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养老”到“积极享老” 文化养老 让老年人活出“年轻态”
教育年轻人尊老爱幼,传承养老文化 #生活知识# #生活小知识# #居家养老#
从“被动养老”到“积极享老” 文化养老 让老年人活出“年轻态”
发布时间:2023-12-19 11:11:0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不再是“一张床三顿饭”,正逐渐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并逐步迈向“优不优”。
面对新时代养老工作的新需求,黄埔区南岗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努力推动从“被动养老”到“积极享老”跨越式发展,以“文化养老”为着力点,开设乐龄学堂,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激发和释放老年人精神活力,促进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
老年人文化需求突出
2022年7月起,天信医护承接南岗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服务项目。运营之初遇上疫情,中心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式管理,疫情过后,每天来活动的老人寥寥无几,人气并不旺盛。
中心发现社区周边老年人更多的是带孙辈、做饭、看电视、打牌,较少有更为丰富的老年人文化生活,受限于老年人文化水平意识和过往经历,老年人被动接受养老生活。中心结合现状精准服务需求,积极打造“文化养老”服务,从2023年3月开始摸索和推动老年教育服务,开设春季班、秋季班,参考老年大学办学模式通过招生报名,开设课程,迅速聚集人气。
文化养老课程不“老”
中心乐龄学堂结合社区老年人的兴趣和需求,共设置声乐、画雕、书法、葫芦丝、衍纸手工、智能手机等10个课程,课程类型涵盖体育健身类、唱歌乐器类、生活艺术类、信息技术类,提供150多个“学位”,自由选课,自主学习。同时发掘有特长的老年人在课程中担任专才志愿者导师,班务助理等职务,丰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增加老年人兴趣交流展示机会,促进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树立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同时中心组织开展书法作品展、画雕作品展、衍纸艺术品展及义卖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互动交流及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社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宣传“积极老龄化”的服务理念。
“老同学”演绎不老青春
中心乐龄学堂2023年秋季班共开设12节课程。12月18日,是本学期最后一节课,老年学员们如约而至。这里有最年长教师及老年学员,均近九旬。
年近九旬的张叔夫妇是中心的常客,尽管年近九旬,学习热情一点不比年轻人低,每学期连报几门课程,烘焙、画雕、书法、衍纸…每周按时上课。他曾说过,老年人就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刘国华老师已是88岁的耄耋老人,他既是乐龄学堂的教师也是一名老年学员。上世纪90年代因出国探亲与画雕艺术结缘,当初学习画雕工艺时他已经退休60岁,至今学习这门手艺已经二十多年时间,导师曾与社工说:“画雕是我的个人爱好,自从我学会以后,这门手工艺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我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加充实与快乐,并且画雕让我的身体也好起来了,眼睛从350度老花眼镜逐年减低度数,近年来我都不用再戴眼镜了!”。目前他作为社区志愿者专才导师在中心乐龄学堂开班教学,教材也是他自己整理的,不输年轻人,彰显“桑榆晚年”年轻活力。
中心“乐龄学堂”自开设以来,共开展2个学期,10门课程,服务1485人次,孵化了一支老年文艺团队。2023年10月中心成功申请黄埔区老年大学南岗街分校,通过依托区老年大学的师资力量资源共享,提升课程专业性和课程内容多样化,让社区老年人积极享受更多由“文化养老”带来乐趣,让生活更“年轻态”。
查看网址
网址:从“被动养老”到“积极享老” 文化养老 让老年人活出“年轻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2072
相关内容
2020两会养老话题:文化养老,让老年群体“从养老到享老”泗洪:从“养老”到“享老”,为老年人幸福“加码”
居家养老的生活什么样 从“被动养老”到“主动享老”
“文化养老”让老年生活有“知”有味
老年人消费新风向:从“养老”到“享老”的全面转变
从“养老”到“享老” 这才是老年生活该有的样子
居家养老文化,让老年生活更精彩
从居家养老到康养社区 锡城养老地产构建老年人新的生活圈
从“养老”到“养心”,如何让老年人生活更有意义?
从“养老”到“享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