中国民俗学网
赓续文脉 推陈出新——吴湖帆的中国画创作
“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的区别
中国动画史上的“清华力量”
中秋节与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的呈现.docx
以“生活美学”确立艺术流派和学派的新路
传统与新潮的交响:从海上画派看近代文人画的世俗化嬗变
新时代中国画的史诗情怀与写意精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