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水依山 润玉环珠 全新诠释人与校园、自然和谐共生 美翻了!深职大深汕校区方案出炉
自然景观美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体验,如山水田园之美 #生活知识# #生活美学# #自然景观美学#
①岭南特色的设计效果图
②项目整体鸟瞰效果图
③项目中庭效果图
④校园内部效果图
⑤整体效果图
深圳新闻网2023年12月10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刘夏蓝)近日,深晚记者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获悉,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汕校区选址于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四面环山,赤石河和碗窑洞河在此交汇,山水资源丰富。校区规划招生规模1.5万人。
据介绍,本项目立足深汕、服务深圳、辐射湾区、面向世界,追求卓越、领跑职教,按照深圳标准、“深职模式”,致力于打造中国职业教育新高地,并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区域振兴发展赋能增效。项目旨在以更高远的站位和更广阔的视野,通过开放、融合的思想和姿态,构筑立体多元的校园空间,激发校园活力;同时通过探索和实践智慧校园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使其成为深汕合作区的“城市文化资源中心”,将其打造为世界职业教育校园建设的深圳样板、面向未来的数字化校园。
规划设计以“傍水依山、润玉环珠”为理念,将山水环境、地貌特征、组团结构、形态特征、教学模式等要点融入方案设计,探索人、校园、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在规划理念指导下,着重从四个层面打造全新的深职大深汕校区。首先学校方案依托基地内外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本底,以岭南建筑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设计理念,因地制宜采用集约紧凑的“浮岛式”组团化的布局策略,通过理势—融山—立轴—浮岛—梳络—营水—筑园等一系列设计操作,塑造以生态优先的自然山水校园格局。
其次,项目将注重职教模式创新,利用垂直分层模式,形成底层岛状共享实训平台和上部实训楼组成的实训组团模式,功能布局强调模块化、弹性化特点,适应教学功能和模式的多样变化。岛状实训组团之间采用连廊联系,依托此连廊,可以将校园的住宿、教学、实训、图书、校城融合等功能区连成一体,提供全天候的开放交往系统,从而构建出弹性高效、模式清晰的新型职教校园。
第三个层面是根植岭南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设计,通过组团、建筑、景观等多维度系统性构建岭南新中式语境下的职业院校,强调校园与自然环境、建筑与园林景观、建筑内外空间的渗透交互,营建多元立体、开放共享的校园学习生活场景,激发学科交互与创新活力。设计将风廊、院落、天井、冷巷、骑楼、檐廊等传统营建智慧与新校园空间设计相结合,重构传统建筑符号语汇及地域材料,融合基于学科特色的新工业元素,塑造富有岭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技术大学新风貌。
第四层面是方案通过基于自然友好的可持续校园规划,被动优先的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策略,工业化装配式建造、光储直柔、微电网、智慧化管理平台等新技术新平台运用,打造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近零碳绿色校园。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汕校区项目将以生态优先的自然山水校园、新岭南特色的现代职教校园、示范引领的近零碳绿色校园探索当代职业院校规划建设的新路径。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网址:傍水依山 润玉环珠 全新诠释人与校园、自然和谐共生 美翻了!深职大深汕校区方案出炉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50475
相关内容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汕校区开工!设计海量细节曝光深汕华润半山润府:中心生活大城,启幕多元便捷生活
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方案》的通知
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乐章
校园环境卫生区管理方案(通用18篇)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世界环境日演讲稿范文大全
各地各校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参与者和推动者(深聚焦)
“一站式”学生社区|校社区导师深入社区,共筑和谐校园生活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