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河
有一种幸福
叫做“公园就在家门口”
而对广大儿童而言
有一种快乐
叫做“户外活动就在家门口”
⛹⛹⛹
车陂街旭景社区口袋公园
多个儿童友好空间融为一体
走进旭景家园小区A区
在一片色彩靓丽的塑胶地面上
儿童滑梯和各式健身器材映入眼帘
让生活顿生童趣
这个口袋公园
不仅成为儿童玩耍的新天地
更为家长们提供了“遛娃”好场所
旭景社区口袋公园总面积超600㎡,包括3人篮球场、游乐器械场、健康步道及儿童图书馆,将多个儿童友好空间融为一体,集安全、便捷、舒适于一体,满足全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过程前,这里设施陈旧老化,原沙池附近灰尘较多,健身体验感不佳。
改造注重增加缤纷色彩和功能美学:
对3人篮球场围栏、灯杆、球架及场内儿童创意形象墙等进行了全面升级;
在原沙池位置铺设塑胶地面,增设健身器材、跷跷板、单滑梯等器材,整体改造为儿童游乐器械场,设计上不仅富有童趣,还防尘防滑防摔;
游乐器械场周边铺设健康步道,用小石子路取代了原来坑洼不平的水泥路;
沿着健康步道可以走到社区儿童图书馆,儿童图书馆存有超2000册图书,点亮儿童阅读空间。
改造前
改造后
如今,旭景社区居委会依托家门口的儿童友好口袋公园,整合车陂龙舟文化展览馆、天河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基地以及小区内学校、幼儿园等资源,定期组织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包括一水同舟文化车陂暨龙舟文化儿童书画摄影展、跳蚤市场、“车陂童游”小导赏员队、“一老一少一条河”小手拉大手护河巡河等。
冼村街星球口袋公园
太空元素打造“星梦”乐园
星球、飞碟、飞船、宇航员
……
近日
位于冼村街道金穗路的星球口袋公园
改造后重新对外开放
处处充满科幻感
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整个口袋公园总面积达5150㎡,围绕太空主题布局,以星球为设计元素的设施串联游玩区,搭配出充满趣味性的活动场景。
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化身”宇宙探险家,在各种飞碟造型的设施里玩耍,极大锻炼协调平衡能力。
在本次改造中,公园不仅对儿童游乐设施进行了设计,还增加了座凳、标识和灯具等景观设施,并在公园的出入口附近增设了人行道,以确保所有年龄段和不同需求的游客都能轻松地享受公园带来的乐趣。
为了进一步提升市民的休闲体验,公园还增设了多处休息区和遮阳设施,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
如今,公园还优化了绿化布局,增加了更多本土植物种类,绿化总面积已达3654㎡,极大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使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让周边居民“推开家门见绿意”。
猎德街临江带状公园童趣广场
儿童场所扮靓珠江江畔
当温暖的阳光洒落在青青草坪上
当轻柔的江风拂过脸颊
你是否向往一个能够带着孩子
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地方?
