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小伙与藏族姑娘的“美食情缘”:被岳父母疼爱的外乡女婿,研发上百种藏菜惊艳世界
在社区里发现隐藏菜谱,解锁新的美食世界。 #生活乐趣# #美食烹饪乐趣# #美食社区#
走进沈建兵家中,厨房里不时传来油热时的“滋滋”声,他正穿梭在灶台与案板之间。谁能想到,这位来自江苏扬州的汉子,不仅有着高超的厨艺,也在家庭生活中传递着温暖与爱。
他的家庭因爱而团结,因奉献而美丽,被推选为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他用柔和的江南口音,缓缓讲述着自己与西藏的不解之缘:“我早已深深爱上这片土地,它给了我爱与荣誉,我要为它出份力。”
01
江南烟雨润雪域
1997年,在上海做厨师的沈建兵,得知江苏援藏干部正寻觅淮扬菜厨师。对方承诺三年一轮换、薪资优厚,沈建兵便欣然奔赴雪域高原。没承想,这片土地的阳光、景色与淳朴民风,让他深深着迷。三年期满后,他决定留在拉萨工作。
在这里,沈建兵邂逅了一生挚爱——藏族姑娘次仁仓决。他们同在湖北大厦工作,逐渐熟络。沈建兵对与次仁仓决的第一次约会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两人各自带着朋友相约在咖啡馆小聚。刚见面时大家有些拘谨。当话题转向美食时,两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沈建兵绘声绘色地讲起家乡的淮扬菜,次仁仓决则热情地介绍藏族的传统佳肴,气氛逐渐融洽。分别时,夕阳的余辉洒在次仁仓决的脸颊上,她的笑容格外灿烂。沈建兵看着她,心跳得飞快,那是心动的感觉。
这段感情刚开始时,沈建兵的内心有些忐忑。次仁仓决是出身公务员家庭的独生女;自己却是漂泊异乡、家境普通的厨师。他不禁忧虑对方家庭是否会接纳他这个外乡人。
但当他第一次走进次仁仓决家中,准岳父母的豁达与包容瞬间打消了他的顾虑。准岳父郑重地握住他的手,眼中满是慈爱:“婚姻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我们只盼你们把日子过成蜜。”这句话让沈建兵眼眶泛红,“家”的种子也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结婚后,沈建兵和妻子与岳父母同住,一家人相亲相爱。岳母照顾女婿的口味,只要沈建兵在家,总会问:“要不要给你熬稀饭?”因为稀饭是他的日常最爱。每当他出差归来,岳父总是准时守在门口帮他拎行李,第一句便是:“孩子,你回来了,辛苦了。”
几年后,两个儿子相继出生。因沈建兵工作繁忙,育儿的重任便落在妻子与岳父母肩上。“我特别感激爸爸妈妈帮忙照顾孩子,更感谢妻子的理解、包容与支持。”一次意外,让他心底的愧疚瞬间放大。
那天,岳母去幼儿园接小外孙放学,孩子兴奋地一路小跑,老人担心孩子摔跤,便小跑着跟在后面。临近台阶时,老人一脚踏空,重重摔倒在地,胯骨骨折了。这一摔,不仅让老人在医院住了很久,还落下了病根。如今,老人走路都需拄拐杖。
沈建兵深感愧疚,老人却总是安慰他:“你在外忙活,我们替你守好家。”只要一有时间,沈建兵便立刻赶回家,急切地接过家务活儿,陪伴在家人旁。他常半开玩笑地说:“只要我在家,你们只管吃饭,别的事都不用操心。”这话虽是玩笑,但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挥动的炒勺,谁都能察觉到,他在用热气腾腾的饭菜,弥补那些错过的时光。
这时,次仁仓决常给丈夫打下手。他掌勺,她在一旁递调料、切配菜……她也会教沈建兵一些藏菜的做法,沈建兵则分享淮扬菜的烹饪技巧,二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在次仁仓决眼里,沈建兵有责任感、有担当。她脾气不太好,沈建兵总包容着她。看着在厨房里哼着苏南小调的丈夫,次仁仓决微笑着说:“我们约好了,要用心守护这个家的温暖。”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次仁仓决主动承担起更多家务,让沈建兵安心追求事业。她默默支持着丈夫的梦想。
