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推荐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毛姆,艺术与生活的激情碰撞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好书推荐#
【温馨提示】这是 THU生活英语慕课推送的 第782篇文章,全文共 2733字,预计阅读 8分钟
《月亮与六便士》简介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的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19年,以第一人称通过对中心人物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心灵的描述,展现一个中年英国股票经纪人如何突然扔下妻子和孩子去追寻成为艺术家的梦想。
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画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思特里克兰德是个在伦敦做事的证券经纪人,他有一个富裕和美满的家庭:妻子漂亮,爱慕虚荣,两个孩子健康快乐。按理说,他应该满足于这种人世的快乐才对,尽管这种生活未免庸俗和平静。但是,就在他们婚后的第17个年头,他突然离家去了巴黎,抛弃了在外人看来很好的事业和家庭。就在人们以为他的出走是因为有外遇的时候,人们发现的事实却是:他原来只是为了画画。
这时的思特里克兰德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他只是爱好画画而已。在外人看来,他简直疯了,他的生活开始变得窘迫,几次险些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他画的画也完全不像个样子,总是在原有的事物上进行破坏,除了有个蹩脚的画家伯朗士-施特略夫把他当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会买他的画,事实上他也从不轻易卖画。
他不停地流浪,最后来到了塔西提岛,与一个土著姑娘爱塔结了婚。这时的他看起来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个土著人做妻子,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他每天都在那里作画。但不幸的是,不久他就感染了麻风病,在他病逝的前一年,他成了瞎子。爱塔一直照顾着他,直到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画,身体溃烂而死。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遗言焚毁了挂满壁画的屋子,甚至没有留下一根木头。
赏析点评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深入探讨了生活和艺术两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小说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在书中,毛姆所揭示的逃避现实的主题,与西方许多人的追求相吻合,成为20世纪的流行小说。
据一些来源,没有在书中出现明显意义的书名取自《人性的枷锁》的一篇评论,评论写道“主人公菲利普像所有年轻人一样,终日低头寻找地上的六便士银币,却错过了头顶的月亮。”六便士是当时英国货币的最小单位。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
《月亮和六便士》的现代性首先表现在它的观念性上。毛姆表面上描写了主人公的命运和遭遇,实际上表现了自己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思考。紧紧缠绕着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头脑的问题是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何处理艺术和经验的关系,传统表达手段是否可靠以及对驾驭现代思维的崭新形式的探索等问题,在经历了不断的波折后,克兰德终于醒悟艺术是具有极大的自主性独立性的东西,变换不同的叙述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局。现实生活是真实丑陋残酷无情的,因此表面上优美高雅的艺术只是对现实的粉饰,艺术的本质是虚假的。
在小说中,思特里克兰德还表现出了对传统艺术手段的极度不信任感,这种感觉使他在绘画表现上困难重重,一度陷入沉默仿惶无所作为的困境,不得不寻找适合自己表达的新途径,毛姆在小说中加入对艺术问题的思考使小说具有很强的观念性,这种观念性使小说具有了丰富复杂的多重含义,通过表层和深层、叙述和观念的对抗,使小说具有广阔的张力和内涵,表现出浓厚的现代小说的特征。
《月亮和六便士》的现代性还表现在人物的虚化上,它的人物既不注重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也不是某种类型人物的代表,而往往是一种情欲一种精神的象征。读者需要根据作者布置的悬念,暗示、细节、启发以及某种可感的总体氛围去猜测推断,然后才能逐渐发现隐含在人物背后的象征意义。这在思特夫克兰德身上突出体现出来,他在行为上总是具有不循常规的神秘性,不胜预防的突兀性,有着接连不断的不同寻常之举。思特夫克兰德的这种表现一方面显示了他对既定语言的不信任感,在他看来,由于丑陋不堪的现实生活的侵蚀,语言和它所指的事物之间的关联己被打破,语言己成为渗透着资产阶级功利观念的意识之网,成了“干瘪的物质”,己不能表现自己内心对事物真实意义的探索,因此自己说话不能不为寻找准确达意的词语而思寻搜索,迟疑不决。
