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房照明设计要点:这些细节显孝心!
浴室照明细节:防雾防滑设计要点 #生活技巧# #居家生活技巧# #家庭装修技巧# #照明设计指南#
近日,国家统计局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发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关键数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整个社会对老年居住建筑照明光环境适老化设计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而良好的照明设计既可以满足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需求,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照明设计是人与环境沟通的艺术设计,既要满足人的活动和生活的需求,又要考虑人的审美需要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在室内照明设计中,光不仅是人视觉物体形状、空间、色彩的生理的需求,而且是美化环境、保护视力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不同的空间需要不同的光,不同的人群更需要不同的光环境,科学的照明设计应从生理、心理、环境及需求进行合理的照明灯光设计,光不仅照亮了不同空间,而且能营造不同的空间意境情调和氛围。
老年人视觉生理特征视敏度
视敏度又称作视力,指的是人类眼睛空间信息处理的能力,是视觉最基本的特性之一。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眼睛调节能力和聚焦能力的变化会使老年人视敏度变差,处理视野内视觉信息的能力变差。
有研究表明,人类视敏度在 20~50 岁之间基本没有变化,但是超过 50 岁后人类视敏度会出现明显的衰退。
除了年龄增长带来的生理结构的变化会影响人类视敏度,人类的视敏度还和外部环境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所有影响中距离和亮度水平是影响最大的。
老 视
老视即老花眼,是指上了年纪的人对近距离阅读或工作产生不适的情况。老视是人们伴随着年龄的增长(40 岁左右开始)必然出现的一种视觉问题,是身体开始衰老的重要标志,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年龄的增长所致的眼睛调节能力的下降引起的。
老视会造成老年人视觉的近点远移,因此,老年人在进行读书、写字等近距离工作时要将目标放的很远才能看清楚。
对比敏感度
对比敏感度即辨识相邻空间区域之间亮度差异的能力。对比敏感度是由眼睛的适应状态和视野范围内的亮度变化率(空间频率)所影响的。
老年人年龄的增长会导致其视觉调节能力的下降,从而会导致老年人对比敏感度的下降。
因此,要使老年人能更好的对相邻之间的事物或边界进行区分,我们可以通过加大边界之间或事物之间的对比度来达到目的。
另外,通过增加视觉目标与背景之间的亮度比,我们也可以提升老年人视觉的对比度敏感性, 60 岁老年人要获得与 20 岁年轻人相同的 50%的视网膜对比度,大约需要 2.3 倍的亮度对比才能实现,而如果是要获得与 20 岁年轻人相同的 95%的视觉视网膜对比度,则大约需要 5.5 倍的亮度对比才能实现。
老年人心理学特征老年人的心理特征由自身生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其他因素影响形成,观察他们的行为活动, 有助于探究他们的心理活动,总结他们的心理特征,从而能用于指导老年人建筑的自然光环境设计。
孤独感
老年人退休以后,社会活动变少,人际关系主要是以家庭成员为主,消息变得闭塞,生活不够丰富多彩,特别是丧偶的独居老年人,由热热闹闹的家庭变得冷冷清清,使得老年人产生孤独感,长此以往,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失落和自卑感
自卑感,在许多老年人身上有所体现,主要是指老年人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身体状况、经济收入不如以前,与子女的主导关系发生互换。特别是有些丧偶的老年人还要过着轮流抚养或被送进养老院的生活,对这个落差产生了严重的失落和自卑感。
安全感
老年人生理机能的退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状态,衰老感引起心理安全感下降,主要表现在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变得很少出门活动,而且更加注重自己的养老环境。
可见,老年人特殊的视觉特性和生理、心理特征,对光环境强度和光色都提出了特别的要求。
老年人照明环境研究照 度
亮度是照明光环境中概念之一,代表了发光体在视线方向上单位面积发出的发光强度,从更深层次上来说,亮度是人对表面明亮程度的视觉感知。一个良好的照明设计在亮度或照度水平的确定上必然充分的考虑了使用者与使用环境对亮度或照度水平的需求。
老年人视觉性能的变化使老年人对照度的需求存在其独特的特征,因此,要做好老年人的照明设计工作,我们必须对老年人的照度需求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
