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时评】让绿色低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25-09-02 22:08

倡导绿色文化生活,旨在创造一种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文化生活#

“从政策引领到社会协同,从企业转型到个人践行,每一份力量都在为守护蓝天添砖加瓦。”

“低碳”,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低碳是高品质生活的时代潮流。节能减排、绿色出行……这种新风尚在逐渐改变和提升着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 

让“蓝天白云”常态化,让“好天气不打烊”,需要我们大刀阔斧开展自我革命,从交通出行、休闲娱乐、工作生产等各方面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家园。 

开封西护城河碧波荡漾、绿意盎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展现出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生态画卷。全媒体记者 石斐8月22日摄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石斐 摄

从“小事小节”守护“蓝天白云”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 

近年来,我市始终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市民“抬头见蓝、呼吸清新”的幸福感不断增强。对于我们这座城市而言,倡导和践行低碳生活,是建设美丽家园、守护蓝天的必由之路。 

低碳生活并非遥不可及的“高大上”理念,而是藏在柴米油盐的“小事小节”中,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的微小行动,都是守护蓝天的重要一笔。因此,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微行动”汇聚“大能量”。 

在出行选择上,每一次“绿色抉择”都在为蓝天“减负”。数据显示,如果一辆燃油小汽车一年行驶1.5万公里,需要消耗1吨左右燃油,排放3吨左右的二氧化碳,而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每年可减少大量的碳排放。 

春节期间,我们要让“不放烟花爆竹、过绿色新年”成为主流。就连“随手关灯”“空调调至 26℃”这样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汇聚成守护蓝天的“大能量”。 

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在大自然缤纷的色彩中,绿色是最原始的底色,也是最珍贵的亮色。近年来,我市通过改造公共绿地、边角地、零碎绿地等,建设了一处处口袋公园;实施“拆墙透绿”,推进绿地开放共享。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形成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不乱穿绿化带,不乱折树枝花草,不向花坛内、行道树根部随便乱泼乱倒生活污水、剩饭剩菜等有害于植物生长的废弃物,保持公园绿地的干净整洁。 

8月24日,一场雨后,我市告别闷热,迎来凉爽,不少市民到户外散步休闲、享受清凉。 全媒体记者 袁洋 摄

资料图。全媒体记者 袁洋 摄

以“主人翁”的姿态绘就生态宜居新图景 

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既是一场关乎生态安全的硬仗,也是一场改变生活方式的契机,其中没有局外人。从政策引领到社会协同,从企业转型到个人践行,每一份力量都在为守护蓝天添砖加瓦。 

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让节约成为日常习惯,让节能成为生活态度,每一个人都应成为绿色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倡导者和传播者。我们要树牢生态文明理念,以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向身边的人广泛宣传低碳生活的意义和相关知识,让绿色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成为共同自觉。 

学校和家庭作为低碳教育的“主阵地”之一,要将低碳知识纳入相关课程,通过“垃圾分类实践课”等有创意的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家庭也可以自发形成“低碳生活公约”,让低碳生活从口号变成日常习惯。 

生态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丝毫不能懈怠。从绿色低碳出行到落实生活垃圾分类,从厉行“光盘行动”到节水节纸节电节能,从义务植树到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低碳生活就在身边,期待每位市民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次绿色出行做起,用点滴行动汇聚成守护蓝天的磅礴力量,共同绘就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态宜居新图景,让“蓝天常在、空气常新”成为最鲜明的生态底色。

网址:【大梁时评】让绿色低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1779

相关内容

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习惯
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一种习惯
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绿色家庭创建!让低碳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光明时评】绿色低碳成为简约生活关键词
让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行动自觉
兴化市昭阳街道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一种习惯
绿色梦想,环保礼盒:让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
低碳国庆,让低碳成为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成为一种新时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