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车生活

发布时间:2025-09-02 04:56

婴儿车床组合使用:初期可以作为婴儿床,长大后转为婴儿车模式。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婴幼儿用品#

1/9

床车生活| •. ͏͏͏°✧ 提升氛围感车载好物
内饰审美大讨论关于橙色的内饰美丑问题,确实引发了众多热议。对于有着审美洁癖的我而言,也曾纠结于这个高饱和度的设计。我们都知道,低饱和度的颜色更耐看,如深咖、奶咖等色调,它们与黑白灰基础色相得益彰。但对于高饱和度的橙色内饰,如何搭配软装呢?
推荐搭配方向:与橙色相辅相成的棕色、酒红色,或是沉稳的黑色。在材质方面,小羊皮、木质以及翻毛皮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的搭配思路:
车载头枕:选择了波尔多红配色的皮革材质头枕,蝴蝶结款式,一眼就爱上了。
车载香薰:肉桂前调的乌木沉香香薰,外观是波尔多红色的皮革材质,质感十足。
椅背水杯配件:对于有小孩子的家庭来说,这款与车内饰颜色一致的皮革车载水杯配件非常实用。
全包脚垫:细闪的星空全包脚垫,让车内仿佛铺满了一车星河。
储物分隔层:中控下方的位置可以放置一些临时物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分隔层。
纸巾盒:深棕色的美拉德色系千鸟格纸巾盒,与内饰完美融合,可爱的小狗玩偶增添生活乐趣。
关于生活方式:我认为30+的生活应该追求长期主义的简约舒适感。我们的车内装饰也应体现这种理念,让每一处都充满理性、优雅和质感。期待看到大家的高氛围感车载好物分享!关于油电问题也可以一起探讨哦~让我们一起打造理想的车内环境吧!

