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多方聚力 点滴中绘就生态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27 14:45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藏于书卷之中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读书生活感悟# #感悟生活点滴#

  当清晨的阳光为新港城小游园镀上暖金,孩子们的笑声在香樟林间跳跃,老人们的太极扇在晨光里翻飞,这片 “家门口的绿地”正生动诠释着城市发展的深层逻辑。从市林草局的规划蓝图到设计师笔下的温度细节,再到养护人员守护的四季生机,口袋公园的遍地开花,不仅让 “推窗见绿” 从愿景变为可触可感的日常,更在民生服务、文化传承的交织中,写下了生态与民生共赢的鲜活注脚,勾勒出绿色浸润生活、幸福触手可及的城市画卷。

市民在公园里载歌载舞

  蓝图落地 生态与民生的共赢实践

  ——访兰州市林业和草原局园林绿化科科长成曦

  在市林草局绿化科工作这些年,看着城市里的口袋公园从零星点缀到遍地开花,兰州市林业和草原局园林绿化科科长成曦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这些散落在街巷里的“绿色明珠”,正以多维度的价值重塑着城市的模样。

  从生态改善来看,口袋公园的“见缝插绿”堪称巧妙。街角的闲置空地、拆迁后遗留的废弃地块,这些曾被忽略的空间,一经改造就成了鲜活的绿色节点。它们不仅直接补上了大型公园分布不均的短板,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更承载着重要的生态修复功能。在打造口袋公园的过程中,兰州市坚持选用本地槐树、丁香等乡土植物,搭配野花组合构建小型生态系统,既能吸附灰尘、净化空气,也能为野生小动物提供栖息之所。这正是生物多样性提升的生动注脚,也让口袋公园成为城市生态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通过一个个口袋公园落到实处的民生承诺——把绿色便利送到家门口,正是口袋公园的核心价值。儿童游乐区的塑胶地垫、老年健身器材的防滑扶手、休憩座椅的靠背弧度,希望这些细节设计让每个市民都能找到归属感,也让“全民健身”“儿童友好城市”等理念有了具体的承载空间。

儿童友好空间成为孩子们的好去处

  口袋公园还在悄悄推动着城市文明的进步。干净的步道、分类的垃圾桶、定期维护的设施,这些细节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文明习惯。“我们发现,打理得越精心的口袋公园,市民越会自觉爱护,这为文明城市创建增添了些许温柔的力量。”成曦说道,同时,作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口袋公园也在鼓励绿色出行:不少市民说,因为家附近有了公园,散步、骑行的次数明显多了。这与“双碳”目标不谋而合,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日常。

  可以说,兰州市的百余座口袋公园,绝非城市的“绿色补丁”。从生态调节到民生服务,从空间盘活到文化传承,这些小小的绿色空间,正以最贴近老百姓的方式,实现着城市功能与人文价值的统一。而这,正是口袋公园留给城市最珍贵的礼物。

  设计赋魂 让公园既有颜值还有温度

  ——访甘肃景天建筑园林设计公司所长、高级工程师何江燕

  盘旋路路口东北角,一处新建的口袋公园让人眼前一亮:无障碍通道平顺延展,植被层次错落,健身器材与休憩座椅点缀其间……采访时,甘肃景天建筑园林设计公司所长、高级工程师何江燕正细心观察着园内植被的生长情况。

  “长势还不错。”她笑着说。这片区域曾是闲置草地,夹杂着临时停车场,环境单调且缺乏配套。设计时,团队以“与周边现代建筑协调”为原则,采用简约风格,布局流畅、色彩明快。同时融入藤本月季等地方植物,植入“黄河清风”廉政文化元素,让公园兼具时代感与地域温度。

  针对不同人群,设计暗藏专属巧思:儿童区用柔软塑胶铺装,游乐设施经安全检测,高度适配儿童身形,边缘打磨圆润,周边专设家长休息区;老年区座椅均带靠背,地面铺防滑材料,配套无障碍通道,尽显便捷舒适。

何江燕在游园观察苗木生长情况

  动线设计上,利用紧邻人行道的优势设多个出入口,实现人行道与游园顺畅衔接;园内无障碍游步道串联各功能区,配合标识引导与缓冲设计,避免拥挤和空间死角。

  “在市中心‘寸土寸金’的空间里,打造集休闲、活动、社交于一体的高品质游园,是核心目标。”何江燕说。设计前,团队会充分调研项目区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与客群属性,兼顾散步休憩等基础需求,以及儿童、老人、上班族的专属期待。

  美观与实用的平衡是设计关键。“美观是品质的外在体现,实用是服务的核心价值。”何江燕说道,功能分区既保证布局合理,又通过造景与小品提升美感;景亭、座椅等设施造型雅致,兼顾乘荫、避雨、交流等实际功能。园内还增设互动性强的健身器材与小品,增强体验感。功能分区颇具巧思:按客群分老年、青年、儿童区,按属性设安静休息、活动健身、绿色休闲区。活动区位于中心开阔处,方便集散;休息区与绿化区环绕分布,让市民在绿意中享宁静,同时发挥美化、降噪、防尘的生态作用。植物选择优先用本地乡土树种,注重乔、灌、草层次搭配,兼顾落叶树与常绿树的季相变化,力求“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何江燕认为,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口袋公园建设将从“增量”转“提质”,更多精力放在现有空间的提升上。“会融入更多科技元素,如全园Wi-Fi、智能充电、立体绿化等,让市民更便捷地亲近绿色。”她说,未来设计将朝着“生态优先、智慧赋能、社区共创、全龄友好”方向发展,打造更自然、智慧、贴心的绿色空间。

