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加强亲子沟通 助力孩子成长——家庭教育优秀案例分享(一)
孩子学习成长趣事分享: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亲子生活互动# #家庭教育视频#
教育家哈巴特说过:“一个父亲或母亲胜过一个校长。”良好的家庭教育对提高年轻一代的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家长的我们应充分重视这种作用,调整与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助力孩子更好地成长。
一、用真诚的态度走近孩子
亲子沟通是家庭生活中的“味精”,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润滑剂”。为人父母,就必须走进孩子的世界,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引导他们心中所想,帮助他们解开心结,为他们指出努力的方向。
1. 亲子互动
与孩子沟通是我们教育好孩子,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前提。有一阵子,上幼儿园的儿子在我下班回家后,自顾玩自己的玩具,对我爱理不理,我深感委屈。忙了一天,回到家,儿子也不想和你亲近,真是郁闷。还是儿子奶奶一语点破:“你整天这么忙,没有好好地与孩子沟通,他怎么愿意答理你呢?”我恍然大悟,作为家长,不要总以工作忙为借口,而应当抽出适当的时间,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真正需要。这以后,每天晚饭后我有时一边陪孩子玩电子拼图,一边和孩子聊天;有时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交流读书感受;有时边散步边聊聊孩子喜欢的话题,耐心陪孩子做种种他感兴趣的游戏。通过亲子互动,我不但能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更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工作压力之外的轻松和快乐。家长通过亲子沟通,从而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有针对性地实施家庭教育,更能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和关怀,真诚和信任,自然也就会喜欢父母、信任父母,把父母当作知心朋友,而父母的话也才能让孩子听得进去。
2. 角色互换
有些家长想和子女好好沟通,但在沟通中,不注意方法,不但达不到沟通的效果,反而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隔阂。这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家长自以为只要自己有了付出,就一定会得到回报。另一方面就是在沟通过程中家长的专横、独断和放不下的尊严影响了和子女的沟通。家长对孩子讲道理进行教育时,总是收效甚微,原来孩子只是在“听故事”。他们没有亲身的体验,根本不能体会其中的道理。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进行身分互换,让孩子得到切身体会。例如,为了让孩子体会父母当家长养儿育女的辛苦,可以临时让孩子当一天两天的家长,设身处地体会到做父母有多么艰辛。除此之外,家长也可以在某些事情上让孩子代替家长来作出决定,让他们体会父母养家育儿所担负的责任,这样,有助于加强子女和父母的情感沟通,有助于良性家庭教育的开展。
3.书面沟通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思想和心理变化也越来越复杂,逐渐有自己的隐私。在一些问题上,他们也许会觉得不好意思和父母说,而把心里话倾注于日记和倾诉给好朋友。这时,有些家长因为难以和孩子进行沟通而觉得彷徨,不知如何是好。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最好是改变沟通的方法。写信,就是最好的沟通方法,既避免了语言沟通中的尴尬局面,又可以对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彼此交换意见。同时,家长和孩子可以在信中相互真诚地指出对方的缺点,提出希望,避免了当面交谈可能出现的顶撞、失控场面。通过这样一种书面沟通的方法,家长就会对孩子多些理解,孩子也能正确看待家长的观念和行为。
二、以言传身教的力量影响孩子
教育名家洛克在《教育学漫话》一书中说:“儿童的举止大部分是模仿得来的。”而儿童最喜欢并且最容易模仿的对象往往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家庭教育”从传统的概念而言,就是由家长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1.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在日益开放的成长环境里,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多向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成人单方面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时代已经结束,现代社会正朝着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迈进。教育孩子,实际上是教孩子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家长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甚至是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很深远的影响。一颗小小的种子,谁能料想到能否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呢?
我的儿子读小学二年级,在学习方面主动性不强,写作业时尤为磨蹭,我采取了很多方法,软硬兼施,但效果并不理想。记得那天我工作很忙,一回到家,就奔到书房里做自己的事了。或许是我太专注于工作,以至于儿子让我给他倒一杯水,我都忘记了。当我完成工作时,我竟发现儿子坐在书桌前,正格外认真地写着作业,更令我惊喜的是,桌子上还放着他自己动手倒来的一杯温热的水。“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差点乐出了声。为了不打扰他的学习,我重新回到书房里“假装”继续工作,而儿子也很快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也许正是因为我对工作的关注和热情无意识地影响到了儿子,反而促使他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了规范,从而也以不同往常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真是“有样学样”啊!
