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心理资本和核心自我评价的链式中介作用
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会心理学#
社会支持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心理资本和核心自我评价的链式中介作用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on Meaning in Life: The Chain Intermediary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ore Self-Evaluation
1. 引言
生命意义感是衡量身心健康和幸福的重要指标(Frankl, 1985)。作为一种心理结构与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生命意义感对个体至关重要,对个体功能和心理健康具有广泛增益作用(Steger et al., 2006),可有效改善个体的身体状况(Haugan, 2014),使之具有更高水平的幸福感(Thoits, 2012)、生活满意度和积极影响(Steger, 2013);还可防止个体出现抑郁和焦虑(Steger et al., 2006)、失志综合征(Vehling et al., 2013)、精神病理症状(Crumbaugh & Maholick, 1964)、自杀意念(Harlow et al., 1986)等各种类型的心理困扰和危机,甚至自杀(Frankl, 1985)。另外,生命意义感也有助于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促进成长,提高学业成绩,有助于职业调整,并进一步延缓晚年的认知衰退(Shin & Steger, 2014)。研究表明,青春期的生命意义感与老年期的幸福感息息相关(Pöhlmann et al., 2006; Schwartz et al., 2005)。事实上,从青春期到老年期,几乎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生命意义感都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Reker et al., 1987; Zika & Chamberlain, 1992)。总而言之,生命意义感对人类的生命全程至关重要,寻找生命意义感则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机(Frankl, 1985; Martela & Steger, 2016)。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受到他人的爱护、尊重和重视的感觉或体验,是互助和义务的社会网络中的一部分,这可能涉及到一个人明确地从另一个人那里获得利益,也可能这种帮助和支持是潜在的可用性(Taylor, 2011)。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是显著正相关的,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心理资本(吕学汝,姚本先,2021)。另外,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对个体体验生命意义感和构建生命意义感起着重要作用(Steger, 2019; Wong, 2019; Van Zyl et al., 2019) 。个体拥有的社会支持越多,在社会环境中体验到的生命意义感也越强(陈秋婷,李小青,2015)。在许多自我报告研究中,受访者均指出家庭和人际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关系可以帮助人们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很重要(Dewitte et al., 2021; Glaw et al., 2017; King et al., 2016; Lambert et al., 2010),那些拥有强大社会支持网络、与家庭成员和亲密朋友建立积极关系的个体感觉在生活或工作中更有意义(Steger, 2019)。由此,社会支持既与心理资本显著相关,也与生命意义感显著相关。
心理资本是个体积极的发展心理状态,包括四个核心成分: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和乐观(Luthans & Youssef, 2007; Luthans & Youssef, 2017)。拥有积极心理资本的个体不仅会表现出对未来的积极期望(Huang & Luthans, 2015),还会表现出实际支持行为使得个体满意度和身心愉悦感显著得以提升(熊猛,叶一舵,2016),真正感受到生命意义感。已有研究表明积极心理资本与个体的生命意义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心理资本是影响生命意义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刘轩,瞿晓理,2017;王恩娜,2017),拥有高水平积极心理资本的个体对自我发展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追求会更多表现出乐观、自信的心态,体验到更高的自我价值感,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更具有变通性和灵活性,从而更好地感受到生命意义感。
核心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Judge & Bono, 2001)。Judge等人(2004)认为积极核心自我评价的个体会跨情境地、以一贯的积极态度来评价自己,他们会认为自己有能力、有价值,而且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另有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环境与幸福感、消极情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或调节作用。中介作用的观点认为核心自我评价通过认知图式对外界信息加工产生指向作用(Judge et al., 1998),当个体面临着不利处境时(比如班级环境差(任志洪等,2011),社会支持系统缺失(杨晓峰等,2009),容易形成自我否定、怀疑的消极认知图式,导致低自我评价,从而降低幸福感,甚至失去生命意义感。心理资本有助于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进行积极的认知评估(Luthans & Youssef, 2017)。拥有高心理资本会让个体产生高核心自我评价,高核心自我评价也会让个体提高幸福感和生命意义感。据此推测心理资本与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起链式中介作用。
虽然前人对社会支持、心理资本、核心自我评价与生命意义感都做了不少的研究,大多都只是探讨了两两之间的研究,关于它们的共同关系研究甚少。研究社会支持、心理资本、核心自我评价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即认知评价如何作用影响内部资源与外部支持从而让个体保持积极状态,有助于进一步探究它们背后的作用机制,填补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综上所述,基于社会支持、心理资本、核心自我评价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究社会支持和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与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具体提出以下假设:1) 社会支持、心理资本、核心自我评价与生命意义感之间显著正相关;2) 心理资本与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2. 方法
2.1. 被试
依照方便取样的原则,在辽宁省的某两所大学发放问卷6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48份,有效回收率为91%。被试的年龄在18~23岁之间(M = 20.71, SD = 1.13)。其中男生241名(44%),女生307名(56%);大一203人(37.0%),大二161人(29.3%),大三122人(22.2%),大四62人(11.3%)。
2.2. 测量工具
2.2.1.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采用叶悦妹和戴晓阳(2008)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共17题,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该量表采用5级计分,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
2.2.2.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
采用张阔等人(2010)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共26题,包括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和乐观四个维度。该量表采用7级计分,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
2.2.3. 核心自我评价量表
