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版图书如何在海外乘风破浪

发布时间:2025-08-28 13:08

如何避免购买到盗版二手图书 #生活技巧# #节俭生活# #二手图书买卖#

原标题:豫版图书如何在海外乘风破浪

外国读者在阅读中国绘本。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供图

□本报记者 杜军 本报通讯员 李肖肖 蔡琳

不久前,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纸质图书《玄奘全集》入藏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同时,本书的数据库也已经上线,并开启全球化传播。

这是“出版豫军”对外版权贸易活跃,加快“走出去”的缩影。

近年来,随着新平台、新技术、新内容的涌现,一本本豫版图书“漂洋过海”登上世界舞台,它们不仅“走出去”,而且逐渐“走进去”“走上去”。

8月28日至31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将在郑州举办,届时,河南将展示近年来文化数字化方面的新成果,通过与国内外先进数字出版企业的交流合作,更好地推动豫版图书“扬帆出海”。

河南出版界何以自信拥抱世界?豫版图书又如何在海外乘风破浪?连日来,记者走访了省内多家出版社,看一看豫版图书走出国门的新探索、新成绩。

豫版图书集群出海

8月25日,记者走进海燕出版社编辑部,就看见儿童图书《安的种子》摆在责任编辑郑颖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

本书以本、静与安三个小和尚为叙述线索,讲述了一个有关大自然规律的寓言故事。截至目前,本书已经发行超百万本,荣获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法语版曾入选2016年巴黎图书馆协会书目,中英文双语版获“2017年美国弗里曼图书奖儿童文学银奖”。

“到目前为止,《安的种子》已经出了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韩文等7个版本,土耳其文版即将出版。”郑颖介绍,本书图画体现了中国画风,故事发生地在现实中对应的是西安的兴教寺。

除了《安的种子》,海燕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西西》《外婆家的马》等儿童图书海外发行也比较成功,其中,《外婆家的马》入选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白乌鸦书单”。值得一提的是,《西西》《外婆家的马》里的图画含有电影分镜思维,只看画面就能读懂内容,打破了文化壁垒,让外国读者更直观地理解中国故事。

由此可见,以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是豫版图书出海的关键。“版权输出是文化输出的一部分,海燕出版社一直坚持‘东方文化润童心’的理念,出版了一系列图书,融文化于图文之中,为中国及世界童书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海燕出版社总编辑李喜婷说。

据记者了解,“十四五”期间,多种豫版出版物在国际传播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大象出版社《中国手工技艺》等6种图书入选输出版优秀图书,《六韬》泰文版版权输出等12个项目被评为“一带一路”出版典型合作案例及中国出版“走出去”年度国际影响力优秀作品;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上线了文物》(第一季)入选中宣部优秀地方文化外宣品;大象出版社《中国三十大发明》(英文版)、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微创膝关节重建外科学》英文版销售下载量均超过25000册(次)……

在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旗下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与国际合作部副主任温惠娟看来,出版“走出去”的成绩,与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一直致力于引导旗下出版社聚焦细分领域、培育特色产品线、打造精品分不开。“‘十四五’以来,集团共有401种版权输出图书走进30个国家和地区,846种图书进入海外图书馆馆藏系统。”她说。

以共鸣打破文化壁垒

在今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来自斯里兰卡、阿联酋等国的出版商组团来到河南展台。他们表示,所看到的豫版图书都非常漂亮,他们很喜欢。其中一位女士拿起海燕出版社出版的绘本《妈妈为什么生气》并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这本绘本,“母爱可以跨越国界,中国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同样能够体会得到”。

《妈妈为什么生气》是海燕出版社出版的“金羽毛”幼儿成长美育绘本系列中的一本。李喜婷介绍,“金羽毛”是海燕出版社旗下知名的绘本品牌,该品牌出版了一系列的原创绘本,其中许多绘本荣获各类大奖并进行了版权输出。

同样是在展会上,来自智利的“网红”王智利,参加了河南文艺出版社举办的太极拳玩出实战感——《层层深入学太极》教学体验会。“我主要拍摄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视频,粉丝都是通过我的视频喜欢上中国的。以后我想把河南介绍给我的朋友们。”他说。