广汽本田VE-1

02‑10

相关推荐

广汽本田 VE-1:纯电出行的优质之选 在当今汽车市场,新能源车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广汽本田 VE-1 作为广汽本田旗下的首款纯电动 SUV 车型,自 2018 年 11 月 19 日上市以来,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在纯电汽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时尚外观,动感魅力VE-1 基于 Honda SUV 平台开发,延续了缤智 (VEZEL) 的外观造型风格,同时又融入了独特的电动车设计元素。其横向的一体式上格栅搭配梯形下格栅,宛如一张灵动的面庞,充满了时尚感。晶钻 LED 前大灯与宽阔的一体式贯穿式后尾灯设计相互呼应,在点亮时不仅能够提供出色的照明效果,还极具辨识度,仿佛一双明亮的眼睛,照亮前行的道路。车身侧面线条流畅自然,从前脸与车轮处延伸而出,勾勒出凌厉且具有行进感的双腰线,赋予了车辆一种蓄势待发的动感。17 寸熏黑轮辋全系标配迎宾踏板,既提升了车辆的整体质感,又展现出一种高级感。新车提供多种车色选择,包括瑞丽红、天空蓝、塔夫绸白、玫瑰黑等基础车色,并且对部分车色提供黑顶的双色版本,多达 7 种个性化车身,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于个性与审美的追求。充电接口巧妙地隐藏于上格栅中间饰板后,既保证了车身外观的整体性,又突显了其新能源车型的独特身份。舒适内饰,科技氛围走进车内,VE-1 的内饰设计同样令人眼前一亮。它秉承 “Advanced TEC” 设计理念,多处加入净蓝元素,如中控台蓝色饰板、门板蓝色缝线、蓝饰圈装饰的扬声器等,这些细节之处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了其纯电的身份,让驾驶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未来空间。多功能自发光式仪表和 DA 屏采用 EV 专用显示屏,并有蓝色发散式灯光装饰,科技感十足。仪表盘保留了指针式的速度表,两侧则采用液晶显示屏,可清晰显示纯电车型专属信息,如剩余电量、平均电耗、动能回收显示等,方便驾驶者随时掌握车辆状态。8 英寸大屏搭载有 Carlife 系统,支持 Android 和 iOS 双操作系统,通过 USB、蓝牙等形式与手机连接,可同步手机装载的导航、影音娱乐等软件,为驾驶者提供实时的道路交通状况、天气预报、充电站及餐厅搜寻等服务,极大地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与娱乐性。大屏的相关控制按键均位于屏幕左侧,操作便捷顺手。车内空间方面,VE-1 秉承本田独创的 MM 空间理念 (Man Maximum,Machine Minimum),即 “人乘坐的空间最大化,机械占用的空间更小化”。宽敞舒适的驾乘空间,让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的乘客,都能拥有较为充裕的头部和腿部空间。后排支持 4/6 比例一键放倒,后备厢常规状态下容积为 437L,且后备厢地板下方还设置有储物槽,方便放置三脚牌、补胎液等应急设备,充分满足了日常出行和载物的需求。全景天窗采光面积约为 0.56 平方米,前半部分可打开,为车内乘客带来舒心的自然采光亮度与全新视角的风景,让出行更加惬意。强劲动力,多元模式动力性能是衡量一款汽车优劣的重要指标,VE-1 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它搭载永磁同步电机及 53.6Kwh 三元锂电池包,最大功率达 120Kw/4000 - 11500rpm,最大扭矩达 280N・m/0 - 4000rpm 。这种高效的动力组合,使得车辆在起步时反应迅速,动力强劲,0 - 50Km/h 加速低于 4 秒,能够轻松带来推背感,让驾驶者尽享驾驶乐趣。为了满足不同驾驶场景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VE-1 提供了多种驾驶模式,包括 Sport Mode 运动模式、Normal Mode 舒适模式、Sport + B Mode 模式(运动 + 强能量回收模式)、Normal + B Mode 舒适 + 强能量回收模式。在 Sport Mode 运动模式下,车辆动力响应直接迅速,动力随叫随到,能够实现迸发的推背加速感,带来极致的驾驶体验;Normal Mode 舒适模式则更注重驾驶的平稳性与舒适性,适合日常城市道路驾驶;而在 B 模式下,车辆能量回收得更多,电耗及续航里程表现也更优秀,能够有效地增加车辆的续航能力,减少充电次数。底盘悬挂方面,VE-1 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悬挂系统,电池平铺在底盘下方,这种设计不仅保证了车辆的稳定性,还优化了车内空间布局。同时,车辆还配备了强大的振幅感应型减震器,通过改变阻尼获得操控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无论是在平坦的城市道路还是稍有颠簸的路面上行驶,都能为驾乘人员提供较为舒适的驾乘感受。多重安全,保驾护航安全始终是汽车设计与制造的重中之重,VE-1 在安全配置方面可谓诚意满满。它采用了提高刚性的 ACE 高级兼容性车身结构,对地板和纵梁进行了全新设计,整车 590Mpa 以上钢板使用率达 46%,同时扩大应用 1500Mpa 超高强度钢,大大提升了车身的碰撞强度。在面对碰撞时,能够有效吸收能量,减少车体变形,从而降低车内人员所受伤害。此外,VE-1 还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安全系统。VSA 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当车辆出现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时,通过对相应车轮施加制动力或降低发动机输出扭矩,使车辆保持稳定行驶;ESS 紧急刹车警示系统在车速在 60km/h 以上紧急刹车时,刹车灯与应急灯快速闪烁,及时提示后方车辆注意避让,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胎压监测系统可根据车轮转速变化来监测四轮胎压,当胎压不足时,通过警示灯提示报警,确保行车过程中的轮胎安全;豪华后视摄像显示系统拥有广角 / 标准 / 俯视三种模式倒车影像影像,清晰呈现车辆后方情况,配合智能辅助线,安全便捷地指引车辆倒入停车位;HAS 斜坡起动辅助系统在上坡路面起步时,通过重力感应自动判断路况,并启动刹车系统,当车辆动力牵引向前行驶时再自动解除刹车,有效抑制车辆后退,防止后溜;ABH 自动驻车系统在车辆短暂临时停车时,通过刹车踏板将车停驻后,无需开启手刹,再前进时只需踩下油门踏板即可解除制动力,为驾驶者带来更加便捷、轻松的驾驶体验;EPB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在出现未挂 P 档直接断电、未挂 P 档未断电驾驶员车门打开或安全带解除或车速低于 3km/h 等非常规操作时,自动回到 P 档,进一步保障了车辆的停放安全。在三电安全方面,VE-1 同样采取了多重措施。采用 622 成熟稳定电芯、航空级铝合金高强度电池壳体、碰撞自动断电保护等措施,当汽车发生碰撞等紧急事故时,可最大化保障系统稳定与安全。同时,搭载高精度智能温控系统,确保在极端天气下依旧可以实现高功率输出。并且,VE-1 三电系统在浸水、涉水测试强度上高于国家标准,还通过了 17 项严苛电池安全测试,为用户的出行安全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贴心服务,无忧用车除了出色的产品力,广汽本田还为 VE-1 用户提供了一系列贴心的售后服务。整车提供 3 年或 10 万公里保修,核心三电 8 年或 15 万公里超长保修服务,让用户无需担忧车辆后期的维修保养问题。为了让新车更为保值,广汽本田推出了 “e 路无忧” 服务套餐,新用户使用购车时赠送的 WOW STATION 积分即可免费兑换。该套餐包含一年两次基础保养、一年一次动力电池检查和全车检测以及一年三次的充电服务,用户可享受到比燃油车更加全面的整车检查,确保车辆时刻处于良好的状态。在充电便利上,广汽本田更是考虑周全。为新用户免费赠送 7kW 充电桩(壁挂式)及 30 米内免费安装服务,并随车赠送 5 米应急充电线,同时为所有充电桩产品购买累计赔偿额度达 1 千万的产品责任险。目前,广汽本田已完成 500 家以上特约店的充电及专用售后设备的导入,每家店均设置有直流快充桩及交流慢充桩,全国特约店充电桩总量在合资品牌中处于领先水平,极大地解决了用户的充电难题,让用户的纯电出行更加无忧。此外,广汽本田还打造了全新价值服务体系 ——WOW STATION。它以 APP 为载体,通过 CONNECT(共享互联)、SECURE(安心保障)、BENEFIT(增值获益)、FUN(倍至乐趣)四大价值优势,为用户提供独特的惊喜服务,创造人车互联全新体验。用户可通过日常驾驶、充电等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各种福利。还能通过手机 APP 掌握爱车状态,享受专属服务套餐,真正实现了人与车、人与人、人与特约店的紧密连接。广汽本田 VE-1 无论是在外观设计、内饰配置、动力性能,还是安全保障和售后服务方面,都展现出了强大的产品实力和品牌诚意。它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一款优质的纯电动 SUV 车型,更为纯电出行生活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选择。如果你正在考虑一款纯电动车,不妨将广汽本田 VE-1 纳入你的购车清单,亲身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爱车小萌主

