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

发布时间:2025-08-27 12:40

讲座内容:西方古典家居哲学的现代解读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居家生活哲学# #家居生活哲学讲座#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从叔本华讲起,到德里达结束,介绍了29位现代西方哲学家的生平和主要哲学观点,理清各位哲学家之间的思想传承和影响。此书如一本地图,引导着读者了解相关哲学家的哲学思考、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在人类文明史上的意义。将流派众多的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梳理清晰,告诉人们思想鲜活生动的发展过程。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的创作者  · · · · · ·

张汝伦

作者简介  · · · · · ·

张汝伦,1953年生,1987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意义的探究》、《激情的思想》、《思考与批判》、《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等。

目录  · · · · · ·


第一讲 为什么读现代西方哲学
哲学就是哲学史
现代与现代西方哲学
近代西方哲学的困境
现代西方哲学诞生的思想背景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P.5 “时代的艰苦使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与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黑格尔,学史讲演录》,第一卷)我常常觉得,黑格尔200年前说的这番话,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写照 张汝伦 2019年岁末 (查看原文)

奥马 5赞

2021-12-28 20:25:44 —— 引自章节: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其实也不需要认识论的理性论证向我们保证我们有实在的知识,实践自会辨别什么是知识,我们应该满足于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实践的证明。实践证明的合理性在于知识一开始就具有的实践取向。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始终与世界处于复杂的生活关系中,这些关系是一个关系整体,它们先于理论反思。我们一开始只是体验世界,体验生命,知情意不分,内外不分。只是到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出了问题时,我们才会"客观地"打量这个世界,把它当作我们之外的对象,同时也把我们当成"我们"。 (查看原文)

YVE 2赞

2013-04-07 01:59:24 —— 引自第8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19.80元

17.99元

40.80元

喜欢读"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的人也喜欢  · · · · · ·

12 有用 Hildy at beach 2021-02-25 20:01:24

易读性低,非专业人士劝退。大量的原文翻译引用看的云山雾罩,例子比较少。偶尔会遇到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的段落,一会又陷入到思想的迷宫之中。物质意识,一元二元,符号现象,释义批判,思想现实,悲观乐观,神学科学,这是一群智力超常的人的思想交锋,每个都是一座宝库一道谜题。非常确信,跟这帮人吵架要不就是赢不了要不就是听不懂。

26 有用 采风的蘑菇 2020-07-13 15:03:34

一本入门吧。其中的观点能够给人很多的启发。但是我觉得很多的理论还是有些牵强,或者说无论怎么只要自圆其说即可。吸引我的反而是早期的几个思想不那么激烈的哲学家的某些部分,比如说祁克果去宗教化的一些,还有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等等。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知识点的总结,理论的整合。

我要写书评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censored dump 2016-03-07 17:09:32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不安与通达

400多页(老版500页)。作为对比,张志伟的《西方哲学十五讲》380页,短短百年间的思潮,需要阐述的容量胜过前两千年,但影响力却不及。 最大的感受是哲学从探讨本体论的起源,发展到现当代的各种转向,暗示了自然科学的跨越式发展对哲学传统命题/回答空间的挤压,尤其是认识...  (展开)

邱秋 2022-01-05 09:22:57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第一讲读书笔记和弃书原因

第一讲:为什么读西方现代哲学(史) 答:因为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是哲学的一部分。 第一节 哲学就是哲学史 给出的回答:因为哲学就是哲学史,要对哲学有一个具体的认知就要先从哲学史上理清其问题。哲学的问题既是一般的,又是历史的。 第二节:现代与现代西方哲学 要了解...  (展开)

大雄 2015-01-17 12:48:05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群体为荣、永恒轮回和实践惰性

或详或略的看完了这本书,挑了喜欢的一些段落记录下来,以后备用。 所以这个内容有些私人化。另外,~后依然是标注。 1.叔本华 康德把世界一分为二,分为本体和现象,我们的认识能力仅及现象世界,本体为我们的认识能力所不及。…叔本华与康德不同的是,他并不认为本体不可知...  (展开)

周凝 2024-10-05 16:45:55

认识论转向下的历史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张汝伦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2020年初版。 全书以三十位现代西方哲学家及其思想为主线,从叔本华开始到德里达结束,简要而生动地介绍了黑格尔去世后现代西方哲学的起步、发展、高潮以及分化。在作者张汝伦教授的笔下,我们不难窥见在近现代西方精神以...  (展开)

