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丢进去,价值产出来
垃圾分类的小贴士:湿垃圾可以直接丢进马桶,厨余垃圾用来堆肥。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日常生活摄影# #日常家务妙招#
科技快速进步、经济持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电器、电子设备保有量不断增长,而且更新换代的周期也被大大缩短,由此产生的电子垃圾数量不断攀升。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预测,到2050年产生的电子垃圾数量相比现在可能会增加一倍以上,全球总量将从5000万吨增至1.1亿吨。
但,电子垃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它们的价值不仅仅等同于元器件中的金属材料的价格,更是关乎环保、可持续,关乎成本、供应链的深层效益。
各行各业,包括电信、IT、金属、零售、制造和废弃物管理,都有机会从电子垃圾的循环利用中回收价值,并在最终的协同效益中获益。
以下是本文的内容提纲:
01 电子垃圾的价值
据统计,从全球来看,智能手机平均每2.2年就会被更换一次;物联网的发展正快速增加联网家电的数量,所以家电的淘换频率也在不断增加;而在全球范围内,只有约20%的电子垃圾会被回收利用。
虽然回收电子垃圾是一项新的工作,其价值还有待证明,但很少有事情能让相关方从如此多的潜在途径获益,尤其是当我们考虑气候和环保可持续等非经济利益相关的目标时。如图所示,价值链上的每家公司都有不同的获益方式。
营收价值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企业客户在做购买决策时开始考虑所消费的产品的环保可持续理念。BCG研究发现,超过80%的Z世代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时会考虑这一点;其中,超过60%的人表示,他们对当今各大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感到失望——这其实恰恰为那些真正在践行环保可持续理念的企业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
除此之外,各大企业也在寻求可持续的废弃物解决方案——他们想找到具备大规模处理电子垃圾能力的废弃物管理公司。
对于零售商来说,实体店内的电子垃圾回收计划还可以吸引客流,更好地留住客户。这一举措还能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比如苹果(Apple)等公司就有以旧换新计划,消费新设备时可以折价回收老旧的电子设备而不是让它们直接被废弃掉。
参与电子垃圾循环生态系统的公司或许还能在其产品定价中获得一定的“绿色溢价”。消费者支付这种环保溢价的意愿正在增长。
净利润影响
通过电子垃圾创造价值的两条极具潜力的途径是:价值回收与原料补充。生产和安装含有大量贵重金属和稀土元素的高档电路板的电信和IT企业,完全有能力抓住其中的机遇,回收利用这一被浪费掉的价值。比如在产品设计和使用中采用更可循环的方法,从而回收部件和材料。废弃物管理企业也完全有能力将高价值的电子垃圾重新回收利用起来。
电子垃圾是许多金属原料的低成本来源,如铜、金、银、铂、钯、镍、铅、锡以及稀土等。同时,这些金属原料的需求随着电气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而不断增长。事实上,某些金属在电子垃圾中的含量比在矿石中的还要高出许多倍。
管理电子垃圾对于过期数据和设备安全管理也至关重要。服务器等敏感电子产品的不当废弃不仅可能会导致企业被罚,还有可能带来数据泄露风险。在某些情况下,企业还可以通过翻新、更换部分零件来为废旧设备提供二次生命,进而回收旧物的价值。
ESG效益
除了广泛的社会和环境效益——比如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垃圾填埋和非法倾倒、防止污染、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外,电子垃圾回收再利用还有助于公司实现净零目标。从回收的电子产品中二次提炼金属的排放量,通常比直接从矿石中一次提炼的排放量要低得多。例如,回收铜的碳足迹仅有原生炼铜的1/3到1/5。对于制造商、电信和IT公司来说,回收电子垃圾可以减少供应链和产品报废的范围3碳排放。
越来越多的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工厂和电信公司正在制定回收循环再利用目标,而电子垃圾回收再利用显然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举例来说,苹果公司正致力于在其产品中使用100%的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惠普公司也在致力于到2030年,通过包括电子垃圾回收在内的各种举措,实现75%的产品和包装循环利用。
02 电子垃圾是怎么产生的
解决电子垃圾问题的关键,是要更好地管理宝贵的资源。想要在商业层面把这件事情跑通,我们有必要将其拆解成三个层面,来逐一分析攻破。
回收面临的困难
电子垃圾的回收面临几大障碍。首先,现行法规充其量只能提供笼统的回收约束力。其次,相对于回收价值,物流成本更高。诸如电视机等低价值电子垃圾的塑料外壳大、电路板小,物流成本高;农村地区往往因为回收临界密度不足,难以抵消建设大型回收网络所需的投资成本,导致很少回收或者低频回收。
另外,回收的各流程也有可能出现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设置回收点,如市政中心、循环再利用中心、零售商超和慈善机构等,但具体回收处理再利用报废电子产品的能力,各个城市却大不相同。有些地方的收集频率可能低至每月一次,而有些地方家庭参与率甚至不到30%。
最后,消费者对电子垃圾回收潜力的认识有限则是另一个挑战。大部分的消费者并不了解将废旧电子产品交由负责任的回收商处理所能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好处,更不用说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要将这些产品交给什么地方去处理了。电子垃圾回收具备成为零售企业利润中心的潜力,但在真正投入资源打造回收能力之前,企业必须充分了解消费者的意识和意愿。
再利用面临的障碍
电子垃圾想要被回收再利用,成本可谓高昂。首先,要将混杂在城市固体废弃物中的电子垃圾分离出来,必须靠人工手动分拣。更糟糕的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等较小的设备还经常被压碎,并遭到有害生活垃圾的污染。其次,某些电子产品的拆解非常困难,有些甚至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或工艺。此外,国内处理能力有限和商品价格波动也会造成一定的困难,电子垃圾回收利用的商业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带来稳定的回报。
最后,即使初衷是好的,提供经济激励也可能带来反效果——可能会更进一步促进产品的快速更新和提升销量,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更快报废、更大的回收量,以获得更多的额外附加价值),从而对回收到利用产生不利影响。
产品生命周期的障碍
“循环”远不止“回收”而已,它是要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但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一些激励措施也会因强调产品的快速更新和销售量而忽视产品的使用寿命,从而与资源循环背道而驰。这些因素抑制了厂商维修或翻新旧的电子产品的积极性(有些设备购买新产品的成本低于维修成本),阻碍了循环利用。
此外,回收再利用也是“孤掌难鸣”,单靠某一家企业很难推动某类电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并从中获得商业收益。如果缺乏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关系,或者相应的计划让人们更重视电子垃圾的回收价值,填埋和出口仍然比负责任地回收许多种类的电子垃圾成本更低。
最后,想从循环生态中获得ESG方面的好处,还需要加强标准和监督。当然,循环过程中的数据跟踪能力仍然十分有限,而且还会出现新金属和二次熔炼金属被用在同一产品之上的情况,更是限制了可追溯性。
03 企业如何抓住电子垃圾的机会?