05‑26

东风日产宣布,新款轩逸正式上市,售价11.39万起,值得入手吗? 东风日产宣布,新款轩逸正式上市,售价11.39万起,值得入手吗?老司机们,2026款日产轩逸来了!11.39万起的价格,配8扬声器Bose音响,这波操作是“真香”还是“劝退”?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款“国民神车”的底裤! 外观:经典还是“老咕噜棒子”?新款轩逸依旧挂着那张熟悉的V-Motion前脸,高配车型的LED大灯带流水转向灯,低配却连日行灯都砍了,这波操作属实让人上头——不过是气得上头。车身尺寸4652/1815/1450mm,轴距2712mm,后排空间号称能跷二郎腿,但实测得先瘦十斤才能实现。轮胎全系205窄胎配16寸轮毂,跑高速像穿布鞋踩滑板,隔壁比亚迪秦PLUS DM-i都标配17寸了。车漆还是哑光质感,远看挺高级,近看……嗯,日产这波“省料牌”打得挺溜。️ 内饰:沙发厂的名号还能撑多久?轩逸的座椅一直是“日产大沙发”的招牌,新款Multi-Layer人体工学座椅三层缓冲材质+侧翼3D支撑,坐上去确实顶呱呱。但中低配的机械仪表+8英寸小屏,对比国产车7.98万就给液晶双联屏的配置,日产这波属实被“打脸”。高配的12.3英寸中控屏搭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系统,远程控制、在线娱乐都有,但语音识别率低得让人想摔手机。全系标配后排出风口和USB接口,后排座椅加厚15mm,膝部空间680mm,家庭用户狂喜。最骚的是8扬声器Bose音响下放到入门版,音质吊打同价位合资车,但老司机们更想问:日产是不是把智能化的预算全砸音响上了?⚙️ 动力:1.6L自吸+CVT,佛系驾驶专属动力系统还是老配方:1.6L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99千瓦,扭矩159牛·米,配CVT变速箱。市区代步够用,但高速超车得提前半公里踩油门,发动机干吼的声浪比Bose音响还带感。油耗官方标5.57L/100km,实际市区跑6L左右,比卡罗拉双擎4L的油耗差一截,五年油钱能省出一台iPhone。日产赌的就是老一辈认“省油”招牌,但年轻人早拿计算器算总账了。 竞品对比:轩逸VS卡罗拉VS秦PLUS DM-i- 价格:轩逸11.39万起,卡罗拉双擎13万起,秦PLUS DM-i直接杀到7.98万,日产这波价格“跌冒烟了”也没优势。- 配置:轩逸的Bose音响和座椅舒适度赢麻了,但智能化被国产车按在地上摩擦。卡罗拉双擎油耗4L,秦PLUS DM-i标配L2辅助驾驶,轩逸的顶配才有ProPILOT。- 动力:1.6L自吸被秦PLUS DM-i得1.5T插混秒成渣,卡罗拉1.5L数据都比轩逸高2千瓦。 值不值得买?老司机说真话下手就对了:如果你就图个合资品牌+座椅舒服+养车便宜,轩逸依然是“水桶型”家轿,终端优惠后9万就能提燃油高配。劝退:想要动力、智能化或新能源的,直接看国产车。轩逸这波更新就像给黑白电视贴了个彩色膜——看着新鲜,芯子还是老的。老司机们,11万买台“怀旧车”,你觉得值不值?评论区唠唠!祝大家事事顺心,买车如买菜!

唯心

13天前

轩逸新款上市,配置微调,销量依旧坚挺 如果说汽车圈有哪一款车称得上“你看不惯我,却又总是打不过我”,东风日产轩逸定会独占鳌头。网络上屡屡掀起轩逸的大讨论,新旧同堂有没有割韭菜?年度改款是不是诚意不足?各路神仙在评论区里煞有介事地争论,但奇怪的是,轩逸的销量却从未为这些风波所影响。你可以对它嗤之以鼻,但中国燃油轿车榜单上,不妨自己瞧瞧,轩逸总在榜首徘徊——人家就是那么稳。最新消息,2026款轩逸已正式上市,共计五款配置,售价区间在11.39万至13.39万之间。如果你还记得十几年前日系车横扫中国市场的高身价,如今这个价位堪称“跳水”。不过,仍有许多人在问,既然燃油车已接近末期,这还不是地板价吗?看来,轩逸什么都能忍,被“价低”也忍得住。年度“改款”听上去好像很踏实,实则变化十分有限。外形内饰延续现有设计,说它耐看是褒奖,说它不算过时也是实话。有人期待惊艳一把,结果还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车身参数方面,长4652mm、宽1815mm、高1450mm,轴距2717mm,大空间,不愧为家用王者。空间这事儿,轩逸分分钟让同价位车型颜面扫地。说“微调”,不是说笑。新车主要在配置上稍作修正,比如车内采用多层人体工学座椅,三层缓冲材质+侧翼3D支撑,坐得妥妥地。再有,升级了8扬声器Bose音响,配合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系统,可实现远程控制——这些听起来像是“高科技”,其实只是软硬件补丁。你要是对新鲜玩意没什么执念,2025款照样给你想要的舒适和实用。优惠一出,起步价能到七八万,性价比也没让人失望。等于说,除非对配置极度敏感,否则上一款就足够用了。轩逸之所以常胜不衰,说到底不是因为推陈出新多么激动人心,而是在于把大部分中国家庭的刚需全部拿捏:空间够用,座椅舒服,油耗不高,保值率感人。你说它技术落后吗?你说它升级无聊吗?轩逸的答案就是销量数据和保有量。无论外界如何议论,只要消费者还在买,它就不需要大量花里胡哨的创新。此处应有一句尼采:“你凝视深渊时,销量也在凝视你”。当然,至于合资车是不是越来越显得油腻、是否不如国产车实在?这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国产车近年来技术突飞猛进,配置越来越卷,价格越来越实在,不再满足于“空间大、油耗低”的一贯思路。看着比亚迪、奇瑞、吉利一众新势力,轩逸仿佛被时代推到了“守旧”的位置。但守旧不是坏事,能让人安心就是本事。轩逸这次常规升级,既没有让人眼前一亮,也没有让人失望到想写投诉信。大概率还会继续霸占市场,不紧不慢,像个中年人一样沉稳扎实。这种“不求过于新鲜,只求稳定当家”的策略其实颇有安慰感——在人人都焦虑迭代过快、配置太花哨的今天,轩逸用“不变”稳住了大多数人的心。不过,不变并不是永恒。轩逸还能坐稳燃油轿车老大位置多久?合资品牌是否会被新能源的新贵逼下神坛?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日产当然心知肚明,市场变了,玩家也变了。除了刚上市的N7,还有即将登场的全新N6新能源。轩逸们终究要面对“油电切换”的洪流。结尾不妨留一道思考题:如果轩逸是时间的一把锤子,打磨中国人的用车习惯十几年,如今新能源车大军压境,这把锤子还能砸多久?每个人都在问轩逸还值不值那点钱,其实更应该问它还能用多久。至于答案,轩逸会用不变的销量告诉你。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慷慨又清淡的小瑰宝