Atticus 2023-03-13 03:15:32

我懂的和没懂的,而后者才是极其重要的。

第一次接触的《西方哲学史》是罗素所写的,或许是为了“西哲史”的名头而不带思考的去读,最终失败了。而邓晓芒教授的《西方哲学史》确领我入了这个世界。恩格斯说一个人想要学习哲学,除了学习哲学史外,别无他途。而正确的读哲学史的方式,是敞开自己全部的心胸,试着用历史...  (展开)

萧易 2021-02-25 22:50:08

祁克果、尼采相关的摘录与随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现代哲学,回应的是现代的问题。尽管古典哲学的光芒依然不可替代,但相对于现代人来说,最要紧的问题不是类似于“世界的本原”、“知识是否为真”之类的认识论问题,而是理性思维发展到异化形态以后,人的存在意义何为的问题。黑格尔庞大而精密的哲学体系确实令人叹服,但那与...  (展开)

L'Étranger 2022-05-23 17:28:18

现代西方哲学入门

这本书因为作为是大学生通识教材,所以阅读难度上与《西方哲学十五讲》相似,趣味性自然比不上赵林教授的《西方哲学史讲演录》,不过启发性也比较强。现代西方哲学教材的编写与这本书逻辑大致相当,都是按照专题+人物的方式进行讲解。可以说,是目前来说最好的办法,当然,张...  (展开)

罗瀚西 2025-07-07 19:01:36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精读笔记

西哲学习计划,与赵林互补。 第一讲:导论 两个问题:黑格尔辩证法意义上哲学即哲学史(的统一);许老师意义上,西方哲学不是西方的哲学。 现代问题本身促成了西方哲学的重大转变,这可以上帝之死导致的精神危机。关于近代哲学,笛卡尔和休谟都是将自我作为认识的基础,但自我...  (展开)

> 更多书评 17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奥马

奥马

P.5 “时代的艰苦使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与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黑格尔,学史讲演录》,第一卷)我常常觉得,黑格尔200年前说的这番话,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写照 张...

2021-12-28 20:25:44   5人喜欢

丁小龙

丁小龙 (未来心不可得。)

福柯认为,我们现在正在经历又一次新的知识型的裂变,这次裂变是由尼采开始的,尼采发现上帝与人彼此相属,因此,宣布上帝之死就是宣布人之死。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福柯在这里讨论的人不是生物学或生理学意义上的人,而是作为现代性思想基石和出发点的人类中心主义意义上的那个特定的人的概念。 福柯是这样来解释他的引起轩然大波的“人之死”的含义的:“这个主题可以揭示人的概念如何在知识中发生作用。问题不在于确定人已死亡...   (2回应)

2023-06-05 15:51:00   4人喜欢

丁小龙

丁小龙 (未来心不可得。)

这样,从符号学研究过渡到文本理论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文本事关写作。巴尔特认为,写作者可以根据他们对待写作的态度分为两类一类是把写作当成手段,是达到其他目的的工具,他们要把我们带到作品以外的另一个世界,他们的写作是及物的。巴尔特把这一类人叫作者(ecrivant)。 另一类写作者则相反,他们的写作是不及物的,他们不关心语言以外的东西,他们只是就语言来工作,对技巧和技术精益求精。换句话说,他们只关心形式。但“...

2023-06-01 10:47:46   3人喜欢

丁小龙

丁小龙 (未来心不可得。)

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地质学家和精神分析家是用某种模型把物质世界和心理世界的基本属性表现了出来,而马克思主义与地质学和精神分析学一样,是把一种类型的现实还原为另一种类型的现实;真正的现实并不是许多现实当中最明显的一个,因为问题总是归结为理性与感性知觉之间的关系。列维-斯特劳斯从地质学、精神分析学和马克思主义那里学到的首先是决定具体现象的整体的隐性(无意识)结构或模型的思想。

2023-06-01 09:27:09   3人喜欢

论坛  · · · · · ·

网址: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5878

相关内容

西南大学第十五届哲学月系列活动
西方哲学史:十大顶级哲学家
书房美学浅论——西湖艺术史论坛第五十讲开讲
现代西方哲学:回归生活世界
王德峰哲学讲座(五)学术与人生
重磅讲座预告| “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第四季
【文史哲·哲学讲谈】守护在世生活:中国哲学的独特运思方式和现代价值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
新人文讲座阐述当代生活哲学
黄玉顺:从“西方哲学”到“生活儒学”——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讲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