照明对于视觉和生理系统的规则是至关重要,国外相关研究表明,通过提高照度来改善老年人照明光环境的照度水平可以有效的影响老年人的心理感觉,即通过照度水平的增加有效的帮助老年人消除焦虑、紧张等情绪,达到提升老年人的心理感受的目的。
例如,适当提高客厅照度水平可以使老年人感觉到愉悦和快乐。
另外,照度水平的过亮时会影响老年人的昼夜节律,导致老年人失眠等问题的发生。推荐老年人空间平均照度日常200~300Lx,阅读、书写 500~700Lx, 走道 50~100Lx,起夜50-70Lx。
色 温
影响人类颜色分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光源的色温,一般来说,光源色温的选择是心理学美学问题,它还取决于照度、室内和家具颜色、气候环境和应用场所等因素。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光源色温会对人们的心理感受产生很大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老年人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变化对光源的色温要求也尤其独特的特征,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注重光源色温对其视觉效能的影响、更注重光源色温对其心理感受的影响。
通过对老年人色彩需求的特征的研究我们知道,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变化在室内光环境中会更倾向于选择会让其感觉温馨和愉悦的暖色光源。
因此,我们在照明设计中进行灯具选择时,应该在对室内装修材料的质地和颜色特征进行综合考虑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推荐色温在 3000~5000K 。
根据分析显示,不同的照度和色温都会对老年人的心理感受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两者并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对人类心理感受发挥作用的。
显 指
显色指数可以影响能见度和美学,影响颜色外观的因素包括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观察者的色彩感知能力以及物体表面和房间区域的反射特性。
老年人由于视觉机能的衰退对颜色的分辨能力也明显的下降,因此,在老年人照明设计中一般需要结合不同空间的使用功能采用显色性比较好的光源。
一般来说,应该采用显色指数(CRI)大于 90 的灯具来确保老年人可以有效的识别肤色和食品的外观的真实性,并帮助老年人区分柔和的颜色(如不同颜色药片的区分)。
老年人照明设计需求老人房照明需求大多集中在日常、阅读、起夜等模式,灯光设计要保证足够亮度,避免刺眼的直接照明,建议是选择遮光或柔光处理的灯具,而且还需要综合考虑到老人眼睛会出现一些病理性变化,明暗适应能力、色彩辨别能力下降、对眩光更加敏感等问题来进行科学的照明设计。
日常模式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瞳孔反应逐渐衰退,宜选择黄偏白的光线,切忌采用偏蓝光防止出现眼睛的黄斑病变,所以在灯具的选择上,首先应选择一些防眩光的筒射灯,色温选择4000k左右,整体空间照度200-300 Lx,既符合装修环境又能为老人创造一个身心舒适的视觉效果。
阅读模式
老年人年龄的增长会导致其视觉调节能力的下降,从而会导致老年人对比敏感度的下降,在照明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视力需求,老年人在阅读时需要的整体空间照度为200-300LX,而局部空间照度却需要500-700 Lx左右,色温选择4500k左右为宜。
起夜模式
老年人由于视力不太好,如果睡觉时房间太暗,老人起夜时就会发生磕碰事件,为了方便这个习惯,感应灯和地脚灯都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老年人的睡眠本来就轻,既不会影响他人休息,也能满足起夜的亮度需求。
起夜模式空间照度为50-70Lx,灯光是由暗到亮,让眼睛有个适应的过程,同时保证可以安全起居的光线,十分方便。
关爱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视觉健康,改善照明光环境,良好、舒适、合理的照明环境对老年人的起居、食欲、交往、消除孤独、焦虑感,增强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都是起积极的作用。
网址:老人房照明设计要点:这些细节显孝心!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56825
相关内容
老人房设计细节,孝心都藏在转角处雷士照明:长辈房灯光设计,这些细节一定不能忽视!
6个关于老人房的设计要点,为孝顺的子女打call!
细心打造精品老人房,这样装修细节,才是儿女孝心的较好诠释
老人房设计的6个要点要牢牢掌握
室内装修老人房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室内装修老人房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老人房装修设计要点
老人房装修细节别忽视,贴心化的设计,满满的都是孝心
老人房装修细节别忽视,贴心化的设计,满满的都是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