13天前

合资车优惠力度大,轩逸跌破10万,奔驰C级15万开走 你知道吗? 就在上周,一个朋友兴冲冲地告诉我,他刚买了一辆奔驰EQS,不是二手车,是全新的! 原价88万多的豪车,现在只花了44万就开回家了。 降幅高达50%,这简直像做梦一样。 这不是个例,2025年8月的中国轿车市场,正上演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降价风暴。 奔驰EQS的44.05万降价,只是冰山一角,整个市场乱成一锅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疯狂降价? 原因很简单:新能源车太火了。 2025年,中国电动车渗透率已经超过60%,比亚迪、特斯拉这些品牌卖得飞起,消费者都抢着买经济实惠的电车。 传统燃油车呢? 没人要了。 库存堆得像山一样高,2025年上半年,汽车库存指数同比上升了25%,厂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奔驰、宝马这些合资大牌,转型慢半拍,只能靠降价清仓救命。 竞争太激烈了,新能源车一冲击,燃油车价格就崩了。2025年8月豪华品牌降价排行榜。 奔驰EQS降了44.05万,降幅50%,腰斩;奔驰A级也不甘示弱,降价12.56万,同样50%的折扣;捷豹XEL更狠,降了16.73万,降幅50%。 这些车以前是身份的象征,现在白菜价了。 奔驰C级降幅49%,新车价格跌破15万,比一些国产车还便宜。 宝马i3降了16.22万,降幅超45%;捷豹XEL另一个版本降20.01万,也超45%。 榜单前十名,豪华车霸屏,奔驰、捷豹轮流坐庄。合资家用车更惨,集体大跳水。 威朗降幅47%,新车便宜了近一半;逸动降了45%,思域降43%,日产轩逸降38%。 这些车以前卖得稳稳的,现在终端让利3万到5万,轩逸起售价降到冰点,比2024年便宜一大截。 榜单前60名,合资车占大头。 奥迪A3降幅37%,降价8.92万;日系的英仕派降6.4万,凌派降4.19万,降幅都35%。 连月销破万的卡罗拉都优惠4万,朗逸优惠4.4万,折扣34%。 B级车夸张,速派降价5.7万,君威降5.29万,雅阁优惠5.5万,新车起价才12万左右。 马自达EZ-6也降4万,硬着头皮抢市场。国产车相对好点,但也被卷进来了。 榜单61到100名,AIONS降幅29%,让利4万多;红旗H5降28%,优惠超4万;比亚迪海豚降26%,便宜2.8万。蔚来ET7降幅26%,降价12.8万,想靠低价扩大份额。 熊猫、红旗E-QM5这些性价比车,降幅不足25%,还算坚挺。 整体看,国产车降价幅度小,不像合资车那么惨烈。消费者捡了大便宜。 奔驰C级15万开回家,雅阁12万起步,轩逸不到10万就能入手。 4S店里人山人海,销售说一天能卖几十辆,性价比高到爆。行业内部一片哀嚎。 经销商压力山大,库存清不完,利润缩水严重。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2025年8月的数据显示,合资品牌单车利润下降超20%,奔驰、捷豹这些豪车品牌价值暴跌。 市场加速去库存,捷豹XEL的销量还是没起色,库存周转率降了30%。 整个轿车市场,合资车成了重灾区,价格战打得惨不忍睹。现在,市场乱成一团,豪华车变平价货,合资家用车贱卖清仓。消费者笑哈哈,车企哭唧唧,2025年8月的这场降价潮,还在持续发酵。

每日车说

13天前

轩逸6万起 油耗6L 销量31万 家用首选 家轿市场近杀疯了!曾经动辄15万落地的合资紧凑型车,如今价格雪崩。其中一位“老将”的表现尤其亮眼,它就是日产轩逸!新行情显示,轩逸经典款实际入手价已探至6.46万区间,堪称“价格屠夫”。轩逸能成为家用首选,核心优势非常突出。首先是超低用车成本。它搭载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CVT变速箱组合,堪称“黄金动力”。122匹马力应对日常通勤绰绰有余,平顺省心是大特点。更关键的是,其综合油耗仅6L左右,加满一箱油跑个六七百公里轻轻松松,钱包压力小很多。这套动力总成久经考验,可靠性口碑极佳,开个十年八年不大修,省心省力。其次,空间与舒适性是强项。4631mm的车长配合2700mm轴距,后排空间相当宽敞。身高1米75的乘客坐进去,腿部有两拳以上余量,满载也不局促。值得称道的是轩逸的座椅,“日产大沙发”名不虚传,填充厚实柔软,长途乘坐舒适度远超同级,甚至比不少新能源车更胜一筹。当然,作为一款主打家用的实惠之选,轩逸在驾驶乐趣和内饰科技感上有所取舍。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底盘调校偏向舒适,滤震不错但支撑性一般,高速行驶稳定性足够。内饰设计相对传统,塑料感稍强,中低配车型中控屏也较基础。但想想6万出头的合资身份,这些“妥协”完全可以理解,毕竟核心的省油、耐用、大空间、舒适座椅这些家用刚需,它都精准拿捏了。总结一下: 如果您预算有限(6-8万区间),追求极致的燃油经济性、可靠的质量保障、宽敞实用的空间以及舒适的乘坐体验,对花哨的科技配置和激烈驾驶没有执念,那么如今价格“跳水”的日产轩逸经典款,绝对是一个闭眼入的靠谱选择。它用实实在在的销量和口碑证明了自己在家用市场的王者地位,堪称普通家庭的“真香”之选!#汽车行业资讯#

