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文化与风俗。

发布时间:2025-09-03 21:40

侗族的侗布质地柔软,适合做夏季裙装 #生活知识# #时尚搭配建议# #民族风服饰#

来源:三江县旅游局

侗族起源

侗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约三百万人口,是古代百越族后裔。侗族主要聚居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提到的龙标、五溪、夜郎古地,就是古今侗族人的居住区。三江县有侗族人口约19万,占全县人口的57%以上,是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

侗族是一个爱美、善于创造美,富有浪漫诗情的民族。有专家指出,侗族的生产生活生存方式就是“诗意的生存”,这也是比较中肯的。侗语“多耶”二字,翻译成汉语就是“踏歌而舞”。它以欢乐、友谊、安定、团结为永恒的主题,传达“平等、和谐、大同”的理想。侗族有史以来就喜欢聚集在一起以这种形式歌唱生活憧憬未来。“多耶”是侗族人极喜爱极平常的一种集体娱乐活动。家里来了客人,要“多耶”;村寨来了客人,要“多耶”;过年过节更少不了“多耶”;小孩出生了,亲朋好友要“多耶”;生日、婚庆必定“多耶”……村里男女老少排队成行,手拉手,有时是手搭着前面那人的肩,在嘹亮的侗家山歌声中,跳起节奏明快的集体舞蹈。歌者唱完一句,大家就应和一声“呀罗耶,耶罗嗬!”鼓楼、侗寨洋溢着无边的欢乐。

侗族风俗

【饮食习惯】

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习,即两茶两饭。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叶、炸米花、炒花生(或酥黄豆)、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常称“吃油茶”。

四餐之中中间两餐为正餐,以米饭为主食,一般在平坝地区的侗族吃鱼米饭,山区的侗族好食糯米。糯米性粘,多用来做成粽子、糍粑、糯米饭团。既能抗饿,又便于携带,而且不易变馊,倍受侗族喜爱。侗族地区的糯米很多,有红糯、黑糯、白糯、长须糯、秃壳糯、旱地糯和香米糯等7、8种,其中香米糯有糯米王之称,有“一家蒸饭,全寨飘香”之誉。

侗族嗜好酸味,自古便有“侗不离酸”的说法,他们自己亦称:“三天不吃酸,走保打倒窜。”在侗家菜中,带酸味的占半数以上,有“无菜不腌、无菜不酸”的说法。侗族日常蔬菜十分丰富,除鲜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腌成酸菜。如:酸黄瓜、酸罗卜、酸刀豆、酸蕨菜等。

侗族美食科普贴

侗家酸鱼、酸肉:酸鱼、酸肉的制法是:把备腌的鱼、肉洗净,去内脏,用盐拌匀,腌泡三五天,取出让风吹干 水气,或烤干,然后拌上甜酒、糯饭,再逐块放入坛、桶内,上面再盖一层酒糟或糯饭,或加放一些辣椒、生姜等佐料,最后压实密封。一般过三五个月,就可取出 来吃了,有些腌品可以存放数十年,时间越长味道越佳。

三江油茶:三江境内的老百姓都有打油茶的习俗,特别以侗族、苗族为甚,如草苗一天至少要喝三餐油茶,早上起来先喝油茶再出工,中午收工回来先喝油茶再吃午饭,晚餐也先喝油茶再做饭。侗家人喜欢喝油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喝油茶是侗寨民众的早餐主要饮食方式,一般还配有糯米饭,油茶泡冷米饭和糯米饭是三江传统喝法。一种科学的说法是,因为侗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寒山区,侗族油茶能御寒防病,还有生津解渴、提神醒脑、解除疲劳等功效。因其味微苦,所以又被称为“侗族咖啡”。

牛瘪:清凉可口,大开肠胃,食欲大增。侗家人说:牛吃百草,百草入药,人吃了牛瘪,可防病治病。确实这里的侗族群众个个身体强壮、健康。用同样的方法,亦可将山羊制成羊瘪,羊瘪又别有一番风味。

