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感受深圳变化,真是一座奇迹之城”

发布时间:2025-08-28 13:27

在家里种一盆绿植,观察它一天中的生长变化,感受生命的奇迹。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家居生活方式# #每日家居小确幸#

  福田少年“城市之美调研团”走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展示交流中心。

  调研团参观深圳市档案馆。

  有“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之称的陆建新为福田少年们分享自己建造摩天高楼的故事。

  8月21日,由福田区教育局、南方都市报社联合发起的“最潮中国观 福田少年行”活动正式开启,来自福田区的学子组成了一支别开生面的“城市之美调研团”。他们将在四天时间里,以脚步丈量城市,以艺术记录感悟,深入探寻深圳45年发展脉络,解锁这座城市的人文密码。

  这支“调研团”集结了来自红岭教育集团深康学校、红岭教育集团华富实验学校、福田区外国语学校(福保)、福田区外国语学校(香蜜)、明德实验学校(集团)碧海校区、明德实验学校(集团)福田五洲小学、荔园小学(荔园教育集团)百花校区、荔园小学(荔园教育集团)八卦岭校区、福田中学教育集团福田小学、福田中学教育集团福南小学等10所学校的40名少年,他们踏上穿越时空的探索之旅,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深圳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精神内涵。

  走进市档案馆感受都市蜕变中蕴藏的精神力量  

  当日下午,参加此次活动的全体师生在红岭中学(集团)华富实验学校集结,召开行前宣讲会。当天,调研团率先启动了“寻根特区精神”主题任务——收集承载城市记忆的经典老照片,在一帧帧历史影像中触摸福田的往昔风貌,感知岁月流转间沉淀的自然与人文之美。随后,师生们走进深圳市档案馆,这里珍藏着城市记忆。在展览中,调研团学子们深切体会了深圳的城市发展脉络,深刻感受从边陲小镇到现代都市蜕变中蕴藏的精神力量。

  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少年们参观了“兰台翰墨——鹏城印迹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展、先行之路——深圳经济特区档案文献展、“孺子牛·深圳魂”——馆藏牛艺术品陈列展。展厅里,一件件珍贵的史料、一幅幅生动的照片,展现了深圳的发展历程。  

  看到展出的奖章、照片 真切感受到历史的厚度  

  福田中学教育集团福南小学的钟溢楷同学站在一幅幅老照片前,眼神中满是惊叹:“谁能想到,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小渔村,如今却变成了现代化的大都市。这一路上,有太多的人和故事让我震撼。我相信,我们这一代少先队员也能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参观期间,他和同行的小伙伴都拍了很多照片,表示打算拿回去好好学习和品鉴。

  明德实验学校(集团)福田五洲小学的杜祥荣同学在看到拓荒牛雕塑时,陷入了沉思,表示感受到了深圳建设者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感慨道:“经历了很多代人的努力和坚持,深圳才能有今天的辉煌。这片土地真的很厉害!长大后我也要为深圳的建设出一份力。”

  “以前只是在八年级下册的历史书上看到‘改革开放’这4个字,这次才这么直观地感受到深圳的变化,真是一座‘奇迹之城’。”红岭教育集团深康学校的邢姗芸同学也深有感触,看到展出的奖章、照片、文字资料等,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度和城市的温度,“从课本中冰冷的数字到眼前真实的展品,我看到的是一代代人创造下的奇迹”。这场福田少年美育共创行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游览,更是一堂生动的美育课。少年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深圳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也在心中种下了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的种子。

  调研团踏上探索深圳城市文化与创新发展的旅程

  拿起画笔 莲花山上绘就中轴线变迁

  8月22日,福田少年行“城市之美调研团”继续踏上探索深圳城市文化与创新发展的旅程。这一天的活动围绕“城市规划与创新精神”展开,学生们分别参观了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华强北博物馆以及莲花山,通过实地调研和互动学习,深入了解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蜕变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历程,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创新活力与文化魅力。  

  步入展馆 拍摄照片记录深圳发展  

  当日上午,学生们抵达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通过参观“大潮起珠江——改革开放纪念展”和“城市规划馆”,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蜕变历程。展览中丰富的历史资料、模型和互动装置,生动展现了深圳在城市规划、生态建设以及文化发展方面的创新与成就。

  在这里,两大主题展区宛如时空隧道,一头连着过去,一头通向未来。福田区外国语学校(香蜜)的汪子皓同学穿梭其间,兴奋不已,他看到从未见过的老物件,如笨重的摄影机、古朴的茶具,仿佛穿越回那个黑白影像交织的年代。他拿着相机不停拍摄,“咔嚓”“咔嚓”,快门声记录下珍贵画面,他打算将这些照片精心剪辑进视频,为过去与现在搭建一座影像桥梁。“以前老师问我们旧版身份证长什么样,大家都摇头,现在我不仅知道了,还打算用时间轴的形式,用物件呈现深圳的发展,让历史‘动’起来!”汪子皓眼中闪烁着对探索城市过去的热忱,也满是对深圳的认知从模糊到清晰的成就感。