另一方面,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的行为也显示了他对暴露真实自我的恐惧和忧虑。每次涉及自我的主题,他或者闪烁其辞,叉开话题,借以掩饰真实的内心;或者装聋作哑,闭口不谈,陷入长时间的沉思默想之中。即使被迫勉强应答,也是一问一答,极其简短,无丝毫交谈的热情和表露的欲望,在小说结尾,他干脆逃离了欧洲文明社会,躲避到人迹罕至的蛮荒海岛,想以此掩藏真实的自我。思特夫克兰德的这两种情况,不论是对言语的极度不信任感抑或是对坦露真实自我的恐惧都显示出了很强的现代意味,这使得毛姆的小说具有了现代主义小说的某些特征。
《月亮和六便士》的现代性还表现在对人类非理性意识特别是原始野性力量在文明社会作用的探索上。整个19世纪都认为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对形式、秩序、条理性和模式的尊崇顺服,寻找秩序条理、某种时间模式以超越纷杂的偶然事件成为当时作家追求的一种时尚。《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开始也在刻板规矩的理性节奏中生活了多年,然而他不久发现在这种平静的生活秩序中他渐渐耗尽了自己的才华,精神上也丧失了活力,创造性日益萎缩。于是他走向了生活的另一个极端,放任非理性意识的泛滥,用野蛮、原始、毫不留情的生命力量冲击着生活表层的理性秩序,他变成了一个阴郁傲慢、目空一切拥有无情的巨大力量的怪物,成了“从永恒黑暗的门槛那边发出的声音”,他的整个生活都处在罪孽与邪恶之中。在文中最后经过不断探索,他终于醒悟了极端的理性与非理性都不是健康生活,健康的生活是两者间一种有节奏的振荡和惯性摆动,是这种不断变动的生活中瞬息的平衡点,人应当抱有真诚的勇气,对生活的忠恳态度,以此来抵御黑暗无情、庞大阴郁的原始自然力量。
注:部分内容源自网络
佳句赏析
1、制造神话是人类的天性。
Manufacturing myth is human nature.
2、最持久的爱情是永远得不到回报的爱情。
The most lasting love is never to return love.
3、为艺术而艺术,不会比为喝酒而喝酒更有意义。
Art for art is no more meaningful than drinking.
4、或许是源于一种古老的品格,我因高傲而不屑武力。
Perhaps from an ancient character, I am proud to disdain force.
5、我认为一个人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自我的完善。
I think that a person can be the pursuit of the highest ideal is self perfection.
6、世界上最大的折磨也莫过于在爱的同时又带着藐视了。
The greatest torment in the world is not in love but in contempt.
7、只有没主见的人才接受道德规范,有主见的人有自己的准则。
Only those who are not independent of the human mind to accept the moral code, there are people who have their own guidelines.
8、青春是面对现实去想像的能力,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想象来欺骗自己。
Youth is to face the reality of the ability to imagine, not in accordance with other people's imagination to deceive themselves.
原文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PwOyQyID39LOr_oz5AqxQ
提取码:9t5y
END
网址:名著推荐 | 《月亮与六便士》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9230
相关内容
好书推荐之《月亮与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村上春树、伍尔夫、张爱玲、王安忆喜爱的伟大之作。《月亮和六便士》——每个心怀梦想之人,都应一读再读的小说)
追寻内心的艺术之旅:段元诚与《月亮与六便士》的心灵触动
莎士比亚:“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推荐五本世界名著
《月亮月六便士》:追求内心真实和自我实现的价值
青蓝故事汇 | 月亮与六便士:书记员“职场物语”
著名快餐都有什么
46岁以上人群最爱买书?转转二手书数据:《月亮与六便士》受欢迎
2024年外国名著的书有哪些?:(外国名著名著)
威露士是哪个国家的?滴露和威露士哪个好?威露士和蓝月亮哪个好→Maigoo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