  “我们会继续倾听市民声音,优化设计,让城市公共空间更懂人心,更有温度。”何江燕说。这正是城市绿地更新的积极探索。

  养护守绿 街角生机的日常守护

  ——访城关区城市绿化管理所庆阳路管理站站长马军

  每天清晨8时,城关区城市绿化管理所庆阳路管理站站长马军便走上熟悉的路段,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的工作从巡查开始,如查看苗木是否蔫萎、休憩设施有无松动损坏;遇有倒伏的树苗,便合力扶直培土;栏杆松动了自己动手拧紧,实在棘手的问题就及时上报、联系专业人员处理。”这便是城市绿化养护工作的日常——平凡琐碎,却紧紧系着街角每一抹绿意的鲜活。

  一年四季,养护节奏各有侧重,全凭时节调配。比如说修剪,5月中旬启动第一遍,间隔60天左右进行第二遍,9月下旬要完成第三遍修剪,11月初是最后一次。马军说,平时,既要当好花草的“医生”,也要应对不文明行为的“磕碰”。游园内,乱扔零食袋等不文明行为的痕迹并不少见,养护员们只能轻声劝阻:“麻烦您把垃圾投进桶里”“草坪禁踩,谢谢您”。简单的话语背后,有时还藏着不少委屈。曾有人被劝止乱扔瓜子皮时反怼:“我们不扔,你们不就失业了?”更有甚者,竟以“心脏病犯了”相要挟,让他们不敢再多说一句。“遇到这类情况,我们只能默默走开。等过上一两个小时,过来再清理。”马军说。

  对他们而言,与市民的互动也是温暖的。有时,会有市民好奇询问花木名称,马军便客串起讲解员,遇到市民责怪修剪时,他会笑着解释“剪掉残花是为了催生更多花苞……”当遇到有人主动捡拾垃圾,或是驻足称赞“这花养得精神”时,他顿时感觉所有的辛苦都减轻了几分。

  “有人说我们是公园的‘保姆’,我倒觉得更像个‘守园人’。每天守着这一草一木的荣枯,守着街坊们茶余饭后的笑脸,守着从乱糟糟的角落变成如今这满眼绿、满心暖的模样。”马军说道:“我只想把养护做得更细些,让绿意再浓几分;也盼着更多人能停下脚步,多看看这些花草,我们共同守住街角这方生机与鲜活。”

  民生绽放 游园里的幸福轨迹

  ——记新港城市民的游园时光

  清晨的阳光像融化的蜂蜜,流淌在新港城小游园的每一寸角落。30多组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被镀上暖金,塑胶地面泛着温润的光泽。周女士刚松开牵住儿子的手,小家伙就像按捺不住的弹簧,“噔噔噔”扑向那组彩虹色吊环。“妈妈快看!”他攥紧金属环悬空摆动,鼻尖沁出细密的汗珠,脸颊涨得通红。

  这鲜活的场景,曾藏在周女士的念想里。周女士笑着说,以前带娃出门,要么堵在去商场的车流里,在嘈杂的游乐区等位;要么牵着孩子走20多分钟,到黄河边看水鸟。如今只需穿过小区的林荫小道,便能来到这座新修建的游园。只见周女士往木质长椅上一坐,看着儿子在滑梯上甩出弧线,在秋千上荡成小风筝,满脸的轻松与幸福。

  “现在的娃娃,真享福呀。”采访时,一旁的张大姐看着追逐嬉闹的孩子们说,20世纪80年代,有的娃娃要哭闹到嗓子发哑,才能盼来一年一回的五泉山之行,就算看猴子翻跟头也能记上半年。“像滑滑梯这些小孩爱玩的,也只有好一些的幼儿园才有,稀罕得跟宝贝似的。”如今看孩子们在软塑胶上打滚,就算跌倒了也只是咯咯地笑着。

  李大哥说:“不光是娃,我们那时候谈恋爱,全城就俩去处——五泉山爬坡,北塔山看景。”李大哥直起身拍了拍腰:“现在多好,老头老太太能跳舞,小屁孩能撒欢,年轻人能说悄悄话。这游园,把人们的乐子都装下啦。”

  口袋公园,如同街头巷尾的绿宝石,把“推窗见绿”的愿景织成了日常的锦缎。

  原来,幸福,就是家门口有片能撒欢的绿地,眼里有看得见的欢喜。(兰州日报)

网址:兰州:多方聚力 点滴中绘就生态答卷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6234

相关内容

兰州新区:产城融合绘就宜居新画卷
兰州新区:产城融合绘就宜居新画卷
兰州市图书馆面向社会长期征集地方文献共建金城文化记忆宝库 共绘兰州历史长卷
兰州:文明集市 用常态化服务激活“文明活力”
神州答卷|上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绘就人民城市新画卷
艺术开卷|滴答声响中的紫禁城生活与艺术
兰州银行上市3周年:深化数字金融能力建设 交出金融服务亮眼答卷
【强信心 看发展】兰州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巡礼
《“城”就美好・徐汇答卷》精彩呈现!以全面发展绘就幸福新画卷
全民健身 兰州交出高分答卷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