座驾情报局

13天前

一台仰望U9的马力,相当于20多台轩逸,普通人能驾驭吗 崩盘式飙车?一台仰望U9的马力,相当于20多台轩逸,普通人能驾驭吗01我先摆个数据出来。仰望U9新款申报的信息我看了一晚上。四电机加起来,3020马力。说人话就是,顶22台轩逸。我坐过轩逸,动力够家用。没啥激情。仰望U9这数据,已经不是家用范畴了。好家伙。三千多匹,真不是一般人敢踩到底的。02先对比下。市场上绝大部分轿车,动力一般在100到200马力。说轩逸1.6排量135马力,算是普通水平。假如你把22辆轩逸排成一队同时启动,场面都没仰望U9一辆来的猛。还不止。仰望U9的功率是2220kW。查了下,目前市面上只要620kW,就碾压99%的车了。2220kW。等于把“王者荣耀”变成“赛博坦星球”了。我一个修车师傅朋友,看到这个参数,说“别逗了,这不是日常车,是赛道利器”。不是开玩笑。03新车申报意味着啥我以前做汽车媒体编辑,每次有车型申报,都知道一个关键信息。能进工信部申报,等于准备量产。仰望U9曾经承诺“可量产”,现在看,确实快了。168万起售。选碳纤维套件再加10万。想买不是难,主要是你得有胆子和车技。今年交付量都过百台了。纽北版在路上,估计马上能看到实车。如果你预算到位,买下来就是玩圈速的家伙了。04车身参数长约5米,宽2米,车高仅一点三米多点。轴距2900mm。整备质量2480kg。推重比895kW/吨,相当于单吨1217马力。打个比方。很多高性能车都吹自家推重比。小米SU7 Ultra才656匹一吨。差距直接三倍。市面上260kW/吨就能做到2.7秒零百。仰望U9?直接突破2秒大关。极速申报350km/h,但实测已经飙到391.94km/h。估计新款还会往400km/h以上冲。05为啥这么猛?我的观点是,仰望U9压根不打算服务于日常需求。全部核心技术和数据,都是为赛道和极限圈速而来。你真买了,平时城区开,不如轩逸省心。油耗不说,你一脚下去,可能就没信心再踩第二脚。有点像把F1赛车关进小区地下库。朋友有钱买赛道版超跑,结果只敢周末去专业赛道放开手脚。平时家里停着天天看,也是一种享受吧。06一句话总结仰望U9这车,是极端性能的象征。和22辆轩逸比,后者能每天跑。U9让圈速变成信仰。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三千马力。但有这么个梦想,谁心里不会蠢蠢欲动呢?我反倒觉得,豪车有了,车技得跟上。不然三千匹,光看不敢动,挺尴尬的。反正,真要买,建议多上一节赛道课。别当成普通电动车开。车,还是得用得顺手,别让数据把自己绑住。至于值不值,买之前多问问自己喜不喜欢玩极限。不是人人都能驾驭仰望U9。普通人,还是轩逸省心多了。

阿志爱车

13天前

变天了!8月燃油车销量榜:轩逸第1,星越第4,哈弗H6第46 合资品牌主导燃油车市场导读:虽然现在电动车越来越火,但燃油车市场并没有一下子就被冲垮,特别是在10万到25万这个大家最常买的价位段,还是挺有活力的。不过现在的情况是,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样拼命扩张市场了,而是开始在现有的市场里“抢饭吃”,所以各个品牌之间的销量差距也越来越小。根据懂车帝最新发布的2025年8月第三周燃油车终端销量数据来看,虽然国产车在新能源领域表现很猛,但在传统燃油车这块儿,还是合资品牌说了算。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稳居销量榜前两名,途观L也排在第五名,速腾、帕萨特、RAV4荣放、迈腾、锋兰达这些合资车型也都进了前十。国产车整体表现一般,只有两款车进入了前十,分别是吉利旗下的博越L和星越L,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而之前比较火的逸动和艾瑞泽8这次连前十五都没进,以前卖得很好的哈弗H6更是差点没进前五十。轿车销量排名从具体的销量来看,日产轩逸又拿下了第一名,卖了0.58万辆,继续保持领先。紧跟着的是大众朗逸,销量是0.52万辆。吉利的双雄——博越L和星越L表现都不错,销量都突破了0.4万辆,挺抢眼的。在SUV方面,大众途观L卖了0.38万辆,排在第五;丰田RAV4荣放和本田CR-V也分别卖了0.35万和0.32万辆,都是比较经典的SUV,一直稳居前十,说明大家还是挺认可这些成熟车型的。B级车方面,大众帕萨特卖了0.37万辆,迈腾卖了0.33万辆,凯美瑞也有0.32万辆,整体销量都很稳定。另外,奇瑞的瑞虎8和江淮的艾瑞泽8也都卖了0.27万辆,表现都不错,排名都进了前二十。豪华轿车更受青睐另外,BBA(宝马、奔驰、奥迪)依然是消费者最青睐的豪华品牌。其中,宝马3系卖了0.26万辆,排在第23位;奥迪A6L和奔驰C级分别以0.23万和0.22万辆的成绩进入榜单前30名。不过,像奔驰GLC和奥迪Q5L这样的SUV车型销量就稍微弱了一些,分别只有0.21万和0.18万辆,这说明在中高端市场,豪华轿车还是更受消费者欢迎。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一直卖得很好的哈弗H6这周只卖了0.14万辆,排在第46位;五菱宏光和五菱之光也出现了明显下滑,分别卖出0.15万和0.16万辆。而丰田卡罗拉更是直接掉出了前50名,这反映出中低端燃油车市场正在缩小,消费者的升级趋势越来越明显。

