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门上内饰板的制作方法
汽车内饰异味的去除方法 #生活技巧# #居家生活技巧# #汽车#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门上内饰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于汽车部件的吸音隔音、轻量化、舒适度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化,汽车内饰的外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直接影响适用者的购买兴趣及心情。汽车前门内饰位于驾驶舱,除了反映汽车内部空间的功能之外,还是人们体验驾驶乐趣、感受汽车内在品质、品味空间舒适度的主要载体。汽车前门内饰板材质多采用ABS或PP居多,表面外观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门上内饰板: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汽车前门内饰板材质多采用ABS或PP居多,隔音效果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前门上内饰板,包括上内饰板本体,所述上内饰板本体包括碳纤维斜纹布装饰面层、PET/PP吸音棉和改性聚丙烯层,所述碳纤维斜纹布装饰面层、PET/PP吸音棉和改性聚丙烯层由上自下依次层叠布置;所述上内饰板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凸块,所述上内饰板本体与所述安装凸块一体成型;所述上内饰板本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卡口;所述上内饰板本体的侧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卡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碳纤维斜纹布装饰面层、PET/PP吸音棉和改性聚丙烯层由上自下依次层叠布置,提高了隔音效果,安装凸块、第一安装卡口和第二安装卡口便于上内饰板本体进行快速安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上内饰板本体的厚度为3mm。
进一步,所述碳纤维斜纹布装饰面层的厚度为0.5mm,所述PET/PP吸音棉的厚度为1mm,所述改性聚丙烯层的厚度为1.5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内饰板本体,以及碳纤维斜纹布装饰面层、PET/PP吸音棉和改性聚丙烯层的厚度小,重量低,便于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门上内饰板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门上内饰板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内饰板本体,2、碳纤维斜纹布装饰面层,3、PET/PP吸音棉,4、改性聚丙烯层,5、安装凸块,6、第一安装卡口,7、第二安装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前门上内饰板,包括上内饰板本体1,所述上内饰板本体1包括碳纤维斜纹布装饰面层2、PET/PP吸音棉3和改性聚丙烯层4,所述碳纤维斜纹布装饰面层2、PET/PP吸音棉3和改性聚丙烯层4由上自下依次层叠布置;所述上内饰板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凸块5,所述上内饰板本体1与所述安装凸块5一体成型;所述上内饰板本体1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卡口6;所述上内饰板本体1的侧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卡口7;碳纤维斜纹布装饰面层2、PET/PP吸音棉3和改性聚丙烯层4由上自下依次层叠布置,提高了隔音效果;安装凸块5、第一安装卡口6和第二安装卡口7便于上内饰板本体1进行快速安装。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内饰板本体1的厚度为3mm。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斜纹布装饰面层2的厚度为0.5mm,所述PET/PP吸音棉3的厚度为1mm,所述改性聚丙烯层4的厚度为1.5mm。
上内饰板本体,以及碳纤维斜纹布装饰面层2、PET/PP吸音棉3和改性聚丙烯层4的厚度小,重量低,便于降低成本。
制备时,首先裁剪碳纤维斜纹布装饰面层2、PET/PP吸音棉3和改性聚丙烯层4,进行预浸料,然后按顺序铺放,加热到180~200℃后放入模具中快速冲压、冷却得到汽车前门上内饰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网址:一种汽车前门上内饰板的制作方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68813
相关内容
一种免洗型汽车内饰布的制作方法一种舒适型防水汽车内饰布的制作方法
清洗汽车内饰的方法?
汽车内饰怎么清洗 汽车内饰清洗方法
汽车内饰怎么保养 汽车内饰保养方法
汽车内饰如何清洗,汽车内饰清洗方法
【汽车内饰清洗】汽车内饰清洗方法
汽车内饰清洗方法 汽车各种内饰清洁技巧
汽车内饰门板老化脱皮翻新的方法步骤分享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汽车门板翻新
汽车内饰如何清洗 汽车内饰清洗方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