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亟须补上“理财”课
老年人学习理财知识,以管理退休金和财产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技能教育# #老年人生活技能指导#
老年人亟须补上“理财”课
2016年12月01日 08:06 来源: 深圳商报
金融风险和健康风险是人到老年面临的两大主要风险,以电信诈骗、投资理财诈骗为代表的金融陷阱与消费品陷阱一样,都有可能将老人的晚年生活置于危机之中。
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广君表示,老年人知识结构落后和风险识别能力缺失是金融骗术能够得逞的主要原因,对老年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老年人需要补上“理财”课。
有数据显示,老年群体中65岁以上独居老人最容易上当受骗。投资理财诈骗形式为骗存骗贷,各类所谓高收益的虚假金融产品等;骗消费类诈骗包括夸大功能和虚假效用宣传的养老器械设备,无效甚至有害的医疗药品和养生保健品消费陷阱等。
近年来比较流行的金融理财陷阱是老年公寓项目,多地爆出老年公寓项目掩盖下的非法集资,一些老年人被骗得血本无归。
一位差点就被朋友们拉去投资老年公寓的王大爷婉拒了朋友的邀请。他拒绝的原因是上网查到了公安部防诈骗攻略中提到过老年公寓的骗局。
刘广君认为,老年人有像王大爷这样的防骗意识是好的,但也是远远不够的。老年人在养老上的一大误区就是持有货币。从理财的角度来看,货币不养老,现有存量资产必须通过有效的投资方式实现保值增值而不能贬值,以抵御通胀的影响,保证满足实现有效需求的购买能力。
老年人在保住本金的前提下,还应该有赚取收益的意识。然而,培养老年的理财意识,单靠老年人是不够的。由老年人经济来源不稳定和自身能力缺失形成的养老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管理,亟须通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通力合作。
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始了老年金融业务的尝试。比如,兴业银行推出了安愉人生专属综合金融服务品牌。安愉人生除提供理财、基金、信托等多样化金融产品外,还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增值服务体系,包括健康管理、法律顾问、老年学院等。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胡继晔表示,银行体系天然地和每个老人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老人最相信的就是银行,而且银行的网点遍布每个社区,所以老龄金融和银行的结合应当也为银行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多的新增长点。(一财)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老年人亟须补上“理财”课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8045
相关内容
智慧理财,安享晚年:老年人理财须知二手交易市场亟须补上规范化短板
个人理财规划(理财课小论文)
【理财课堂】 你必须知道的生活理财小知识
身边亟待营养改善的老人——共病和疾病康复期老人
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爱老年人PPT课件
被性侵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亟须关注
35岁前要上的33堂理财课
让AI更好赋能生产生活,当前亟须补上哪些短板?——中国环境网
中老年人的合理膳食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