科技新动向

13天前

2026款轩逸7.58万起!是“真香”还是“套路”?深度揭秘“卷”价玄机 家人们,今天咱们车圈的头条,绝对是东风日产这波操作!2026款轩逸,这名字一出,就自带几分“国民车”的底气。可当价格公布——7.58万起!——我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就是“卷出新高度”。如今这汽车市场,还有什么不敢“卷”的?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2026款轩逸,究竟是“真香”还是“套路”?它凭什么能在11.39万到13.39万的指导价区间里,直接祭出“7.58万起”这个王炸?这背后,又藏着多少“门道”?价格的“破冰者”,抑或是成本的“精打细算”?先别急着为这“7.58万”欢呼雀跃。咱们得先弄明白,这“终端优惠价”究竟是怎么来的。这就像是古代战场上,将军一声令下,士卒们前赴后继,但背后是精心谋划的战术。这4万块的差价,绝非偶然。省心版11.39万,优惠到7.58万,这一下就“蒸发”了近4万。我的天,这优惠力度,堪比“白送”的节奏!再看真心版12.39万,悦享版12.00万,黑金版13.11万,智驾版13.39万。这定价策略,颇有“四两拨千斤”的意味。显然,“省心版”的定位,更像是打开市场的“钥匙”,为后续车型铺路。但咱们得问,这4万块的“利润空间”,究竟是怎么挤出来的?是厂家慷慨“撒钱”,还是4S店的“营销锦囊”?要知道,汽车定价本就如同“庖丁解牛”,价格水分可大着呢。如今这“跳楼价”,背后定然是深思熟虑的商业考量。再者,这“省心版”到底“省”了什么?原文提到,备胎被换成了补胎工具包。这可是“画龙点睛”之笔,也可能是“画蛇添足”之举。备胎这玩意儿,平时藏匿无踪,关键时刻却能“力挽狂澜”。如今换成工具包,是为减轻车身重量,还是为了压缩制造成本?这感觉,好比是给食客一碗精心烹制的佳肴,本该有的几味珍馐,却被换成了“点缀”的配料。虽然账面上价格低了,但体验上的缺失,恐怕难以弥补。尤其是在漫漫长路,或是荒凉之地,一个安稳的备胎,带来的不仅仅是安心,更是对未知旅途的尊重。这份“省心”,是否也“省”去了几分“安心”?熟悉的外观,内里的“乾坤”?再来看看这“其他方面改动不大”的说法。轩逸,作为东风日产的“当家花旦”,素有“移动沙发”之称,其舒适性早已深入人心。但与此同时,关于其动力和配置的“保守”,也一直是车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2026款轩逸,在外观上依旧沿袭了家族式的设计语言。那标志性的“大嘴”格栅,如同一张含笑的嘴,传递着温和与亲切。车身线条流畅,没有过多张扬的棱角,更像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君子,给人一种亲切的熟悉感。16英寸的轮毂,也如同低调的配饰,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整体的沉稳。步入车内,那熟悉的三辐式方向盘,触感温润,仿佛是老友的双手,传递着可靠的质感。悬浮式的中控屏,虽然不是最新潮的设计,但足够清晰地承载着信息。机械挡杆的回归,更像是一种怀旧的仪式感,让人回想起那些纯粹的驾驶时光。至于配置,胎压监测、主驾车窗一键升降、主驾座椅6向手动调节、手动空调、后排出风口、4个扬声器……这些配置,正如《诗经》中所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它们不张扬,却默默地服务于日常,提供稳定可靠的体验。然而,在这个“智能化”浪潮席卷的时代,这样的配置,或许会让人联想到“温故而知新”,但也可能带来一丝“岁月静好,但稍显平淡”的感受。就像是品味一杯陈年的普洱,甘醇依旧,却少了些许初见的惊艳。动力方面,那台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99千瓦的功率,159牛・米的扭矩。这参数,如同《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勇猛有余,但更多的是一种稳扎稳打的风格。CVT变速箱,平顺是其最大的优点,但那份驾驶的激情,恐怕需要车主自行“脑补”。7.58万,这笔账,是否划算?现在,我们回到了最核心的问题:7.58万的起售价,这轩逸,它究竟值不值?对于那些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或是家庭添丁,预算有限但又需要一辆靠谱代步车的消费者来说,这7.58万的轩逸,无疑是抛出的一块“诱饵”。它就像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初会林黛玉,带着一份天然的吸引力。你想想,11万多的车,现在能以7万多的价格入手,这省下的钱,足够添置不少生活必需品了。日产的品牌积淀,轩逸的保值口碑,以及那“移动沙发”般的舒适驾乘,都是实实在在的吸引力。它就像一位忠诚的管家,默默承担起日常的职责——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采购生活所需,它都能游刃有余,而且不会让你为油费和保养而过度担忧。然而,我们必须牢记,“终端优惠价”这四个字,往往蕴含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味。这7.58万,它只是一个“门槛”,一个让你走进4S店的“引子”。最终的落地价,以及你所获得的具体配置和体验,才是决定这笔买卖是否划算的“关键先生”。这如同《水浒传》中的“招安”,看似给了机会,但背后是否藏着“坑”,还需仔细甄别。4S店的销售,他们是“识途老马”,你以为你占了便宜,他们或许正盘算着下一笔“生意”。而且,“改动不大”也意味着,如果你之前对轩逸的某些方面有所保留,比如动力输出的“佛系”,或者配置上的“朴素”,那么2026款可能依然无法完全满足你的期待。你花费7.58万,或许只是为了一位“老友”换了件稍微体面的“新衣”,而不是迎来一位全新的“伙伴”。这就像是,你用同样的预算,可以选择一碗地道的家常面,也可以选择一碗看似豪华但内里普通的“网红面”。7.58万的轩逸,它或许是那碗让你填饱肚子的“家常面”,但如果你追求的是那份“惊艳”和“满足”,或许需要重新审视。用车社的点拨:擦亮双眼,理性消费!所以,东风日产这次的2026款轩逸,与其说是一次“革新”,不如说是一次精明的“价格策略”。它用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终端优惠价”,精准地狙击了市场中那部分对价格最为敏感的消费者。这在竞争白热化的汽车市场,无疑是一招“妙棋”。但作为消费者,我们绝不能被这些数字“迷惑双眼”。7.58万,它只是一个“开始”,一个让你产生兴趣的“钩子”。最终的成交价,以及你所获得的实际价值,才是衡量这笔交易的真正标尺。这就像是,你看到一本古籍,上面记载着“黄金万两”,但真正拿到手的,可能只是一两碎金。因此,如果你对轩逸心有所属,我强烈建议你:多方“探寻”: 不要局限于一家4S店,多走几家,货比三家,才能摸清“底细”。细致“审阅”: 仔细核对7.58万所对应的具体配置,是否符合你的用车需求。亲身体“验”: 别只看参数表,真正坐进驾驶舱,发动引擎,去感受它的“脾气”。保持“清醒”: 不要因为价格的“低廉”而冲动消费,想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这2026款轩逸,究竟是“真香”还是“套路”,这答案,最终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毕竟,车,是承载我们生活前行的伙伴,它的价值,在于它能否真正满足你的需求,陪伴你走过每一个平凡又珍贵的日子。各位车友,你们觉得这7.58万的轩逸,是“物超所值”还是“暗藏玄机”?有没有哪位已经“捷足先登”的朋友,愿意分享一下你的“实操经验”?评论区,咱们继续聊!