通过激励措施、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者教育来促进回收
通过向消费者和合作伙伴提供激励措施,可以有效促进电子垃圾的回收。零售商超可以通过提供电子垃圾回收抵扣券来增加回收量,同时还能提升客流量。制造企业可以为零售商提供新产品抵扣额度,换取他们回收的报废产品。
随着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企业还可以将自己在回收方面的实践纳入业务模式来从中受益。比如打造实体店内的报废产品回收系统,包括回购和回收计划,来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类似的,逆向物流计划可以为分销商和电子零售商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并提高忠诚度。
更进一步,企业还可以通过提高人们对现有电子垃圾回收计划、电子垃圾价值及其对环境潜在危害的认知来教育消费者,进而促进循环回收再利用。
通过稳定回收商的接收量并提升其回收能力来促进回收
价值回收抵扣或长期合同,都是回收商和废弃物管理公司增加电子垃圾回收量的关键推动因素。它们可以稳定相关回收企业的未来现金流,保护回收商免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同时确保材料加工商和OEM工厂的原料供应。回收商还可以通过长期回收合同向社会提供废弃物管理的分类服务。
而提升分离和提炼技术,是从多等级混合电子垃圾中回收价值的先决条件。机器人处理可以减少危险和降低成本,但会受到处理速度的限制。对较难处理的电子垃圾或粉碎产品进行升级处理是更可行的方案,例如对细颗粒进行更先进的机械分拣,从有机物中分离出有价值的金属碎片,将有价值的金属颗粒从有机物中分离出来。
与此同时,建立国内回收网络则能降低物流成本,并带来其他生态系统效益。
循环设计、生命周期延长和服务模式
制造商需要调整产品,使其适应循环型未来,实施循环型设计原则,强调耐用性、可维修性和模块化。可以对产品组合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估,以确定干预点,并使用更轻质的材料(这一举措还能带来成本效益)和易于分离的单一材料。例如,思科便承诺到2025年时实现将循环设计原则(如标准化和模块化,以及在设计时便考虑其可拆卸、再利用和可维修)纳入所有产品和包装。
维修和再利用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而使用翻新设备则可以减少企业的碳足迹。以飞利浦为例,他们会翻新某些类别的电子产品,包括医疗设备,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要实现从线性到循环的转变,可能还需要创造性的商业模式。比如采用“一切皆服务”(everything-as-a-service)的模式。以惠普的打印管理服务为例,他们通过计量收费而非传统的销售设备的模式,有效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在这一模式中,各大企业向惠普租用打印机但按打印量来收费,此时,打印机便成了惠普的成本支出,(受商业利益驱使)他们更有可能去维修机器而非轻易用新机器替换,从而提升了打印机的服务年限。
闭环:合作、标准和验证系统
如今,一些行业联盟,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正在制定循环经济的蓝图,其中就包括了数据收集的建议。通过循环跟踪和数据生态系统,整个行业都可以更好地看到并追踪报废产品的回收再利用过程,同时揭示机会洼地,阐明实现循环未来所面临的意想不到的挑战,并实现绿色品牌溢价。
而为产品设计“数字护照”,不仅能收集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相关信息,还能有效促进整个生态向更循环经济的方向过渡。
-------
尽管上文所提及的这些做法,每一项都能有效推进电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但最大的机遇来源于新的、创造性的合作模式,如价值链伙伴关系和合资企业。制造商、回收商、零售商以及IT和电信公司都应评估其在电子垃圾领域的机遇。
电子垃圾循环再利用是一项复杂且日益严峻的挑战。解决方案需要时间、创造力和整个生态系统各参与者的通力合作。而在这一过程中,能突破传统线性供应链思维的人,将会获得非常可观的回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杉汇”(ID:Sequoiacap),作者:洪杉,36氪经授权发布。
网址:垃圾丢进去,价值产出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81444
相关内容
垃圾去哪儿?有偿回收,点草成金,价值挖掘垃圾倒进去,出来油和水,这套易腐垃圾减量处理神器走红
【创国卫进行时】垃圾投进去现金“吐”出来
废旧电子产品该去哪? 电子垃圾污染问题成焦点
垃圾分类丨产生的厨余垃圾别急着丢,有可能是宝!
学校垃圾桶量身定制,一价到底垃圾桶生产厂家
这些人,把垃圾都玩出花来了
生活垃圾分类丨干垃圾、湿垃圾怎么分?点进来看→
带盖垃圾桶报价?家用垃圾桶选择方法?
强制垃圾分类20多年的台湾怎么丢垃圾,为什么要追垃圾车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