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葛利利 通讯员 彭丹 陈玲
废旧毛线除了能重编衣服、围巾、帽子之外,还能编织什么?在咸安永安街道凤凰社区有这样一位巧手大妈,她利用废旧毛线给家里的每把凳子都配上了坐垫。这位巧手大妈今年57岁,名叫殷德巧。
3月31日,记者来到凤凰社区殷德巧家中,她编织的工艺品比比皆是。凳子上的坐垫、墙上的十字绣、地上的地垫、还有脚上穿的手工鞋,全出自她的巧手。殷德巧告诉记者,她年轻的时候经常打毛衣,家人穿的各种漂亮款式的毛衣全都由她那一双灵巧的手编织出来的。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场里琳琅满目的精致毛衣足够挑选,她就不再一针一线地织毛衣了。闲不下来的她,开始做十字绣、手工拖鞋等等,直到2021年,她在一外地朋友家看到了用废旧毛线编织的坐垫,她便向朋友请教开始编织坐垫。
回家后,殷德巧就将家人不穿的旧毛衣全拆了,以前剩余的废旧毛线头也利用起来,着手编织坐垫。记者看到,殷德巧编出来的坐垫每个都很厚实,旁边全是线边,中间还有花朵,而且正反两面的花色还不一样。
殷德巧介绍,她的这个坐垫和一针一线钩织出来的不同,她是框编出来的。所用的材料就是毛线、木板、钉子、毛衣针。先用四块木板做个编织架,每个上面钉二十二个钉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做大小。然后一层层配色编织组合。她的坐垫每个都有三层,而且每层花色不一样,所以她的坐垫比针线钩织出来的坐垫更经用,而且可以用洗衣机清洗。
也因为熟能生巧,殷德巧一天可以编织两条这样的坐垫。家中的椅子、地上全都垫上了垫子后,邻居们也都“慕名而来”。邻居们回去翻出来不穿的毛衣毛裤,拆成线,拿到殷德巧家中“讨教”。殷德巧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帮着搭配颜色编织成各种花色的坐垫。在邻居之间有了编织的“名气”后,大家将殷德巧推荐给了凤凰社区。凤凰社区在征得殷德巧的同意后,将殷德巧选为社区金凤凰巧手帮服务队志愿者。
如今,只要社区有需要,殷德巧总会及时出现,教授辖区居民们如何利用废旧毛线和衣物编织地垫、坐垫和手工鞋等等。“我看着最近手工花、手工小饰品也很火准备去学学。”殷德巧说,成为了巧手帮志愿者,她也要多多学习,在丰富志愿者业务生活的同时,也让大家感受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