03
汉藏风味共烹香
在西藏成家立业后,这片雪域高原成了沈建兵甘愿为之奋斗的第二故乡。身为厨师,他始终怀揣一个心愿:让更多人领略西藏独特美食——藏面浸润在浓郁的牦牛肉汤中,劲道十足;青稞酒醇厚迷人,是款待贵客的佳酿……这些美食独具魅力,却鲜为人知,值得被更多人知晓。
2004年,西藏自治区旅游局计划选派厨师参加第五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这是时隔20年,自治区再次组队角逐全国赛事。当得知自己入选时,沈建兵既激动又倍感荣幸。
然而,比赛过程并不顺利。评委对藏菜了解甚少,一系列质疑令沈建兵倍感尴尬。“你们西藏除了牦牛肉,还有鱼?”“这食材,真的是西藏的吗?”这些疑问让他意识到,原来雪山之外的世界仍把西藏锁在半个世纪前的旧相框里。
最终,沈建兵所在团队获得全国银奖,但评委的评价让他心情复杂。评委说:“我们对藏菜几乎一无所知,不知如何评判。分数给低了,显得专业不足;给高了,从美观角度看又不够理想,只能折中打分。”
带着遗憾返程,沈建兵一路上都在思考藏菜的推广之道。当飞机穿越云层时,舷窗外连绵的雪山让他豁然开朗:藏菜的传播不能止步于味觉体验,必须以西藏的文化为钥匙,打开外界认知之门。
作为江苏人,沈建兵在藏菜文化和原材料的认知上存在局限。这时,家人成了他的重要助力。凭借厨师的专业素养,他尝试将西餐技法融入其中,为传统藏菜注入新活力。
2006年,西藏自治区烹饪餐饮饭店业协会成立,沈建兵众望所归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他勇于创新,以传统藏菜技法为根脉,将雪域高原特有的食材化作创作灵感,开发出一系列令人惊艳的特色佳肴。其中,一道名为“8848”的手抓牦牛蹄堪称经典。
这道菜品的灵感源自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巍峨高度。无数怀揣登山梦想的勇士,都会选择租用牦牛作为可靠伙伴,驮载着沉重装备,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珠峰之巅进发。
沈建兵巧妙地将这段动人场景融入烹饪艺术,精选优质牦牛蹄,经过多道复杂工序的精心烹制,成品外皮焦香酥脆,轻轻一咬便发出悦耳的脆响;内里则软糯入味,饱含着高原食材特有的醇厚滋味,恰似登山者们坚韧不拔的勇气与挑战极限的精神,令人回味无穷。
藏式传统小吃“推”(奶渣糕)由糌粑、酥油等调和制成,是沈建兵岳父的心头好,每天早上都会吃一块。考虑到其高油高糖的健康隐患,沈建兵开始着手改良。
他选用青稞与鸡爪谷调配糌粑,辅以天然蜂蜜……反复试验后,一款汉藏融合的“藏式月饼”应运而生。新菜品保留了传统风味,降低了油脂和糖分,口感清新怡人。岳父爱不释手,彻底取代了家中的传统奶渣糕。
沈建兵用创新藏餐诠释着对西藏的热爱:“我希望每位踏入西藏的客人,都能迫不及待地走进餐厅,品尝地道的藏家美味,在舌尖上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03
酥油茶暖千家门
灶上翻涌的烟火气,是沈建兵传递温暖的桥梁。2007年,一家民办孤儿院计划在端午节举办公益活动,特意邀请他指导孩子们包粽子。沈建兵迅速备齐各种食材与粽叶,驾车前往孤儿院。
孤儿院内有70多名孩子,沈建兵手把手教他们裹粽叶、填糯米,一起煮制爱心餐……尽管活动结束时身体疲惫,但他内心满是喜悦。这次经历像一颗种子,在他心中种下了持续做公益的决心。从此,重阳节为养老院老人包饺子,冬至为孤寡老人送去热腾腾的汤圆,成为沈建兵常做的事情。
在西藏昌都市八宿县,曾因地下水中砷超标,大骨节病如同阴霾笼罩着这片土地。为斩断病痛的锁链,国家实施异地育人计划,在八宿县吉达乡建起异地育人幼儿园,将患病幼儿悉心安置其中,为他们撑起一片充满希望的天地。然而,由于当地条件有限,孩子们的饮食单调且缺乏营养。
2018年,沈建兵听闻孩子们的情况,迅速行动起来,捐赠了先进的厨房设备,并且精心设计科学营养的食谱。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带领专业厨师团队,奔赴八宿县,为孩子们烹制既美味又营养的餐食。当孩子们捧着盛满色彩斑斓菜肴的餐盘时,眼中闪烁的光芒,恰似握住了人生中最珍贵、最甜蜜的礼物。