三江牛肉干:三江县山多地少,牧草丰富,适宜发展肉牛,加上侗、苗族素有爱牛敬牛的优良传统,以牛存栏多少来证明自己富有与贫穷,因而,三江县肉牛发展快。三江牛肉干色美味鲜,其中以“桥牌”牛肉干和”侗婆“牌牛巴干最为出名。都是以优质的当地野黄牛牛肉为原料,采用历史悠久的侗族民间方法烘烤而成。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实为送礼佳品。

蚂蚱:三江侗族蚂蚱食法,大多采取油炸的方法,这样做出来的食物,不仅入口酥香。当真是下酒的好菜。而且营养丰富,具有美容强身的功效。油炸蚂蚱就是侗家一道非常有名的风味昆虫宴,其酥脆爽口。

【民族礼仪】

人们到侗寨去做客常常会遇到一种不寻常的欢迎方式----拦路。主人们或在寨门,或在街巷,或在道囗,或在鼓楼下,或在风雨桥头,或在家门前摆上路障,拦住客人的去路。在路障的后面,是由寨老率领的穿着侗族盛装的小伙子和姑娘们。他们一个挨着一个横排站着,客人要想穿过路障和人墙,就必须和姑娘们对歌。他们每个人手里还端着一大碗家酿的米酒,如果不唱歌、不喝酒,那是休想过去的。

【侗族刺绣】

侗家人没有文字记载,于是把历史、传说、崇拜等民族文化织进纷繁的织物里,定格在窗帘、床单、背带和服饰中。时至今日,他们的生活仍被手工织物所包围,那些花草虫鱼、太阳星辰、神话传说以及很多无法分辨来路的图案纹样里,处处都能感受到来自祖先的智慧。在侗族,优秀的织锦和刺绣工艺,甚至决定一个侗族妇女在村寨子的地位,有一手好绣工的侗族阿妹尤为受到阿哥们的青睐。

侗族传统节日

(1)斗牛节

侗族斗牛已有数百年历史,斗牛文化代表了侗族人们勤劳勇敢、不服输的精神及热情好客的民族美德。为传承斗牛文化,三江县还修建了古朴壮观、民俗氛围浓郁的斗牛竞技场,全力打响“西方斗牛看西班牙,东方斗牛看中国三江”这一旅游招牌。据了解,三江县旅游以“千年侗寨,梦萦三江”为主题,专门制定出台了一个少数民族特色存在的保护条例,通过“天天演《坐妹》、周周看斗牛、月月过大节、季季有比赛”形式发扬侗族的斗牛文化、建筑文化和饮食文化,让更多的游客了解三江,走进三江。

(2) 芦笙会

侗族从古至今无论年长年幼,人人都能歌善舞,有着事事以歌对答、以舞寻偶的传统。在他们的歌咏中,有单声部的“小歌”、多声部的“大歌”、迎客时的“拦路歌”、婚嫁时的 “伴嫁歌”、青年人自弹自唱的“琵琶歌”等数不胜数。以至连相互闹矛盾时也用唱歌来进行争吵。侗族在歌舞时都离不开芦笙的伴奏,歌舞和芦笙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和内容。在侗族统称的《芦笙舞》中,包括着多种内容和形式的舞蹈,其中有节日时的自娱性舞蹈、有青年男女之间进行交谊的舞蹈、还有为展现芦笙高手边演奏芦笙、边做舞蹈高难技巧的表演和竞赛性舞蹈。

来源;民宗北辰

网址:侗族文化与风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5063

相关内容

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侗族饮食特色和节日习俗
侗族丰富多样的节庆、饮食习俗
十大侗族最有代表性的美食 10种必吃的特色侗家美食
【网络媒体走转改】贵州肇兴侗寨:借力民族文化走上旅游致富路
回族风俗文化概述
文化丨炫目的民俗节庆 冬日里的多彩生活
旧书重读:侗家十五茶
民族民俗文化频道
毛南族的传统节日、生活习俗、饮食文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