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到2025 “白塔手书”见证北平到北京的岁月变迁

发布时间:2025-09-04 07:20

去北京胡同,体验老北京生活,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北京小吃。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旅行生活攻略# #文化旅游线路#

关注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暂停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1

/

03:45

720P

倍速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视频ID

VID

h3169nzotxj

播放流水

Flowid

c6949d6f37da4150c245133dea3827bc

播放内核

Kernel

m3u8/hls.js (1.33.5-p2p-1.6.1)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0/54; 0.00%

缓冲健康度

10.16s

网络活动

net

4077.89 KB/s 0.00/0.00/0.00/0/0/0/0/0

视频分辨率

1280*720

编码

Codec

avc1.64001f / mp4a.40.5 (H264)

mystery

mystery

br:0.105-12.075 t:1.92 pg:1 s:cy->pg->sg->sd->pg

总台记者许梦哲介绍,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白塔顶部受损,修缮时,文物专家在塔顶铜木结构的缝隙之中,意外发现一张被精心包裹的手书。

图片

这份手书写于1937年11月5日,也就是七七事变后四个月。上面的署名是罗德俊,他很可能是参与当时白塔寺修缮的一位文物工作者。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时光回到88年前,当时站在塔顶的罗德俊,望着被日军肆虐得满目疮痍的北平城,是怀着怎样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份手书?

图片

“飞机大炮到处轰炸”“生灵涂炭,莫此为甚”“枪杀奸掠,无所不至”——短短的148字,记录了日军占领北平后的残暴行径,也是一位普通民众面对山河破碎的战栗与不甘。尽管当时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但像罗德俊这样的普通市民,依然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历史,只为告诫后人:侵略者的罪证不可以被掩盖。罗德俊忧心忡忡地写道:“战事何时终了,尚不能预料,国家兴亡,难以断定。”而今天,我们替他看到了答案。这座白塔依旧挺拔,而它守护的城市,早已在和平的阳光中重生。

图片

矗立在烟火气里的白塔,正在俯瞰胡同里的人间美好。午后咖啡馆里的静谧,马路上的喧嚣热闹,这些平凡到几乎琐碎的生活场景,却是当年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奇迹。

如今,每天都有许多游客来到这里,他们欣赏白塔的美丽,感受古都的韵味。“白塔之夜”品牌活动吸引着年轻人在此欣赏音乐、看电影,参与非遗体验;白塔寺街区还引入了多家“首店”,烟火气与潮流感在这里交织碰撞。

图片

世界级的古建、胡同里的原生烟火、年轻的潮流消费和沉浸式的夜经济,这些前人不敢想象的盛世之景,就是我们当下的生活日常。

图片

一边是罗德俊手书中记录的“生灵涂炭”“枪杀奸掠”的灰暗过往,一边是当下市民游客“打卡白塔,感受焕新”的鲜活图景。白塔依旧静静矗立,见证着民族的坚韧不屈与时代的辉煌变迁。这封“白塔手书”就像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连接了北平的悲壮历史与北京的现代繁华。

图片

今年7月7日,“白塔手书”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展出,生活在北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可以在和平岁月里对曾经满目疮痍的北平有了真情实感。它提醒我们,今天的和平、繁荣并非凭空而来。它源于无数英雄先烈的牺牲,也源于像罗德俊这样的普通民众,即便在至暗时刻,也葆有的那份对国家兴亡的关切、对未来的期盼,以及记录真相、呼唤正义的勇气。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1937到2025 “白塔手书”见证北平到北京的岁月变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5971

相关内容

北京东城:“大市”新生 商业传承见证时代变迁
北京东城:“大市”新生 商业传承见证时代变迁
北京朝阳:“随迁老人”在“老年友好”社区交到新朋友
北京石刻馆两棵600岁银杏重焕新生
从北京白领到新手警察,从办公室文秘到健身达人……31岁“百变”女警的多彩人生
从北京孔网到南京复兴书店,聊聊旧书业人的2024
暖城行动2019 | 白塔寺再生计划北京国际设计周近百场活动亮相
北京白塔寺社区再生计划:老城更新的各种可能
北京58同城建材网,北京58同城建材网靠谱吗
我所知道的北京旧书市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