以用户思维为导向,做好优质内容的创新表达,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展现河南元素,正是“出版豫军”彰显国际传播实力的体现。国际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副总裁阿尼尔·尚迪曾表示:“施普林格很高兴能够将中国的图书带给全世界的读者,让更多的世界友人从多方面了解中国历史,认识中国文化。”

温惠娟说:“儿童图书和学术著作,因为文化差异较小,所以比较受国际友人的欢迎。此外,只有精品内容才能‘走出去’,实现国际传播,成为跨越国界、沟通人心的纽带。”

来自英国的魏友敦是个资深的中国迷,自1996年来中国之后,便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早已成为“中国女婿”的他长期生活在中国,主要从事中文书籍的英文翻译工作。他表示,他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河南的出版社应该当仁不让。“如今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大量普通的翻译工作已经被电脑替代,但是一些文学性、评论性、文化属性强的作品仍然离不开好的翻译。我希望为更多优秀的图书作品搭建出海的桥梁。”他说。

出海的风,并非凭空吹起。豫版图书通过超凡的想象力、共通的人类情感以及中国特色的文化,来分享亲情、梦想,用共鸣来打破文化壁垒,赢得国际尊重,走出一条独特的“出海”之路。

让豫版图书驶向“深海区”

对于豫版图书来说,“走出去”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走进去”。随着科技的介入,豫版图书出海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技术+文化”的模式,让不少豫版图书不但“被看见”,而且“被接受”。

以AR绘本《西游记:中国神怪图鉴》为例,通过技术的加持,中州古籍出版社以此书为蓝本,打造了“探秘中国神怪:百变西游XR幻境”的体验场景,将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故事与神怪形象从静态纸页中“唤醒”,转化为可感、可触、可互动的动态场景。“在今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这种沉浸式体验受到了国际出版商协会(IPA)主席葛万莎·乔巴娃的点赞。”中州古籍出版社版贸专员李阿芳说。

文化产品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出版业探索“出版+科技”的新路径、拓展阅读体验的新边界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为豫版图书出海打开了新世界。

图书签约、版权输出仅仅是起点,想持续焕发生命力还需扎根当地。很多外国出版商在引进时,都进行了细致的“本土化改造”。在引进儿童图书《外婆家的马》时,法国改名为《奶奶家的假期》,因为法国家庭喜欢休假,如此改名更易于让法国人接受。同样的,《西西》法语版的封底前专门标注了糖葫芦、糖人、风筝等名词简介,更易于让法国读者理解。

如今,图书出海早已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而应更加注重构建本土化内容生态,中国与世界在双向奔赴中实现了文明交流互鉴。郑颖回忆,根据法国出版商的反馈,《安的种子》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陈列在一起,非常受法国宝妈的欢迎,她们在购买图书的同时,还能看到其他中国产品。

在温惠娟看来,包括版权输出在内的文化出海,一定要赋予文化理念以具象化,为受众提供情绪价值。比如,出版社制作的视频课程,如果配有材料包,能制作出产品,更能激发受众兴趣,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其中的文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豫版图书要想“走进去”“走上去”,要在渠道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营销团队打造上下功夫,不断推出优质内容,打造优质IP,善用全球化的审美,多利用新技术新平台,让豫版图书更好地走向“深海区”。

以书会友,联通世界,以书为窗,读懂中国。一本本豫版好书,正昂首阔步“走出去”,成为国际社会汲取中国智慧的重要方式。文字无声,却能在交流与碰撞中奏响美美与共的交响。

网址:豫版图书如何在海外乘风破浪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9611

相关内容

《向往6》开启乘风破浪模式 解锁尾波冲浪体现一往无前精神
有了打扫神器——莱克立式吸尘器,乘风破浪不是问题
认真吃饭才能“乘风破浪”,揭晓浪姐刘恋的健康生活秘诀
致新生:如何做个乘风破浪的时代青年
心理健康辅导《挖掘优点,助我乘风破浪》教学设计
夏日清凉水上运动,不出北京也能乘风破浪!
宁波发展水上运动:乘风破浪恰逢其时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 きみと、波にのれたら
首度公开伊能静乘风破浪的秘诀,金龙鱼带你解锁健康新生活
2024上海书展“淘书乐”·旧书市集2.0升级版点亮申城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