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老市民普惠+老年群体特惠”模式 杭州社区食堂不断“上新”,获央视点赞

发布时间:2025-08-30 08:26

加入学生、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优惠群体 #生活技巧# #节省生活成本# #出行省钱建议# #公共交通优惠#

“很方便,点开小程序就可以看到,提前一天点第二天的菜,中午食堂就按时送过来,每天就可以换着花样。”80多岁的蒋奶奶平时独居在家,这段时间,她经常在手机小程序上给自己点一份来自家附近社区食堂的外卖。近日,央视新闻采访上城区凯旋街道南肖埠社区食堂,点赞我市社区食堂不断创新升级,以更优质的助餐服务温暖民心。

近年来,杭州不断推动社区食堂建设,满足全年龄段市民用餐需求。截至目前,全市800多家城市社区老年食堂中,已有80%转型升级为社区食堂。星星点点分布的社区食堂,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

从老年食堂升级为社区食堂 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杭州已出台《关于推动城市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动农村地区老年助餐服务融合性发展的实施意见》,配套形成智慧助餐、服务规范、赋能计划等系列政策,推动城乡老年助餐服务精准施策、分类发展、同步推进;同时,制定《关于推动社区食堂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老年食堂向社区食堂转型升级,实行“新老市民普惠+老年群体特惠”的发展模式,坚持公益发展,新老市民都受益。

按照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为标准,我市统筹规划社区食堂助餐网点设施布局,充分考虑区域人口数量、区域特征、消费需求等因素,重点在老年人口集中、新市民和青年群体需求量较大的区域增加布点。如拱墅区打造“大运河社区食堂”矩阵,基本实现“10分钟助餐圈”全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吃上热乎饭”。

同时,盘活闲置资源,社会力量来助力。各社区配套用房、国有和企事业单位闲置房产、农村家宴中心等资源,无偿或低价用于社区食堂建设,吸引一批有影响力的餐饮企业加入社区助餐服务行列。如滨江区推出“社区+高校+全城通”模式,与辖区内北航研究生院共建,社校资源共享绘就“青银同食”美好画面。

分时段分区域 社区食堂圈粉年轻人

如今,杭州的社区食堂通过优化就餐时间、划定就餐区域、提供差异菜品、实行差异收费等措施,满足全年龄段群体不同的用餐需求。

上城区凯旋街道“小巢里”社区食堂早中晚三餐都供应面条、馄饨,中晚餐提供自助式快餐,夜宵时间上新烧烤、小龙虾等菜品,并将打烊时间延迟到凌晨2点,受到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双重认可”。

在配送餐渠道,社区食堂联手各类服务平台,新增骑手小哥们为老人上门送餐,提升社区食堂服务面积、销售数量。例如,西湖区与“饿了么”合作,助力社区食堂上线外卖平台,以专业骑手为老人送餐,保证老年助餐服务不间断。

“卡码脸”都能享优惠 智慧服务高效便捷

据悉,杭州创新推出“全城通”智慧助餐服务,打破户籍限制,推动“卡码脸”通用,为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提供5—8折优惠折扣,目前接入食堂已突破1600家,累计服务超3000万人次,助餐优惠总额超1.4亿元。

此外,在杭州市民政局的统筹下,以“线上+线下”服务打造社区食堂服务场景,线上在“杭向颐养”发布“全城通”食堂地图,线下推出“全城通·百膳惠老”统一标识,搭建家门口的智慧助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社区食堂用数据赋能膳食,定制了老年人的“专属菜单”。比如,西湖区翠苑一区社区食堂将老人健康档案与食堂数据打通,精准推送饮食和菜品建议,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营养需求。

接下来,我市在老年助餐工作上将进一步归集民政、市场监管、卫健等多部门数据,着力打通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生成健康画像,智能推荐菜品、提示禁忌饮食,提升助餐服务质量。

网址:打造“新老市民普惠+老年群体特惠”模式 杭州社区食堂不断“上新”,获央视点赞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56846

相关内容

269个 惠及近10万户 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实事超额完成 市建委深化创新探索持续完善旧改“杭州体系”
浙江杭州:发展普惠托育惠及万千家庭
滨州市惠民县:深化志愿服务 打造“心安”社区
杭州市已完成民生实事老旧小区改造103个
一荤两素一碗米饭=5.5元!杭州这家老年食堂已经开了12年了
贴心举措让老年人舒心 各地拓展“社区养老”新模式
赋能社区公共空间 打造惠民幸福场景
贵阳市开设86家老年食堂 助力“银发经济”新发展
涉及养老托育,出台16项重点任务!杭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发布!
杭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已完成71个 这些经验做法值得点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