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开学经济” 也要“经济开学”
婚后经济独立,但也要学会合理分担家庭开支,避免产生经济纠纷。 #生活知识# #生活经验# #婚姻#
新学期的到来催生了新一轮的“开学经济”热,小到幼儿园、大到大学生,都忙着采购新一轮的上学装备。日前有媒体报道,在南昌,文具、教辅书籍、电子产品、体育用品等开学刚需品类销量显著增长,消费热潮持续升温。
从经济学角度看,“开学经济”对教育的直接成本并没有明显影响,更多的是影响教育的间接成本。“开学经济”热背后反映的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倾心投入,但开学热不应只关注“经济热”,教育本应以心育心、以行导行,“开学经济”的核心目标应是服务教育教学本身。
生活需要仪式感。在新学期给孩子适度添置开学用品是人之常情。然而,据媒体报道,今年的“开学经济”也存在一些学生盲目追求网红产品、疯狂采购后发现不少东西根本用不着等现象,有的学生为达目的甚至和家长发生冲突,扬言“别的同学都在买”等,值得关注。
既要“开学经济”,也要“经济开学”。回望改革开放之初,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当时的学生在开学季能有一个新书包、新文具盒或家长给做一件新衣服,就足够他们欢欣雀跃了。如今,得益于中国经济数十年来的腾飞,学生们能够享受到的物质条件早已今非昔比,以至于开学季成为不少商家眼中赚钱的“旺季”,甚至出现了“开学经济”这一概念。然而,物质极大丰富、消费持续升级的同时,我们更应提倡理性、节俭的消费理念。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价值观、消费观的引导,让理性消费、节俭节约成为学生们的行动自觉。例如,利用跳蚤市场组织二手物品交换,鼓励学生循环利用资源。
少年儿童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阶段,难免受到社会上一些风潮的影响,存在攀比、从众心理,盲目追捧一些所谓的“时尚单品”“明星带货”产品,却无视自身是否真正需要或父母的钱包是否能够承受。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孩子消费的“出资方”,应摆正心态,不应为了所谓的“面子”,“打肿脸充胖子”一味予以满足。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物质需求,更要加强对孩子的品格塑造和综合素质培养,要认识到新学期真正的好“装备”,是求知的热情与向上的动力。无论给孩子买多么昂贵的文具、数码产品、体育用品,都不如帮孩子树立对学习自发的热爱更值得投入,这才是真正的“里子”。
开学季,家长应深入了解孩子的实际需求和真实心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把“买得安心,用得放心”摆在第一位,以“实在实惠”为基本消费取向,让孩子在新学期有新进步。
(作者系江西水利电力大学经济师)
(责任编辑:武晓娟)
网址:既要“开学经济” 也要“经济开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4478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2024【生活中的经济学】家庭生活为啥要用到经济学?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少年版:小学生也能听懂的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第一章工程经济学概述笔记
家庭经济学
“共享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上新|《生活经济学》:用经济学理解生活
开学临近 购物车加满“开学经济”正在升温
财经学科部召开2024年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研座谈会
经济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