2. 身体力行,自我提升
“师为学表,父为子表。”当我们教育孩子应该如何时,应该注意到我们自己是否正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些道理。孩子也在察言观色,他们会从我们身上学习生活。我们要让孩子高雅起来,自己先要拒绝庸俗;要让孩子生动活泼,自己不能萎靡;要让孩子积极向上,则自己就尽量不要或懒懒散散,或牢骚满腹,或不思进取。我们要以自己的优秀、优雅来引领孩子,要以自己的成功、快乐来激励孩子,要以自己的真诚、大爱来感染孩子,努力让孩子看到家长的成长,从而激发孩子成长的渴望。我们的家长还应意识到,我们已有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很难满足信息时代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我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也难免有滞后于时代发展的积淀,家长自身的学习、实践提升是我们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应是成就和塑造子女的迫切需要。
三、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
赏识是人内心情感世界的自然流露,它体现着快乐、自信、友好、积极、关爱、支持、信任和尊重。赏识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特别是在家长同孩子的沟通上,所起的作用就非同一般。一个快乐的家庭,必是处处充满着赏识。
1.赏识教育——“我能行”
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孩子,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别家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到后来他的孩子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情绪始终处于紧张之中,内心处于自卑当中,就怕自己做不好,更有甚者,还会产生对别人成绩的嫉妒。其实,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着差异,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哪怕天下所有的人最后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为他们感到自豪,这才是每个孩子的成才之本。”这是一位聋童父亲在为改变女儿命运的坎坷途中发现的一个奥秘。
当孩子的成绩不十分如意或考试失败、偶然犯错误,或遇到挫折的时候,赏识就如同镇静剂一样,能安抚孩子的心灵,缓解孩子的压力。对孩子做得好,做得对的要多鼓励,对于做得不够、不足的地方可以帮助孩子寻找更适合他发展的路径,可以提出更高、更新的目标与方向,千万不能用苛刻的语言来刺伤孩子的心灵,切不可给他一片黑暗的心理暗示。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成功,也就没有了自信,没有了希望。事实上每个生命都需要激活。而你的赏识是对孩子最好的激活,是让孩子这棵生命之树蓬勃生长的最好的生命关怀。家长应珍惜孩子心灵深处的渴望,不断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成功的家庭教育,收获的必是家庭教育的成功。
2. 尊重孩子——“我做主”
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人类的共性,孩子也不例外。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尤为突出:比方说,我们的孩子看到积木很好玩,他就提出要买积木,而你却感到拼积木“太费时”,于是就不给他买。还会说,你要好好学习功课,我们不能把时间耗在那。作为家长,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不是要一一满足。但对于孩子的爱好,我们不能轻易地一概否定。你的阻止至少说明你没有给他成功或失败创造机会,也没有尊重他的要求和选择。再举个例子:你领孩子到朋友家做客,朋友见到你的孩子很可爱,于是就赞美你的孩子,而你就顺口说出他的缺点和不足。孩子觉得你暴露了他的隐私,人格没有被尊重。类似这样不尊重孩子的事情,比比皆是,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不明白,这些都是不尊重孩子的行为,更没有认识到它的严重性。
可能有家长会说,如果尊重孩子,他要什么就给什么,他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孩子不就无法无天了吗?这里说的尊重孩子,和要不要满足他的所有欲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尊重孩子,是对他人格、行为、观念或习惯的尊重,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所有的要求都满足。我们要回绝的,坚决回绝;要满足的,就无条件地满足。该给的,一点也不少;不该给的,一点也不给。如果我们家长能坚持这个原则,而不被任何情感所左右,也就是对孩子理智地爱,有原则地让孩子做主。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就能分别出什么是他要的,什么是他不能要的,孩子的是非观念也就随之培养起来了。
总之,亲子沟通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我们家长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那么孩子在青春期 时就有可能很平静地度过,也为我们进行家庭教育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时代发展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家长只有从各个层面上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加强亲子沟通,构建和谐家庭,才能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撰稿:201班陈思航家长 吴娇容
一审:郭恒青
二审:万丹青
三审:黄巧艺
网址:【家长学校】加强亲子沟通 助力孩子成长——家庭教育优秀案例分享(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9452
相关内容
亲子巧沟通,牵手共成长 我校“慧.竹”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家长必看!亲子沟通艺术讲座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优秀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通用21篇)
优秀家长家庭教育经验分享(通用27篇)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所学校.doc
亲子教育技巧助孩子成长
培养优秀孩子:亲子教育的艺术与科学
心学问心理教育,成长的桥梁:如何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
横岗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启动,助力家长掌握亲子沟通秘籍
亲子共成长沟通与教育的艺术.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