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气压环境下生活、作业者的食物养生建议
轮作制度可降低单一作物对环境的压力 #生活常识# #环保节能技巧# #环保农业技术#
所在栏目:养生之道
低气压环境是指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和高空。该地区的居民因长期生活已能适应当地的气压,少有不良反应。但如从平原地带进入低气压环境生活或作业时,常有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食物养生有助于提高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1.低气压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有资料证明,每升高150米气温降低1℃。
海拔愈高氧分压越低,海拔5330米为人体适应的临界高度。低气压环境的主要特点是缺氧、寒冷、干燥,以及气候多变、温差大、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强度大等。由于低气压,可使腹内气体膨胀、胃肠蠕动受限、消化液减少,以致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由于缺氧,肺间质、细胞壁发生水肿,记忆力降低,劳动能力减退。长期缺氧,重者可发生急性或慢性高原病,甚至死亡。空气湿度也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人体体内水分极易蒸发,进水量也较平原地区为多。
由于紫外线、红外线辐射强度大,可引起皮肤疾病。在雪地里如忽视对眼睛的防护,也可发生雪盲。
2.低气压环境生活与作业者的食物养生原则
由于低气压环境(高山、高原地区)缺氧、寒冷、干燥的特点,根据中医理论,其食物养生原则应为温阳益肾,健脾和胃,润燥生津,忌寒凉、生燥、胀气食物。从下列食物内容可以看出,中医食物养生的理论与现代营养学确定的调摄原则是颇为一致的。
(1)高糖、高维生素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占整个营养物质摄入量的70% ~80%,提供的能量应占能量总值的50%。主粮为谷类(大米、大麦等)。
碳水化合物能使动脉氧含量升高,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随着碳水化合物的增加,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所必需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烟酸等也应随之增加。在低气压、低温地区,能量的供给应为20.9~25.1兆焦耳。
(2)适量增加蛋白质、脂肪供给量 应注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腐竹、大豆、鸡肉、猪肝、牛肉、羊肉、兔肉、对虾以及各种奶类、蛋类和小麦等。增加蛋白质的供给量有利于恢复体力,改善疲劳、嗜睡、食欲减退等症。
(3)多饮水,食物应易消化,并少量多餐 盐的摄入对寒冷地区的居民虽然能有助于产生热量,但对预防高山、高原反应不利。对进入高山、高原地区生活或作业的劳动者而言,还是应以控制盐摄入量为宜,同时要增加碘、硒等微量元素的摄入量。
3.低气压环境作业者的食物养生及膳食处方
(1)低气压环境下宜使用的温阳补肾食物有韭菜、胡桃肉、淡菜、虾、猪肾、羊肉、鹿肉、狗肉等,以及蜂乳、鹌鹑肉、鹌鹑蛋、鹿肉等平补或温补五脏的食物;健脾或和胃的食物有陈仓米、山药、胡萝卜、大枣、黑枣、山楂、苹果、柠檬、樱桃、塘鳢鱼、刀鱼、银鱼、黄鱼、带鱼、猪肚、牛肉、牛乳、饴糖等。白砂糖、蜂乳、鸡蛋、猪肉、羊奶、柠檬、菠菜等有润燥生津之功用,且性平或温。低气压环境下忌食性寒凉食物,见“阳虚体质者的食物养生”。
(2)为增强食物养生的功效,上述食物也可与一些具有抗缺氧作用的中草药配制成药膳食用(或单独使用)。实验证实,不少补益类及利水、开窍类中草药具有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的作用,其中单味药有党参、刺五加、当归、熟地、龙眼肉、丹参、沙参、人参、三七、麦冬、黑豆、刺玫果、红景天、茯苓、半夏等。
其药理作用主要是提高机体急性耐缺氧能力和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耐缺氧能力,以及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机体耗氧量,以促进机体适应缺氧时的内、外环境。
相关内容推荐
补肾 腹泻 水肿 人参 三七 茯苓 缺氧 阳虚体质 党参 山楂 腹胀 大豆 鸡蛋 麦冬 当归 半夏 丹参 龙眼肉 苹果 韭菜 菠菜 猪肉 猪肾 牛肉 羊肉 鸡肉 阳虚 胀气 心血管 健脾 蛋白质 疲劳 维生素C 维生素E 维生素A 药膳 脂肪 中枢神经 腹痛 沙参 山药 维生素 维生素B2 食欲减退 中医理论 辐射 记忆力 维生素D 大米 嗜睡 熟地 水分 腐竹 黑豆 胡萝卜 健脾和胃 眼睛 紫外线 维生素B 烟酸 龙眼 樱桃 萝卜 优质蛋白 微量元素 寒凉食物 心血管系统 碳水化合物 饮水 对眼 带鱼 枣 柠檬 补肾食物 体质 膳食 优质蛋白质 大枣 饴糖 碘 高糖 维生素B1 消化 热量 低气压 刺五加 温阳 润燥 羊奶 湿 寒 和胃 兔肉 鹌鹑 猪肝 小麦 银鱼 鹌鹑蛋 糖 红景天 蛋白网址:低气压环境下生活、作业者的食物养生建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9894
相关内容
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建议低碳生活的环保建议书
低碳环保生活的建议书(二篇).doc
对低碳环保生活的建议书
低碳环保生活建议书
环保低碳生活建议书
低碳生活环保建议书
低碳生活的建议 关于低碳生活环保建议书精选22篇
建议低碳生活的环保作文
最新低碳生活环保建议书 环保低碳生活建议书(精选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