宁老板聊车PAKE

13天前

“国民家轿”换新了,新增8个BOSE扬声器,还带L2级驾驶辅助 ### 事件梗概2026年,日产轩逸推出新款车型,新增8个BOSE扬声器和L2级驾驶辅助系统。作为国内市场的“国民家轿”,轩逸凭借耐用、省油的特点,去年销量超过30万台。新款车型在内饰车机上采用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系统,支持远程控制、在线影音娱乐和车载智能服务。座椅采用Multi-Layer人体工学设计,舒适性高。空间表现上,长宽高分别为4652/1815/1450mm,轴距2717mm,优于同级对手大众朗逸。动力方面,搭载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CVT变速箱,百公里加速超过10秒,动力表现一般。尽管新能源车型普及,轩逸仍以可靠、亲民的价格保持高销量。### 原创文章2026年,日产轩逸的新款车型终于来了,这次可不是小打小闹,直接上了8个BOSE扬声器和L2级驾驶辅助系统。作为国内市场的“国民家轿”,轩逸的销量一直稳居前列,去年更是卖出了超过30万台。这次的新款车型,到底有哪些亮点呢?首先,内饰车机系统升级了。日产这次给轩逸装上了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系统,支持远程控制、在线影音娱乐和车载智能服务。虽然比不上那些新能源车的智能系统,但在燃油车里,这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毕竟,现在谁还愿意开一辆车机卡顿、功能单一的车呢?座椅方面,轩逸一直有“大沙发”的美誉。新款车型采用了Multi-Layer人体工学座椅,侧翼选用3D支撑,三层缓冲材质,坐进去包裹性很强,舒适性非常高。长途驾驶也不会觉得累,这点确实值得点赞。音响系统是这次升级的一大亮点。8个BOSE扬声器,这在十万级的合资轿车上可是头一回。以前要想享受BOSE音响,基本都得花上二十万,这次轩逸直接给你安排上了,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空间表现上,轩逸也毫不逊色。长宽高分别为4652/1815/1450mm,轴距2717mm,无论是宽度还是轴距,都展现出了越级水准。对比同级对手大众朗逸,轩逸的空间优势明显,尤其是后排乘客的体验感,非常加分。动力方面,轩逸搭载的是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CVT变速箱。这套动力系统确实很省油,但动力表现就一般了。百公里加速超过10秒,超车时也没什么底气。如果你追求的是驾驶激情,那轩逸可能不太适合你。总的来说,2026款日产轩逸在舒适性、智能化和空间表现上都有所提升,虽然动力表现一般,但作为一款家用轿车,它依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新能源车型普及的今天,轩逸依然能保持高销量,靠的就是可靠、省油和亲民的价格。如果你正在考虑买一辆家用轿车,轩逸值得一试。轩逸,依然是那个让人放心的“国民家轿”。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丶钻心的痛客CY