  学生们不仅领略了深圳城市规划的智慧结晶,还通过互动环节,感受了艺术与城市规划的完美融合。这些体验激发了他们对城市规划的兴趣,也让他们对深圳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无限遐想。  

  探秘华强北 用镜头记录“中国电子第一街”  

  下午2时许,学生们前往华强北博物馆。在这里,他们参观了“老华强”展区,通过电子市场摊位的历史对比和现代科技感的展厅,学生们感受到了华强北从“代工基地”到“创新高地”的跃迁。博物馆利用VR体验、历史影像等多种形式,生动讲述了华强北40余年的发展故事,展现了“奋斗印记”到“品质生活”的蜕变。

  福田中学教育集团福田小学颜佳琪同学踏入展厅,立刻被定格在一幕幕旧照中的,深圳人昔日生活的历史影像所震撼。她感慨道,正是先辈们的打拼,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在华强北电子产业发展展区,她驻足良久,从早期功能单一的手机到如今集通讯、娱乐、办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机,科技的飞速发展让她震撼不已:“华强北的电子科技发展太厉害了!”

  荔园小学(荔园教育集团)百花校区的邓沁滢同学也在场馆内沉浸式体验。讲解老师现身说法,回忆初来深圳时的艰苦岁月:没有高楼大厦,只有低矮的茅草屋……邓沁滢听着,对比当下深圳的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心中满是感恩:“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她计划把调研所见融入视频创作,让更多人看到华强北从“代工基地”到“创新高地”的跃迁,向奋斗者致敬。

  参观结束后,学生们还前往华强北步行街,实地感受这一“中国电子第一街”的独特氛围,并通过镜头记录下他们眼中的华强北——这个曾经写就中国电子产业发展传奇的地标,如今正在迭代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这种今昔之变,也令福田学子们深深感慨与着迷,通过这次拍摄实践,学生们试图用影像拼贴出华强北的多元面貌。

  登上莲花山 写生记录深圳风貌变迁  

  下午4时许,师生们踏上了徒步攀登莲花山的旅程。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绿树渐次退后,城市的轮廓在视野中徐徐展开。登临山顶的那一刻,整个福田中心区的壮丽天际豁然呈现——平安金融中心拔地而起,市民中心庄严舒展,这幕景象让福田少年们感到震撼。

  同学们纷纷举起相机,拍摄宏伟美景,记录它如何串联起深圳的过去与未来。同时,一群带着画纸的学生打开速写本,提起画笔,在日光中静静写生。有人专注于捕捉平安大厦凌厉的线条,有人试图留住天际线在午间光影中的层次,还有的以水墨涂抹出远楼近树的虚实交融。

  莲花山附近曾是乡土景观,如今蜕变为摩天楼林立、充满国际气息的都市风貌。同学们在绘画和拍摄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这片热土所经历的沧桑巨变。少年们在城市规划馆见证深圳从渔村到国际化都市的华丽转身;在华强北博物馆触摸电子产业的创新律动;于莲花山顶俯瞰城市美景,感受中轴线的变迁。这一天,他们用双脚丈量城市土地,用双眼捕捉发展瞬间,用心灵感悟创新力量。

  福田少年对话“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

  怀揣对城市建筑肌理与文化脉络的热忱,8月23日,福田少年行“城市之美调研团”继续踏上探索旅程。学子们先是走进深圳地标平安金融中心,对话“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陆建新,在建筑美学与奋斗精神的碰撞中触摸城市脉搏;随后漫步中部“五园连通”生态廊道,感受自然与都市的共生哲学;最后探访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展示交流中心,远眺深港协同发展的科技未来,全方位解码深圳的多元魅力。  

  登上平安金融中心

  解锁建筑里的奋斗密码  

  上午,少年们抵达平安金融中心。这座高达600米的深圳第一高楼,以其巍峨身姿俯瞰整座城区。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学生们登上前往观光层的电梯,他们不约而同地盯着显示速度和高度的屏幕,感受每秒10米的上升速度。抵达116层后,透过落地窗,现代都市的规划之美、建筑地标的力量感与韵律感尽收眼底。此外,学生们还近距离参观了阻尼器构造。荔园小学(荔园教育集团)八卦岭校区的金可馨感叹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深圳市,“它让我体验到了深圳的现代化和深圳速度,以前以为它只是高楼,现在发现,它代表了深圳现代化的成长。”

