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关系研究
理解职业倦怠:长期工作压力和缺乏满足感导致的情绪低落。 #生活常识# #职场技巧# #职业倦怠#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倦怠现象已逐步显现,且有不断增大的发展势头。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团队的重要部分,是高校德育和管理学生工作的主力。辅导员如果出现工作疲乏,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对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和成材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还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的实现。所以,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深入分析辅导员产生倦怠的原因,并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对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体制和促进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副辅导员;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
引言:
由于受疫情的影响,我国许多高校实行了封闭管理,学生们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在学校中,学生会出现许多问题,所以辅导员是高校老师工作压力最大的,而身体上的负担也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增加。只有当学生休假时,他们的工作压力才会减轻。本文通过调查,探讨了新时期下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负荷之间的相关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产生倦怠与工作压力的原因
(一)工作量太大,事务性强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的基层工作人员,其首要职责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却超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围。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出来开展德育工作、党建工作之外,还扩展到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学习督导等各种繁杂的工作中。从学生的成长历程看,从新生报到、登记、军训、体检等方面,学生的课堂纪律、出勤、考试纪律、宿舍卫生安全、职业生涯规划、文明离校、就业指导等。这些都是辅导员的工作因此,辅导员的工作量增加,工作重点弥散,从而导致辅导员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二)薪酬待遇与工作量不对等
高校以教学,科研为主,辅导员工作繁忙,客观上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很小,因而课时报酬也相对较低,而且因为种种原因,辅导员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自然也就无法得到科研的报酬。辅导员的工作强度高、要求高、报酬少,很可能会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引发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从而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稳定。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产生倦怠与工作压力的主要表现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是指高校辅导员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表现出心理、行为和心理疲劳的一种状态。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几个方面:情绪上易紧张、易愤怒、易疲劳、情绪波动较大、工作热情不足、学习态度冷淡、工作态度冷漠、生活状态无精打采、精力难以集中、思维难以开阔、积极性难以激发。经常感到孤独,焦虑,沮丧,甚至是无助,遇到困难就想逃避,没有动力。在行为上,主要是对辅导员工作的倦怠,对工作的参与程度降低、工作态度消极、缺乏创造性;对学生缺乏耐心、关怀和关爱,不能与学生友好交流甚至不接受学生带交流;缺乏与员工的交流,与他人的关系不和谐;对工作场所和校方的抱怨很多。在心理上,主要是对自己工作价值的认同感降低,缺乏自豪感、成就感,认为工作毫无意义和价值,视工作为单调重复的工作,对自己的薪资待遇不满意,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失望,觉得前途渺茫,有辞职的意向。【1】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产生倦怠与工作压力的对策
(一)改善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环境
高校辅导员的心理问题与其所处的外在条件有很大关系。良好外部环境对缓解个人的心理压力和提高工作的安全感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减少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必须通过加强对其工作环境的优化,促进其在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中的作用,扩大其工作发展的空间,建立健全辅导员流动机制,形成辅导员工作岗位的职业吸引力,肯定高校辅导员岗位是教师队伍的重要一员,高校内部从个体教师到各职能部门都应全力支持辅导员的工作。要对导师的工作表示尊敬和信赖。高校领导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从细节着手,对辅导员进行尊敬和关爱,使其感到工作的放松、有安全感、有归属,培养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精神状态,从而提高其工作业绩。同时,要打破传统的思想认知,把学生工作与教育、科研并驾齐驱;要制定相关的制度,以引导方式使现有的辅导员队伍得到稳固,并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2】
鼓励辅导员敢于开拓、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工作氛围,为辅导员和学生树立起一个良好、信任的环境,为他们制订出一个切合实际、合乎情理的工作任务,并适时地对他们进行表彰,使其在工作上得到满足,进而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轻松的工作环境使其具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自觉地将辅导员工作视为一种具有远大前景的工作。
(二)加强辅导员的自我管理
丰富辅导员的业余生活,培养其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解决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是一种有效的途径。高校辅导员要自觉地抽时间参与健身活动,保证身体的强健,学习如何用身体发泄负面的情绪,用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可以根据年轻人的各种兴趣爱好,如跑步、打球、游泳、音乐、舞蹈等。学校还可以安排有规律的或不固定的体育活动,以促进辅导员的体能训练。
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与调动各种人际交往之间的积极因素,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创造出一个融洽的、愉快的学生成长环境。辅导员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其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并积极拓宽自己的视野,主动适应环境,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自觉地培养社交技能,学会多种交际技能,缓解工作中的心理压力。当碰到问题时,要懂得转变思维,避免尖锐的冲突;还可以通过寻求帮助或支持,学习如何与其他辅导员进行沟通交流,多与亲戚、朋友聚会,把自己的负面情感倾诉出来,以此来释放自己的情绪。【3】
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的问题是当今社会比较严重的一个现象,应该积极解决这类问题,要改善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环境,使其有一个轻松的工作氛围;要加强辅导员的自我管理,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空间。从而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师海荣.高校资深辅导员职业倦怠困境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2):37-41.DOI:10.16853/j.issn.1009-4458.2021.02.008.
[2]张宏亮,柯柏玲,戴湘竹.基于卡方检验法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03):147-151.DOI:10.15938/j.cnki.iper.2020.03.030.
[3]康雪伟,许驭,葛飞,科尔沁,于涛,邹爱婕.内蒙古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和调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2):63-66.DOI:10.16853/j.issn.1009-4458.2020.02.013.
作者简介:黄颖,1988年,女,汉族,江西新余,本科(学士)。
网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关系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85317
相关内容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压力分析及缓解方法致辅导员丨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五大痛点与“十剂良药”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应对策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瑜伽与冥想在职业倦怠防治中的作用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与应对策略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与压力管理
克服职业倦怠,有效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践与研究
职业倦怠和压力管理课稿.ppt
高校辅导员如何有效缓解心理压力提升工作效能
社会支持、生活压力事件与学习倦怠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