采用杜建政等人(2012)编制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共10题。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
2.2.4. 生命意义感量表
采用王鑫强(2013)修订的生命意义感量表,共10题,包括拥有意义感和寻求意义感两个维度。该量表采用7级计分。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
2.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相关分析等;采用Hayes的PROCESS宏插件进行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数据全部来自被试的自我报告,采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首先,使用Harman单因素检验对所有变量的题目进行未旋转的主成分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有15个,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为17.12%,小于40%的临界值,说明本研究的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3.2. 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各变量均值、标准差及变量间相关(见表1)。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心理资本与生命意义感两两呈显著正相关。
Table 1. Correlation among variables
表1.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
注:*指p < 0.05,**指p < 0.01,***指p < 0.001,下同。
3.3. 心理资本与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效应分析
链式中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社会支持显著正向预测心理资本(β= 0.79, P < 0.001)、核心自我评价(β= 0.03, P < 0.001)、生命意义感(β= 0.07, P < 0.001)。心理资本显著正向预测核心自我评价(β= 0.07, P < 0.001)、生命意义感(β = 0.15, P < 0.001)。核心自我评价显著正向预测生命意义感(β= 0.88, P < 0.001),心理资本与核心自我评价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
链式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见表3):总效应为0.27,总间接效应为0.20,占总效应的74%。在间接效应中,社会支持→心理资本→生命意义感的中介效应值为0.12,占总效应的44%;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生命意义感的中介效应值为0.03,占总效应的11%;社会支持→心理资本→核心自我评价→生命意义感的中介效应值为0.05,占总效应的19%。由此可知,心理资本与核心自我评价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中介效应值为0.05,占总效应的19%。
Table 2. Chain-mediated models betwee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ore self-evaluation
表2. 心理资本和核心自我评价之间的链式中介模型
Table 3. Chain mediated effect values
表3. 链式中介效应值
4.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心理资本、核心自我评价与生命意义感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心理资本、核心自我评价与生命意义感,即拥有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资本也越高,核心自我评价也越高,生命意义感也越高。根据社会支持理论(Cohen & Wills, 1985; 王雁飞,2004),社会支持具有普遍增益作用,拥有的社会支持越多,个体在社会中的适应就越好,个体的心理也就越健康,心理资本也就越高,从环境系统和生活中体验到更高的核心自我评价和更多的生命意义感。社会支持水平高的个体,在生活中会体验到更多社会支持的力量,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自身对支持的利用,因此,在他们遇到困难或者危机时,能够采用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林静,涂巍,2015),激活个体内在资源,直面危机,解决问题,在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生命意义感。
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首先,心理资本和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中介作用。虽然之前有研究指出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的中介变量,如希望(王亦菲,2017)、乐观(余欣欣,邓丽梅,2019;李旭,2015),却没有研究指出心理资本和核心自我评价作为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的中交变量。根据社会支持理论(Cohen & Wills, 1985; 王雁飞,2004),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获得良好的身心健康。具体而言,社会支持会为个体提供有效的帮助,无论是物质的、情感的还是信息的,个体会在帮助中激活内在动力,重拾自信、韧性、希望和乐观,提高自我的主观感知能力,来缓冲压力或直接促进身心健康,个体也会体验到生命意义感。其次,心理资本与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根据生命意义感的建构模型理论(Park, 2010),生命意义感的获得是一个需要对情境意义和全局意义进行对比、评估、适应等复杂的过程。个体在获得社会支持后,会激活自身积极的内在资源,即心理资本,而心理资本有助于对自身进行积极的评价,高核心自我评价会提高幸福感和生命意义感。
本研究是横断研究设计,研究数据全部来自被试的自我报告,容易受到无关变异的干扰,无法推断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在后续的研究中,增加纵向研究,系统的了解变量间的关系变化。另外,在做中介分析时,却没有对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生命意义感各个维度下的具体关系进一步探讨。
5. 结论
1) 社会支持、心理资本、核心自我评价与生命意义感显著正相关。
2) 心理资本与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基金项目
上海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dz2260300)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常态化疫情防控视域下高校‘双生态建设’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探索”。
NOTES
*通讯作者。
网址:社会支持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心理资本和核心自我评价的链式中介作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60698
相关内容
自我同情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未来时间洞察力和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对家长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心理弹性和亲职压力的链式中介
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效应
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自我联结与生命意义的关系: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
生活空间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抑郁:自我控制的中介和调节作用
亲子关系与社会支持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的分析
变革型领导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社会情感能力和幸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心理优势影响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作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