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纷呈!一起来逛那达慕大会非遗及文创产品展
文化遗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积淀下来、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文化遗产#
8月28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第九届那达慕大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创产品展示展览在郭勒木德镇阿拉尔草原拉开帷幕,为群众和游客打造了一场沉浸式民族文化盛宴,让海西的文化底蕴与民族风情在草原之上熠熠生辉。
展览现场,海西州68家非遗工坊、文创企业齐聚,70个展位如同打开的“民族文化盲盒”,涵盖蒙古族传统手工技艺、藏族精美服饰、德都蒙古特色木雕、蒙古族细腻刺绣等多个领域,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高原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生活智慧,直观展现出海西深厚的文化积淀。
“这些奶制品的原料,都是自家养殖的黄牛、马产的奶,制作工艺从老辈传下来,用最原始的手艺制作,既保住了食物的本味,也留住了原始制作技艺。”在阿吉奈民族商行的展位前,马奶酒醇厚飘香、奶皮色泽诱人,图德、曲拉等特色民族美食整齐陈列,独特的风味与“非遗”加持的身份,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选购。“我带来的干奶皮、马奶酒和酸奶最受欢迎,能得到大家的喜欢,我特别开心。”非遗传承人乌友恒的话语里,满是对非遗文化被认可的自豪与骄傲。
如果说民族美食勾动了味蕾,那非遗手工艺品则惊艳了视觉。在傲根塔拉手工工艺工作室的展位上,皮雕蝎子、蛇等形态逼真,仿佛下一秒就要“活”过来;木雕鹰活灵活现,细节处尽显匠心。该据工作室非遗传承人介绍,皮雕作品以鞣草为载体,通过刻、敲、染等传统工艺,将复古纹样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既有老手艺的温度,又有新审美的活力;木雕则严格遵循传统雕刻技法,选用天然木材,打造出摆件、挂件、实用器具等各类产品,让“木作之美”走进日常生活。“现在通过非遗传承,我的手工制品特别受欢迎,不仅手艺传下去了,还能靠这个增加收入,这是最让我满足的事。”摊主的话,道出了非遗活态传承的现实意义。
一系列将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深度融合的文创产品,成为展览活动的“新宠”。印有本地特色纹样的冰箱贴、融入藏族服饰色彩的书签、印刻德都蒙古木雕图案的挂件、绘有高原生灵与字样的帆布袋……这些文创产品既保留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又贴合现代生活的使用场景,兼具纪念意义与实用价值,深受群众尤其是年轻游客的喜爱,不仅为非遗文化找到了新的“传播载体”,更让古老的非遗文化以更轻盈、更贴近群众生活的方式“走进寻常百姓家”。
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创产品展示展览,既是非遗传承人与文创企业的“展示舞台”——让优质的民族文化产品走出工坊、走向大众,也是市民与游客的“文化体验窗口”——得以近距离触摸非遗、感受文创魅力。更重要的是,展示展览为格尔木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既推动了文化旅游消费,激发了文化旅游市场活力,也让格尔木昆仑文化品牌的内涵更加丰富、影响力持续提升,为传承民族文化、共促团结发展写下了生动的篇章。
记者|冯 伟 朱玲玲 图片|冯 伟
原标题:《亮点纷呈!一起来逛那达慕大会非遗及文创产品展》
阅读原文
网址:亮点纷呈!一起来逛那达慕大会非遗及文创产品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0921
相关内容
好玩、好吃、好逛 “七夕”元素点亮非遗生活季代表委员谈非遗传承、话创新发展:让古董“活起来” 非遗“火起来”
春节消费开门稳 品质消费亮点纷呈
亮点纷呈,2025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9月亮相首钢园
文创年轻态 非遗成潮流 2025成都礼品展燃爆蓉城
16个场馆联通世界 特色展区亮点纷呈
温大美院师生共谱非遗当代表达 | “2025文创雅集展览”访谈纪实
文法学院研究生举办“‘漆’彩纷呈 不见不‘扇’”非遗文化主题活动
手作集市、创意大赛、非遗体验……2021新场古镇文化体验季来了,活动多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亮相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