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改”出新面貌 “造”出新生活
旧城区的老建筑改造,发现城市历史的新面貌。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城市生活小发现#
小区正在进行墙面刷白
金龙泉社区门口道路被整体刷黑
泉口街道金龙泉社区居委会由玉帝碑居委会变更而成,成立于1996年5月,地处城郊接合部,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北临子陵镇新桥村,南至金龙泉大道金福巷,东至207国道,西至葛洲坝水泥厂,辖区常住人口11937人,是一个大型社区。
经过三年的创城,如今社区内的道路整洁平坦,居民楼外观干净,随处可见的公益小广告提醒居民规范言行,公共设施也一应俱全。
社区主任李秀杰表示,眼下这样良好的居住环境得益于创城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创城,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惠及老百姓。”
基础设施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第一步。创城以来,社区不断为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通过添置路灯、铺设小区道路、设置公共晾晒点等,不断补齐老旧社区基础设施短板。今年社区积极为辖区内多条道路进行了统一的硬化刷黑,争取资金安装路灯,近日便会安排师傅对部分小区进行路灯安装。
美好的生活背后,总有人在默默付出。只要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社区人员都会特别关注。以往,楼前的树木被当成晾衣架,健身器材上搭满被子,既破坏绿化又影响市容市貌。为解决居民晾晒需求,金龙泉社区在空地新建晾晒区,让居民整齐有序地晾晒衣物。
泉口街道家属区坐落于泉口一路供水公司旁边,这里有住户56户。这处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小区之前没有物业管理,小区环境很差,道路坑洼,私搭乱建现象严重,绿化带内杂草丛生。
自创城工作启动后,社区便对该家属区进行硬件升级,包括打造休闲小广场、刷黑道路、重新铺设地下管网、增设路灯和文体健身器材、划停车位等。小区的变化带来生活品质的提升,居住多年的业主罗女士表示:“重新规划好的停车位,有效解决了社区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谈及变化,她对小区的改造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雨季,家里很多衣服受潮发霉,现在有了公共晾晒点解决了晾晒难题,感谢社区为大家办了一件实事。”居民周女士也对创城带来的变化侃侃而谈。
“创城给社区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变,更多是居民素质的提升。”李秀杰称,现在有了好的环境,居民都会自觉维护,主动清理卫生死角、铲除小广告,乱堆乱放、乱扔垃圾等现象越来越少。同时,居民纷纷加入社区志愿者的行列,每天行走于居民区,护卫小区安全,制止不文明行为。
据悉,东宝区首批1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经完工。首批改造的13个老旧小区为泉口街道家属区、东宝区规划所家属区、象山中学家属区、原东宝区工业局家属区、市供销社家属区、东宝区发改局家属区、市生态环境局家属区、金宁小区南区、金虾小区、房产小区、海慧中学家属区、市运管局家属区、工行文峰支行家属区。改造项目为下水管网改造、自来 水改造、强电改造、路面破除重新硬化刷黑、围墙改建、更换小区大门,增加单元门禁系统、小区监控、完善消防、公共部位照明、维修楼顶防水、增加落水排管、楼道内墙壁粉刷、楼梯扶手翻新、增加非机动车停车棚加智能充电桩、文化墙打造、光纤改造 (立面线路规整),增加集中晾晒点、智能道闸等。
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对24个符合改造条件的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涉及改造户数1963户,改造面积约19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补短板、惠民生”的重点工作,将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建设标准不高、设施设备陈旧、功能配套不全、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完善住宅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愿望。第二批11个老旧小区(凤台社区化轻公司家属区、团结街31号、煤化局、大修厂家属区、饮食小区、市住建局家属区、市财政局鑫苑小区、玉园小区、市经信局家属区、荆门日报社家属区、市文化局及群艺馆家属区)改造项目预计9月开工。
编辑:龙敏婕 | 审核:刘洋
来源:东宝区融媒体中心
网址:老旧小区改造:“改”出新面貌 “造”出新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7607
相关内容
老旧小区改造:改出新面貌 造就新生活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东风社区:老旧小区改造 “改”出新生活新面貌
老旧小区改造 改出百姓新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 “改”出百姓新生活
烟台芝罘区:“改”出新面貌,“造”出新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 改出城市新活力
老旧小区改造 改出幸福新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改”出居民新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旧貌换新颜
绵阳:“改”变旧面貌,“生”出新业态!老旧小区“焕”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