眼下
猎德街临江带状公园童趣广场
提供了绝佳去处
不用出远门就能乐翻天
临江大道常年游人如织,无论白天还是入夜,总能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来江边休闲。 在猎德街高标准推进广州市国际化街区(港澳社区)建设工作中,经实地考查,猎德街辖内临江大道路段适合儿童游玩的区域较少,可以提供更多设施,提升辖内儿童友好化水平。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乐趣的成长空间,猎德街选址在临江大道原文化广场,打造国际儿童友好社区。在保留广场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儿童和国际街区的特色元素,让整个广场洋溢着童真与活力。
公园不仅翻新了塑胶跑道,还给长廊的立柱换上了新装,以及增添了传声筒、打击乐器和喷水钻筒等互动设施,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猎德街还与市林业和园林局共建,在广场上建设了一个无人驾驶自动打扫机器人小屋,不仅可以满足日常广场及周边的自动打扫,同时也能让小朋友体验到人工智能的魅力。
长兴街自然口袋公园
童趣自然小乐园镶嵌在碧绿翡翠中
在长兴街华南国家植物园儿童友好社区
一个面积达8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
每天都迎来许多小朋友
欢声笑语不断
结合植物园特色
公园在保持古树参天的
原有自然景观基础上
让设施色调与自然景观融合呼应
让孩子感受万物生灵
公园曾设有部分儿童设施,包括一个50平方米的小沙池,但设施较为单一,难以充分满足孩子们的游乐需求。
经过改造后,童趣自然小乐园不仅扩大了面积,还增添了攀爬架和索桥等设施,让孩子们在玩耍中锻炼身体,增强意志力和协调能力。
同时,珍稀濒危动植物科普小课堂提供了寓教于乐的机会,引导孩子关爱自然环境。
珍稀濒危动植物自然小课堂以绿色为主色调,采用框架结构,巧妙地串联起一系列可旋转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表面都贴上了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动图片和详尽说明。孩子们在转动正方体的过程中,仿佛踏上了一段探索自然奥秘的奇妙旅程。
林和街宏景台口袋公园
盘活“边角地”变身童趣小花园
宏景台口袋公园位于天河区信成南街21号,改造总面积约934平方米。
地块改建为公园后,改变了宏景台小区及周边住户出门无公园的现状,为周边市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科普的空间。
在儿童友好方面
南侧公园以“童趣小花园”为主题
以生态休闲和亲子活动为特色
针对宏景台南侧地块、宏景台北侧地块邻近小学、住宅的区域定位及现场实际情况,天河区因地制宜,保留了原有的榕树、大王椰等乔木,增加了雨水花园、木桩、缤纷花境、白树阵装置等具有自然气息的休闲设施,形成集亲子、休憩、交流、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活动空间,打造具有适儿化空间的社区邻里花园。
改造前
改造后
在增加儿童元素上:
公园设置长颈鹿量身高背板和可触摸墙,通过声音反馈及触摸凹凸感帮助儿童认知环境;
巧妙设计垃圾处理站,结合垃圾分类教育,提高小朋友对垃圾分类的兴趣度和感知;
设计了儿童友好的游览路径和互动装置,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
体育中心西北社区口袋公园
一出地铁口就可“遛娃”
地铁车站已经成为
装点城市的靓丽风景
天河改造“上新”体育中心西北社区公园
改造总面积约7580平方米
满足市民对
绿色活动空间休憩、游乐的
多元需求
也形成儿童户外游乐场所
公园改造以“地铁站外的休闲公园”为主题,整个节点设计构图以灵动活泼的曲线为主,一条慢跑道将整个节点的步行空间串联起来,形成环路。
在保证出地铁通勤人流空间的前提下,设置康体休憩空间,在功能上互不干扰,在景观上却相互联通融为一体,解决了现状场地无活动、休憩空间的问题。
改造前
改造后
在满足安全和需求标准的基础上,公园的环境经过精心设计,以激发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步行道与游戏区之间实现了有效的分隔,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孩子们在玩耍时的安全。
从保护儿童角度考虑,结合休闲跑道路线,公园选择在相对受地铁人流影响较小,且接近人行道的区域规划了亲子活动空间,如增加了圆环形综合亲子游戏、活动设施等。这样的布局使得孩子们在出入地铁口的时候,有了属于自己的休闲活动空间。
该公园适儿化建设实施效果明显,不仅为儿童提供了安全、有趣的游乐空间,还促进了亲子互动与社区居民的交流。此外,公园的适儿化改造也带动了周边商业的活力,吸引了更多家庭前来该区域活动消费,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结合“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天河区以空间建设为重要抓手,协同带动多维度儿童友好领域建设。目前已完成13条通学路径,2个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14个口袋公园儿童友好设施建设及6个社区篮球场升级改造,在花城广场打造“城市客厅儿童空间”,展示天河区儿童友好特色风采,因地制宜融入儿童友好、绿色环保、优良家风、生态文明、红色基因、亲子互动等建设理念,为广大儿童创造一个个亲近自然、快乐成长的空间。
原标题:《免费遛娃!天河多个“儿童乐园”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