  紧接着,全国道德模范、中建钢构首席专家,有“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之称的陆建新为福田少年们分享自己建造摩天高楼的故事。他在建筑领域坚守40年,从一名普通测量员一路成长为行业翘楚,亲手参与打造了深圳国贸、地王大厦、平安金融中心等一座座刷新城市天际线的地标建筑。陆建新将自己的奋斗历程娓娓道来,从初来深圳时的艰难创业,到见证并引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落后到领先世界的跨越。学生们从陆建新的故事中读懂了奋斗的力量,领悟到城市建设背后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在陆建新的指点中,少年们通过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穿越时空,回望深圳往昔的模样。当昔日的东门老街展现在眼前,对比今日的繁华盛景,学生们惊叹不已。一位学生脱口而出:“那里是麦当劳,再过去就是太阳百货了,原来老街以前长这样,现在可太商业化、现代化了!”他们对这座城市的情感归属愈发强烈,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在心底生根发芽。

  “陆爷爷,您刚来深圳时最大的挑战是什么?”陆建新耐心解答。交流结束后,少年们纷纷围住陆建新,请求合影留念。陆建新与孩子们留下了珍贵合影。陆建新与少年们的互动,恰似工程师与青少年的坦诚对话,又如祖辈与孙辈的温暖谈心。深圳上一代脊梁,将对城市的深情、对建筑的执着,传递给下一代。少年们还深入了解了陆建新及其团队在建筑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道路上的探索。

  漫步生态绿廊

  读懂都市与自然的共生智慧  

  午后,调研团的脚步转向深圳的“城市绿肺”——中部“五园连通”生态廊道。福田区通过远足径、郊野径和公园园道无缝连接莲花山公园、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梅林山公园和银湖山公园,采用“廊桥生态缝补+地面慢行贯通”方式,通过鲲鹏径一号桥、北环珍珠岭天桥、莲花山和笔架山幸福廊桥缝合山林生态断点,使五园互联互通、连片成网。福田学子们穿过“五园连通”的桥道,亲眼目睹与自然景观互相交织的活力商圈和幸福社区,他们也深刻感受到了,什么叫“走得进山、亲得近水、赏得了城”,“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的描述在他们的脚步中,眼帘里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在莲花山上画下深圳市俯瞰图景的红岭教育集团华富实验学校学生方梓涵,认为此次活动特别有意义,“我们不仅在莲花山写生,我还想画下高楼视野下深圳的不同景观。”这位热爱绘画的同学还告诉记者,未来希望到西涌等地写生,创作一系列深圳现代化风景图,用画笔记录这座城市的发展与美丽。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碧海校区的李玥彤也补充:“在莲花山可以感受得出深圳市的绿化做得很好,注重环境保护,绿植茂盛。” 

  聚焦“河套”

  畅想深港协同科技未来  

  随后,调研团将走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展示交流中心——这一代表深圳未来科技方向的重要窗口。在展厅内,少年们通过高清影像资料、动态演示和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系统了解合作区的协同发展机制:深圳园区与香港园区优势互补,在科研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搭建起高效桥梁;同学们还通过展厅中的望远镜眺望深港交界的宏伟景观,透过镜片,深港交界的园区风貌、跨境交通网络清晰可见。少年们轮流眺望,在远眺中想象未来深港科创合作的无限可能,真切触摸到“科技与未来之美”。

  福田区外国语学校福保校区的陈子昂在参观后表示:“这里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能够深切感觉到深圳和香港两地交流合作、一起发展努力的共同成果。”他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描述为“一个环境与人文完美碰撞、兼具生态与经济的美好产物。”

  一天的探索之旅虽已结束,但深圳的建筑高度、生态温度与科技速度,却深深烙印在少年们心中。这场旅程,不仅让他们见证了城市的外在魅力,更让他们读懂了城市的精神内核——奋斗、创新、共生。而这份对城市的认知与热爱,也将成为少年们未来成长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  

  主办单位: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

  南方都市报社

  支持单位:

  深圳大学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档案馆

  深圳市博物馆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办事处

  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道办事处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

  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博物馆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谢粤蕾

  摄影:南都记者 赵炎雄 刘有志 霍健斌 实习生 程佳丽

网址:“直观感受深圳变化,真是一座奇迹之城”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9677

相关内容

千奇万象(Thousand Mirages)——深圳万象城文化艺术季启幕
深圳,一座拥有阅读基因的城市
深圳生活质量排第四 感受一座生活与梦想并存的城市
深圳人的生活史诗:时光见圳展览带你回望城市变迁
深圳一城中村垃圾桶离奇“失踪”?真相揭开,居民直呼:不敢信
深圳广州之旅:体验城市的独特文化和美味
深圳新展沉浸式拍照赫奇耶创作的莫奈花园
城市灵感 | 在深圳寻找理想的生活方式
大张伟演唱会抖音独家直播!与抖音城市生活节一起躁动深圳~
深圳大饭店的家书艺术:探秘《二手时间——深藏者之二》展览的文化内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