与孩子们相处时,沈建兵逐渐发现了他们眼神里更深层的渴望。“每次去,孩子们总会紧紧拉住我的手,眼神里满是期待。那一刻我才明白,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可口的饭菜,更是温暖的陪伴。”
此后,他成了这里的常客。每次做完饭,他和厨师们都会主动留下来,化身孩子们的玩伴。公益活动持续了三年,直到孩子们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沈建兵感慨万千:“这段经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孩子们纯真灿烂的笑容,我会永远铭记于心,那是支撑我在公益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沈建兵的善举就像一粒火种,悄然在两个儿子心中点燃了公益的热忱。兄弟俩从小跟随父亲的脚步,俯身捡拾街头巷尾的垃圾,主动清扫公共厕所,在公益读书会的讲台上,用稚嫩的声音分享着助人的感悟。
自2015年起,他们用零花钱资助贫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路书信往来、节日问候,陪伴着远方的同龄人共同成长。这份持之以恒的善意,让小儿子脱颖而出,荣获学校评选的“民族团结优秀标兵”称号。
2023年,大儿子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追随父亲的脚步,投身餐饮行业。谈及缘由,他眼中闪烁着坚定:“从小到大父亲和他的厨师朋友们总在默默帮助他人。这份社会责任感,早已成为我心中最好的榜样。”
兄弟俩心中,“像父亲一样”不仅是简单的期许,也化作了践行善意的行动指南。汉藏一家,有爱有善,让沈建兵家庭在这一年被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
2025年5月12日,在成都举办的中国乡厨大赛现场,作为评委的沈建兵目睹各地美食文化的璀璨,更加坚定了藏菜申遗的决心。他深知,这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守护,更是让世界读懂西藏的重要契机。
暮色中的拉萨,月光如轻纱般笼罩着布达拉宫。结束一天奔波的沈建兵回到家中,妻子将“藏式月饼”端上餐桌。一家六口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中,香甜的糕点承载着温暖与幸福。
望着手中的糕点,沈建兵的思绪飘回28年前——那个异乡青年初到西藏的时候。如今,他早已将江南的细腻与雪域的豪迈调和在炒勺之中,用美食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用公益之心为无数家庭送去温暖。此刻他终于明白,所谓“最美”,或许就是将日子过成蜜,让爱长成造福社会的参天大树。
原标题:《扬州小伙与藏族姑娘的“美食情缘”:被岳父母疼爱的外乡女婿,研发上百种藏菜惊艳世界》
阅读原文
网址:扬州小伙与藏族姑娘的“美食情缘”:被岳父母疼爱的外乡女婿,研发上百种藏菜惊艳世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1873
相关内容
湖南发现100多“再生人”轮回转世震惊全国民间故事:丈母娘暗室宣淫,上门女婿巧计避祸
第三回 堕巧计爱女嫁媒人 凑奇缘媒人赔爱女
巴铁丈母娘来我家做客,巴铁媳妇赶紧打扫卫生,女婿:什么情况?
“央宗的世界”:藏区故土上的平静生活
汤唯老公带女儿看岳父展,家庭艺术之行有何惊喜?
[中国青年研究]:数字时代的“田螺姑娘”:家务数字化与女性劳动隐形化研究
上门女婿
“最好的中华料理”潮州菜:舌尖上的乡味“乡”传 | 非遗农韵
调色盘上的山河故土,描摹艺术家的精神跋涉——《铁扬文集》中的文字和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