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白玉县:河坡非遗技艺焕新生 文旅融合启新程
传承和创新相结合,让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文化遗产#
8月28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河坡民族手工艺文旅体融合园区(以下简称“融合园区”)正式开园,这座整合非遗手工艺、文化展示和旅游休闲功能的文化新地标,将进一步重构当地非遗技艺传承生态。
白玉县河坡民族手工艺文旅体融合园区开园仪式现场。洛绒尼玛 摄
在白玉县河坡镇,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小镇,藏着跨越千年的非遗密码。“藏族金属锻造技艺”历史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唐代初期,其风格独特、工艺精湛,产品包括藏刀、马具、佛具、生活用具、饰品等,其中“白玉藏刀”最为著名。2008年“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族锻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这里已是“中国藏族金工艺术之乡”,230余家非遗工坊已形成产业集群。
沿赠曲河上行至先锋村,山腰藏式民居里传出清脆的敲击声,这里就是非遗技艺传承人四郎降称的工作室。23岁的他,手中磨损的錾子、带铜痂的坩埚,都是家族五代传承的“传家宝”。“一套铜质装饰部件,全部工序需近十天。”四郎降称坚守着手工锻造的匠心,却也不局限于大山:2020年接过父亲的錾刀后,他率先在成都开设非遗小站,让藏地金属技艺走进都市商圈。“父辈守技艺之根,我们要让老手艺懂当代心跳”,正是这份理念,让河坡金属锻造在坚守中焕新。
白玉藏族金工博物馆收藏的纯手工制作的特色民居大门装饰。白玉县委宣传部供图
若说金属锻造是“刚”,藏纸技艺便是河坡非遗的“柔”。在十明文化工坊,“90后”藏纸技艺传承人扎西尼玛正指导工人手工捞纸。“纸浆浓度渐降,全凭手感控深浅。”藏纸因耐存、防虫的特性,历来是经文、唐卡的首选材料。
扎西尼玛不愿让传统停留在“手工”的局限里,他引入数控设备,精准控制纸浆调配与捞纸节奏,让生产效率与合格率大幅提升,并创新将藏纸剪纸与唐卡艺术结合,推出十二生肖主题产品,在网店收获热烈反响。“非遗不是复制,要让千年智慧对话当代审美”,这份创新,让柔软的藏纸承载起更鲜活的当代表达。“园区将成为非遗技艺生产性保护的核心枢纽。”白玉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呷绒志玛表示。
白玉手工制作的精美藏刀。白玉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格萨尔王的兵器库”到文旅融合的新地标,从家庭工坊的单打独斗到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白玉县正以“保护中传承、传承中创新”的姿态,让千年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书写着民族文化自信的全新篇章。(完)
(责编: 于超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网址:四川省白玉县:河坡非遗技艺焕新生 文旅融合启新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65214
相关内容
锦绣山河 美好旅程 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四川省分会场系列活动开启非遗焕新
看年轻一代如何“焕新”非遗
央媒看四川丨四川若尔盖县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高原小城,舞出新气象
2023年度四川省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川菜烹饪技艺研修班招生简章
河南安阳:“非遗+”激活传统文化新魅力
白玉探新路 三位一体的综合帮扶模式已成形
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公示
非遗手造让老技艺焕发新生机
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
随便看看
- (1)甲醇是 负 极.电极反应为 CH3OH﹣6e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 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2CH4(g)+4O2(g)?2CO2(g)+4H2O(l)△H=+——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 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I.用甲烷制取氢气的反应分为两步.其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1)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2H2O(g)=4H2(g)+CO2(g)△H=
-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让隐私保护跟上大数据时代
- 游戏食物烹饪攻略:新手指南与技巧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