13天前

2026款轩逸上市,微调升级却继续称霸燃油轿车销量榜 又是一年新轩逸上市时刻,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得,这种“轩逸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的既视感,仿佛地铁换乘,永远在那,偶尔换个发型基本看不出来,大伙日常刷车资讯,这次的信息流一出来,立刻大家都炸锅了,11.39万起的价格,配置只能说“微微一调”,原地踏步,还是房间里那个熟悉的轩逸。这么多年了,轩逸到底凭啥能稳坐燃油轿车销量榜的头把交椅?如果你没关注,网络上对它的争议可是都快起飞了,经典段子“同堂销售,割韭菜”,一茬接一茬,但销量根本不受影响,一路高走,数字是最不会说谎的朋友。到底是“真香定律”,还是国内消费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问题,值了,咱今天就细扒扒。咱先说个新鲜的,2026款轩逸正式上市,官方口径很标准,来了5个配置档次,价格带在11.39万-13.39万元之间,注意啊,这个价格放在燃油车市场大环境里,已经不再高高在上了,比头些年日系车唱主角的场面低不少,互联网段子手早都开始吐槽,燃油车“末日将至”,还不是地板价?老实说,这话有点一针见血,也带点无奈:新能源车顶在前头、国产品牌打折促销、轩逸还坚守住了自己小小的价格高地,真有点守城将军的味道。外观和内饰看着似曾相识,要不是你凑近了看参数,几乎分不清新旧,如果用娱乐圈比喻,就是那种“容颜不老”的男演员,混迹电视剧二十年,还是那副面孔。尺寸没敢动——长4652mm,宽1815mm,高1450mm,轴距依旧是2717mm,这些数字在紧凑级里不可小觑,空间优势还是轩逸很能打的一项业务,你说上班族也好、三口之家也罢,这空间往那一摆,随便拉点行李,都不会觉得拥挤,实惠二字,写在里里外外。配置信息呢?别指望啥大刀阔斧的创新升级,更多还是“微调”——业内流行说法,属于升级又不太升级的玩法。座椅用了Multi-Layer人体工学,标准三层缓冲材质,坐起来弹弹的,侧翼有3D支撑,怎么说,长途高速时不至于腰酸背痛,不是虎头虎脑的新东西,但也是钱下去的地方,这就很轩逸。再来看音响,直接升级到8扬声器的Bose,当然,Bose在很多合资车里已经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高端象征。但你真进了车里,很多人第一反应——声音?还可以,但没太大惊喜。音乐党们,可能还是更关心怎么把Apple CarPlay接上。新轩逸最说得出口的升级,还属科技系统,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说的直白点,远程控制功能,锁车开车门、钥匙没在手边都能远程操作。这个配置,后起的新款国产车早就卷到天花板,但合资品牌嘛,步子向来慢一点。不少网友打趣,这叫“赶鸭子上架”。说这次更新不大,还真不是网友在吐槽,诚意有限,也被业内大V们集体复读过,大家对“微升级”已经习惯了。官方主推是这几处,配置参数不看都差点忘了自己在哪年。要不是轩逸品牌底子硬,估计早就被市场“无感”了。这就引出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买这辆新轩逸的人,他们到底在乎什么?是不是“配置党”宁愿捡前款车型?其实这逻辑很现实,现在去4S店探底价,2025款轩逸直接优惠下来,七八万就能搞定入门版,大批消费者眼里,“只要颜值没塌,参数没缩水,便宜才是硬道理”。这“油腻而诚实”的消费观,不就是咱打工人最实在的考量吗?但别忘了,轩逸能一直红火,不全靠价格和配置,品牌溢价也是现实。大家吐槽日系靠“省油耐用”,骂归骂,真到要选车的时候,“维修省心、油耗不高、二手残值还顶着”这三个理由,谁又能真的无视?人们买轩逸,像买矿泉水,管他包装咋变,安全牌不能丢。说白了,早几年国内合资车地位无敌,谁敢跟轩逸叫板?近两年风向变化很大,国产车领先配置,价格低到地板,卷出来新能源版型和各种黑科技,合资车再不发力,迟早会“边缘化”。轩逸这回只是常规更新,没啥惊艳动作、没啥气势发飙。但日产品牌战略里,重点慢慢转向新能源布局,比如N7已经上市,接下来就靠N6主推新能源了,油车不过是用来守阵地的“老将”,真正要看未来,得瞅着混动和纯电系列。回头看,有不少网友留言说,轩逸你别再端着了,国产品牌都卷疯了,不“跳楼价”恐怕很快火不起来。日产品牌回击得很坦然,轩逸年年销量那么多,“还是你们买得最多”。你要说日系车在中国不敢降价,确实有点“自信宽容”,但消费者用脚投票,经济实用是硬道理。要说“割韭菜”,其实各家合资车厂都在玩,轩逸同堂销售、周期拉长,目的很直接,就是守住市场份额。新旧车型打配合,优惠一出,预算有限的消费者照样下单。这种操作,有点像超市打折,旧款多送点优惠,新款控库存,利润点能拆开算。你说国产车来卷,卷到最后,是不是买配置还是看品牌心里重?咱还真不敢说得太死。值得一提的是,市场上的合资品牌普遍开始放下“架子”,价格逐年递减,配置也在找补,轩逸扛住这么多轮变化,靠的不仅是“品牌情结”,还有那些多年积累下来的口碑。大家都说“新车不好卖,旧车难守”,轩逸偏偏跳出了这个怪圈。要是细品,能不能说轩逸是中国轿车市场的“常青藤”呢?同样,更激进的国产品牌们还在持续发力,新能源车风头正盛,不僵硬的更新反而更见成色。你说轩逸再怎么保守,也不敢完全躺平。未来是拼新能源、拼智能化、拼后服务和体验。油车守成、新能源突围,这棋局展开,轩逸该怎么走,还得看日产后续的战略落子。大家都明白,合资车和国产车早不是“谁碾压谁”的关系了,消费升级、需求多样化,价格与服务不时在抠细节上较劲。轩逸这波更新,你要是真冲着配置,买新不如买旧;真要就是喜欢那份品牌底气、口碑传承,选新也没错。总归来讲,如今买车就像选对对象,一半靠感觉,一半靠实际,轩逸能持续热卖,背后靠的是多年来市场磨出来的信任分数;配置微调不过是个新口号,真金白银才是人们最终拍板的小算盘。至于你是不是认同轩逸的玩法,见仁见智。说到这儿,轩逸新款上市,你怎么选,还是那句老话: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多半也不会纠结太久。合资与国产、油车与新能源、过去与未来,答案都是路上才逐渐清晰。话说回来,你是不是觉得轩逸这番“常规出招”够稳妥?还是忍不住心动等新款国产新能源呢?留言聊聊,咱一起拆解买车那点事儿。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木末芙蓉花发

13天前

数据加载中……

网址:床车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68832

相关内容

预算三万改装床车第一天#床车生活 #自驾旅行 #旅居生活 #床车 #自驾游
家用车改“床车” 自驾畅享户外生活
斜床身数控车床费用、无锡沈工精机数控机床、斜床身数控车床
商务车改装成床车,传祺E8前排改装成床车 商务车改装成床车
三厢车如何改“床车”
小轿车怎么改床
副驾变床,无损改装,床车设计新方式,轿车打造露营车又一案例,DIY旅行车
自驾游省钱攻略!三个旅行误区烧钱遭罪 #自驾游 #穷游 #自驾旅行 #房车 #房车旅行 #床车 #床车生活
尾置车门,后置厨卫;升降床+大沙发,一车四床,这房车配置真全
车床革新改造实例.doc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