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风险提示:警惕数字时代新“骗局”,守牢养老钱袋护晚年

发布时间:2025-09-14 05:53

风险提示:勿盲目跟风高利贷,警惕诈骗 #生活技巧# #个人理财技巧# #消费信贷指南#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金融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老年人对网络金融知识了解不深、风险意识相对薄弱的特点,编织各种诈骗陷阱,实施网络金融诈骗。为维护老年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北京金融监管局提醒广大老年朋友:警惕数字新“骗局”,护好养老钱袋。

典型“骗局”一:“AI换脸冒充亲友”

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技术,冒充老年人的亲友或熟人,通过视频通话、发送虚假视频信息等方式,以突发疾病、遭遇事故等各种理由谎称急需用钱,请求老年人给其借款或转账。由于视频中的画面与亲友极为相似,老年人往往难以辨别真假,在情感驱使下未核实便匆忙转账。一旦款项汇出,不法分子便销声匿迹。

北京金融监管局提醒老年消费者:AI换脸难分辨,亲友求助要核实。遇到亲友通过视频或信息求助转账时,务必通过多个渠道如拨打手机、当面沟通等核实对方身份,切勿轻易相信视频中的画面,更勿因一时情急而盲目转账汇款或泄露个人敏感信息。

典型“骗局”二:“伪造虚拟货币投资方式”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新兴数字资产的好奇心理,打着“未来货币”“高额回报”的旗号,通过伪造交易平台、夸大收益数据等手段,让老年人误以为投资虚拟货币是稳赚不赔的好生意。老年人一旦投入资金,不法分子便操控市场,使“货币”价值暴跌,甚至关闭交易平台,卷款潜逃导致老年人血本无归。

北京金融监管局提醒老年消费者:虚拟货币风险高,谨慎投资莫上当。对于不熟悉的投资领域,一定要保持警惕,多做了解,不要被高额回报所诱惑。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产品信息,远离那些承诺高额回报的虚拟货币陷阱。

典型“骗局”三:“冒充专家推荐投资”

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冒充金融专家或投资顾问,通过线上讲座、网络直播、网络论坛等形式,向老年人推荐所谓的“优质投资项目”,利用老年人对投资的渴望和专业知识的缺乏,诱骗其投入大量资金。然而,这些项目往往存在巨大风险,甚至根本就是骗局。

北京金融监管局提醒老年消费者:专家身份要核实,投资建议慎采纳。对于网络上的投资专家或金融顾问,要核实其身份和资质。同时,对于他们的投资建议,要保持谨慎态度,多方进行查证,切勿盲目跟风。

典型“骗局”四:“虚假养老项目众筹”

不法分子以“养老项目众筹”为名,通过社交媒体、网络众筹平台等渠道发布虚假信息,宣称正在筹建高端养老院、智能养老社区等项目,承诺投资者在项目建成后享有优先入住权或获得高额回报。然而,这些项目往往是虚构的,不法分子在骗取资金后便消失无踪。

北京金融监管局提醒老年消费者:养老项目需谨慎,众筹投资有风险。对于养老项目的众筹活动,务必仔细核实项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和风险提示,切勿轻易将资金投入未知的项目中。若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线索,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消费者风险提示:警惕数字时代新“骗局”,守牢养老钱袋护晚年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7496

相关内容

【风险提示】警惕打着“数字人民币”旗号的新骗局
养老诈骗花样多,九种养老骗局要警惕,白银中院法官提醒您:记住养老防诈“七字诀”,不贪不给不上当!
和谐健康风险提示:警惕金融消费诈骗
【以案说险】警惕“合作推广”骗局!守好钱袋子,护航幸福家
揭秘TP钱包骗局,守护你的数字资产安全tp钱包骗局流程
“假保障 真诱饵” 警惕“养老套路”背后的花样骗局
风险提示:警惕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
警惕7类骗局 新老年人生活“避”坑指南
微商买项链遭遇骗局,如何警惕网络购物风险
网络诈骗:警惕风险,守护财产与心理健康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