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以养德?节俭对亲社会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及其理论解释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人们对社会信息的理解和解释对行为的影响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社会适应心理学#
心理科学进展2024,Vol.32,No.10,1680–1696©2024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10.3724/SP.J.1042.2024.01680
俭以养德?节俭对亲社会行为的
双刃剑效应及其理论解释*
11112
陈斯允徐惠琪李诗颖牛小曼许丽颖
(1暨南大学广告学系,广州510632)(2武汉大学心理学系,武汉430073)
摘要随着社会物质经济的发展,节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节俭素
来享誉“美名”。然而,节俭所导致的结果是否总合乎道德?本文试图系统地回答这一问题,分别从积极面和消
极面揭示了节俭对亲社会行为的双刃剑效应。上述效应的发生可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自我控制理论、生命史
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机会成本理论和有限注意理论等视角进行解释。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厘
清和开发节俭的道德内涵,开展节俭相关后效的跨文化研究,识别不同类型亲社会行为中节俭的共同作用,
探寻统一双刃剑效应的理论框架和边界情境,以及验证道德情绪作为心理机制的解释作用,进而推动节俭心
理学和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融合与发展。
关键词节俭,亲社会行为,自我控制,资源保存,社会交换,双刃剑效应
分类号B849:F713.55
1引言赢得大量市场,“薅羊毛”成为青年人的新时
尚……然而,当前学术界与节俭相关的研究成果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整体上较为分散(Eversetal.,2018;Philp
——出自《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Nepomuceno,2020),与其丰富的实践形式之间仍
存在较大的可挖掘空间。
作为一个源远流长、与时俱进的概念,节俭
节俭是一个跨文化的概念。西方哲学传统中
(frugality)随着经济发展与思想进步被不断赋予新
的节俭是与追求物欲相对应的一种价值观
的时代意蕴(李林,黄希庭,2014;Lastovickaetal.,
(Aschemann-Witzeletal.,2022;Ratchfordetal.,
1999;Simpsonetal.,2019;Wangetal.,2021)。作
2021)。西方社会的节俭侧重强调物质资源利用上
为与“勤”齐名的美德——节俭通常被视为人类消
的节约,如在购买和使用物品时的谨慎和节制。
费伦理的基本准则(何建华,2021;Kapitanetal.,
西方犹太教强调限制物质获取,西方文化中的禁
2021)。放眼现实社会,人们也以多种方式践行新
网址:俭以养德?节俭对亲社会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及其理论解释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0755
相关内容
勤俭节约俭以养德惜物以养德:中华文化传统中的节俭智慧及其传承
节俭度日的解释 节俭度日的解释是什么
节俭养德 倡俭戒奢
勤俭节约 俭以养德 免费文案+PPT模板下载
试论节俭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世界勤俭日 | 以俭养德,全民节约
节约粮食 以俭养德
【言论】让勤俭节约成为生活方式
你以为的节俭,其实是浪费:如何识别过度节俭的心理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