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枫林街道 上海徐汇
五一期间,不少市民选择出游赏景,然而在枫林社区,有一群热爱剪纸艺术的居民,相约来到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欢度假期。
原来,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剪纸”的保护单位,枫林街道长期致力于剪纸艺术的推广和传承。今年,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进一步密切结合群众文化生活,精准对接需求,探索开展“艺剪枫采”——文创剪纸系列活动。此次开展的就是第三场,也是劳动节专场。和前两场一样,活动预告发布不久,参与名额就满了。是什么原因,再一次点燃居民们对剪纸的热情呢?
1
特色展示
方寸之间,“枫”味十足
为了让居民深度了解“上海剪纸”的历史和技艺,了解枫林街道在保护和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活动安排了两位特别的带教老师,他们既是“上海剪纸”区级传承人,也是工作在社区的“枫林人”。带着对剪纸的热爱,对枫林的热诚,带教老师每次授课都会精心准备,以确保活动效果。在每一场活动前,老师会凭借传教经验策划一个主题,并且设计相应的原创图案,兼顾难易程度和题材趣味性。比如第一场的“七彩枫情”,不但融入了枫林街道的LOGO元素,还通过剪刻、套色等流程,赋予了每件作品灵动的创意。
2
深度传播
DIY作品变成了数字文档
传统的剪纸课程,其作品的保存方式和使用广度比较局限。而“艺剪枫采”文创剪纸则开发了更多的可能性。这,归功于首次引入了数字文档的概念。小小的改变,扩大了剪纸的展呈方式。在每场活动中,居民的DIY作品会被免费转为数字文档,发送到居民需要储存的媒介(如邮箱、微信等)。在完成数字转换后,这些“文档”就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场景了。活动中,借助一些简单的设备,大家的剪纸数字文档就与T恤、明信片、手机壳、帆布包、杯垫、贺卡等,“擦”出了非遗的火花。剪纸,能够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
3
有趣互动
在“家门口”做一次设计师
许多人心中都有一个成为设计师的梦。“艺剪枫采”文创剪纸能够满足居民这个心愿。每场活动中,带教老师会结合自制的《剪纸基础图形》(普及版)PPT,手把手地教授“基本功”。简洁直观地讲解,加上形式多样的互动,参加活动的居民就能充分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然后,在带教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大家运用自己学到的技巧,进行创作,从作品构图、图形变化、色彩叠加等,居民天马行空、创意无限,充分发动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充分展示在自己的作品中。每一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细心的居民会发现,在这个系列活动中,总是有几张熟悉的面孔。他们,就是枫林街道剪纸传承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他们在自己掌握剪纸技艺的基础上,非常乐意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活动“保驾护航”。他们有的参与图案的设计,有的提供剪纸助教服务,有的协助作品转化……在他们看来,这个活动是剪纸在社区传承的新举措,他们很愿意提供“一臂之力”。
当传统遇到时尚,通过巧妙地融合,绽放出了创意之花。剪纸,把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吸引到了一起,从活泼可爱的幼童,到两鬓斑白的长者,他们或是学生,或是白领,或是武警战士,或是退休人员……同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剪纸爱好者。剪纸为文创注入了新的内涵,文创赋予了剪纸多种趣味。剪纸,为枫林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这,就是剪纸的特殊魅力。
原标题:《传统与时尚巧妙碰撞,剪纸也可以这么“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