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墨香浸岁月:内江无名书店的光阴书笺
纸质书中的墨香令人回味无穷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纸质书籍#
一本旧书,半卷残页,满是未被时光冲淡的故事,在无名处续写……
在市中区甘泉寺路花鸟市场一隅,隐匿着一家没有招牌的“无名”旧书屋。泛着岁月痕迹的红木门,两边是有些发黑的水泥墙,店里布满了旧书籍,可以看出这是一家二手书店。近日,记者走进店内看到,不大的空间里,书籍堆满了书架,就连地上都摞满了旧书,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独特的味道,无声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无名书店里堆满了各类二手书籍
铁匠与旧书的20年情缘
店主老潘今年60多岁,是个对书有着赤诚热爱的人。虽然只上过小学,但他从小就痴迷于读书,对各类书籍有着浓厚兴趣,无论是历史古籍还是科普读物,都能让他沉浸其中。他早年曾是一名铁匠,后来因对书的热爱,便开起了这家二手书店,这一开便是20年。
店主老潘在把店里的书搬到外面
每周六、周日,老潘都会早早来到书店,营业至中午。而平日里,他则回罗坝老家种地,在土地与书店之间,切换着生活的节奏。20年的时间,他的无名书店逐渐声名远扬,成为了内江爱书人的淘书胜地。
旧书堆里的“淘金客”
邓谋优是无名书店的常客,只要有空,每个周末就会来这里逛逛。他感慨道,“感觉现在看书的人比较少,特别是工作后,一是没时间,二是读书很难。很多人觉得读书很简单,其实不然。以前看书觉得书上写的都是对的,后来发现书上也有错。而且读书要不仅有兴趣,还要坚持,就像妖怪见到唐僧一样,那股执着劲儿不能少。读书的好处很多,能够帮助我们看问题更全面、更多元化,还能在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市民邓谋优在翻看老潘新收来的书籍
采访时,记者还偶遇了《沱江人家⑦》的主人翁、红色文化收藏家蓝文生老师。他表示,为了收集红色文化史料,自己也经常来这里淘二手书,寻找有收藏价值的红色书籍。
不一会的时间,店里就陆陆续续来了不少顾客问书。虽然店铺里的书籍看似杂乱无章,但无论顾客要什么书,老潘总能快速、准确地从成堆的杂书中找出顾客所要的。此外,还有不少顾客直接向老潘下订单,委托他帮忙留意需要的书籍。这份信任,是老潘多年用心经营积攒而来的。
书店里放着老潘收来的各种旧书
书店里的书来源广泛,不少是读者们主动售卖过来的,价格也十分亲民,除了一些稀有、绝版书籍能卖到上百元,大多数书籍都非常便宜,最低的1元,一般的都是5元,比较新的也才10元。
压箱底的“珍宝”
不忙时,老潘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压箱底”的宝贝——一些非常“有年头”的古籍。《南史卷》《御批通鉴》《三字经》……这些古籍,纸张泛黄,布满虫蛀,书体也有些破损,但老潘对它们进行了清理并重新装订。
老潘“压箱底”的古籍宝贝
老潘介绍说,“经常会有一些历史学家来这里收书,就喜欢这种古籍,因为这些古籍上的内容与现在书籍会有些不一样,比如这本大家都熟悉的《三字经》,这个古籍上的解释和现在的就不太一样。”这些古籍对于研究历史、文献的专业人士而言,堪称珍贵资料。
书香里的城市脉动
无名书店常常聚集着一群爱书之人,他们在这里淘书,也在这里谈论古今,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从古代历史到当代文学,无所不谈。老潘乐在其中,“和大家聊聊书,谈天说地,很有意思。”
老潘(右一)和常客邓谋优坐在门口的小凳上畅聊
记者离开时,老潘还和老顾客邓谋优坐在门口的小凳上畅聊当代四川籍文学家阿来。小小的无名书店,在城市的喧嚣中偏安一隅,却盛满了书籍的厚重与时光的温度。当现代的快节奏如洪流般席卷,这里就像一方静谧的浅滩,让爱书之人得以停留、栖息,重拾阅读的初心。老潘以自己质朴的方式,为这座城市留存了一抹书香,而这书香,也将随着岁月,在爱书人的心底晕染出无尽的诗意与眷恋。
网址:廿载墨香浸岁月:内江无名书店的光阴书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5609
相关内容
江南访旧书,穿越岁月的书香重温旧书店的光辉岁月:从记忆到未来的书香之旅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时光荏苒,岁月无情,人生沧桑,往事如烟。
墨香与岁月:探寻古旧书之美
旧书店里觅时光
旧书店里觅时光(新时代画卷)
旧书店里,仍有人在守“微光”
书香里的奇迹:旧书店的重生
七夕晒书,岁岁书香岁岁浓
难忘读书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