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下的企业能源管理:从能耗监控到智能优化
绿色能源(如太阳能)的数字化监控和管理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改变生活# #数字化生活#
祁洁 acrelqj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201801
一、背景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能源管理正经历着从传统粗放式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的深刻变革。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题。
二、传统能源管理的痛点与转型需求
传统工厂普遍面临能源管理困境:计量点位不全导致"跑冒滴漏"难以发现;人工抄表效率低下且易出错;设备空转或轻载造成大量能源浪费;能源转换效率数据缺失使节能评估缺乏基准。某铝制品公司的案例显示,缺乏实时监测系统时,企业无法及时发现配电系统异常,能源浪费严重,产品单耗居高不下,人工统计工作量大且准确性难以保证。
随着GB/T 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等国家标准的实施,以及"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企业亟需建立完善的能源管控体系。现代企业需求已从单纯的用能安全监测,扩展到电能质量分析、能效水平评估、节能空间预测、新能源应用规划等全方位能源管理。
三、三级计量体系:能源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构建科学的三级能源计量体系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Acrel-7000企业能源管控平台创新性地提出按"直接生产用能-辅助生产用能-附属生产用能"划分计量结构,同时支持按系统、建筑、部门多维度架构三级计量网络。
计量层级示例:
Ø一级计量:企业整体用能(如总电耗、总水耗)
Ø二级计量:车间/产线用能(如涂布机、搅拌机能耗)
Ø三级计量:重点设备用能(如空压机、水泵单耗)
这种分级方式不仅符合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更能将能耗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为KPI考核提供数据支持。特变电工集团的实践表明,通过三级计量体系,企业成功实现了从集团到工厂、车间的多级能源绩效对比,能耗指标同比显著下降。
四、能效数据:从监控到优化的价值跃升
单纯的能耗数据采集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Acrel-7000平台通过建立设备级能效模型,实现了从"能耗监控"到"能效优化"的质变。
关键能效指标包括:
Ø工序单耗:单位产品生产能耗(kWh/件)
Ø设备能效:如制冷系统COP、空压机比功率
Ø能源转换效率:如水泵效率、变压器经济运行指标
平台内置的AI算法通过熵权-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鲸鱼优化算法模拟设备运行最优解。在某铝制品公司的应用中,中央空调系统通过AI调优,冷源电耗降低15%,系统COP提升20%。
能效数据的持续积累形成了企业宝贵的"能源基准",为设备维护、更新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平台能自动对比新旧设备能效水平,从全生命周期成本角度评估设备更新时机,指导企业优先安排高能效设备作为主要出力。
五、多技术融合的智能管控体系
现代能源管理系统已不再是独立运行的孤岛,而是深度融合多种技术的生态系统:
Ø物联网感知层:智能电表、远传水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数据
Ø数据中台:通过Redis、MongoDB等数据库实现数据清洗、计算与存储
ØAI分析层:负荷预测、关联分析、优化算法等模型持续优化系统运行
Ø可视化交互:3D组态监控、自定义驾驶舱、移动APP等多终端展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平台的"无代码"自定义功能,用户可通过拖拽方式快速搭建配电房监控、蒸汽管网图等专业画面,流程变更时可自行调整监视点位,极大提升了系统灵活性。
六、综合效益与未来展望
成功实施能源管理系统的企业普遍获得了显著效益:
Ø某铝制品公司产品单耗下降8%
Ø特变电工集团实现碳排放精准计量与管理
Ø多家企业通过负荷优化降低需量电费10-20%
未来,企业能源管理将向"源网荷储"一体化方向发展,光伏、储能、充电桩等新能源设施将与传统能源系统深度融合。Acrel-7000平台已预留相应接口,支持企业逐步构建绿色微电网。
从长远看,能源管理不仅是成本控制手段,更是企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抓手。通过数字化平台持续积累的能源数据,将成为企业碳资产管理的基石,为参与碳交易、实现绿色融资提供可靠依据。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企业应把握机遇,构建智能化的能源管控体系,将能源从"成本中心"转变为"价值中心",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赢得竞争优势。
网址:数字化转型下的企业能源管理:从能耗监控到智能优化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6713
相关内容
NETAI赋能智能体开发与办公优化,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能源管理:优化能源消耗提升效率
能耗管理系统提升能源管理的智能化及数字化水平
能耗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数字化、智能化
能源在线监测系统,优化能耗管理策略
水电气热能源管理费控软件,节能高效数字化转型
工业能耗管理系统:智能优化与节能监控
数字化技术赋能绿色能源转型
如何通过企业数字化进行「能源管理」降本增效?
企业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数据可视化「上海同天能源科技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