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发布时间:2025-09-14 09:51

托幼园所应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实施个别化教育 #生活常识# #育儿常识# #托幼园所管理#

摘要:在当前教育形式下,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要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将其与生活化元素结合起来,引导幼儿从自己熟悉的现象、事物与环境中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为幼儿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社会化;实施策略

一、创造环境

1.创设以幼儿为本的物质环境

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充分尊重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例如,每个幼儿都难以抗拒玩具的吸引力,教师可让幼儿选一种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班级,然后将幼儿的玩具汇集到一起。我们会发现,这些各式各样的玩具,都可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优秀资源。我们既可以利用它们丰富幼儿的科学教育环境,也可以引导幼儿对玩具进行分类。玩具在给幼儿带来更多乐趣的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探究欲,他们经常会提出很多出其不意的问题,如"为什么跳跳球可以跳那么高?""为什么有的玩具可以发声而有的不可以?""为什么不倒翁推不倒?"顺着幼儿的思路,我们可以开展相应的科学教育活动,通过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创设生活化的科学教育环境,有效培养幼儿细致观察、深入探究科学现象的意识与能力。

2.营造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与教育态度是影响幼儿心理的重要因素。和谐的心理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往往会有很多奇思妙想,教师应认真对待每个幼儿提出的问题,切勿因为他们问题过多而失去耐心。教师应该成为幼儿探索、成长历程中的默契伙伴,以平等的态度与幼儿共处,鼓励、启发他们大胆猜测、充分联想,以激活他们的科学探究动力。

二、制造内容

1.关注幼儿身边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现象无处不在。教师应从幼儿熟悉的、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来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以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空气在哪里"为例,本活动以空气为载体,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我们带领幼儿去操场上玩塑料袋,幼儿发现拉着袋子跑起来时,塑料袋就会变得鼓鼓的。"是什么东西跑到塑料袋里了呢?"幼儿产生了疑问,当教师告诉幼儿这是空气后,幼儿既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又解决了自己心中的疑惑,体验到空气原来是看不见的,但它存在于我们周围。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探究活动,可以引起他们探索的欲望,从而促使幼儿更大胆地探究科学。

2.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经验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话题。例如,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幼儿们午睡脱衣服时时常会有"噼啪"的声音,甚至头发也会竖起来。幼儿们对此现象产生了疑问,并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探究了静电的奥秘。因此,我们应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的已知经验,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欲望。

三、情境催化

越贴近幼儿真实生活场景的教学情境越能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例如,在大班开展的科学活动"蒜和葱"中,活动目的是引导幼儿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葱和蒜的不同。教师提着菜篮子进班,表现出很着急的样子,告诉幼儿今天食堂叔叔很忙,请大家帮忙分菜。幼儿们很热心,赶紧行动起来。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的方式了解两种蔬菜的特征,积累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幼儿为能够帮助食堂叔叔感到很自豪。又如,在小班"拔萝卜"的科学活动中,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们扮演兔宝宝,一起去种植地里拔萝卜小班幼儿更喜欢在这样富有趣味性的角色游戏中探索和学习。

四、材料支持

"教师可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或废旧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探究活动,获取相应的科学知识与经验。此外,利用生活化材料,还可以让幼儿切实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幼儿感受创造的价值,从而更加投入地进行学习、探究与创造。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空隙"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常见的各种坚果,如核桃、瓜子、花生、芝麻等,让幼儿亲自操作并发现物体间存在的空隙,探索填充空隙的方法并学习在生活中合理利用空间。在提供生活化的材料时,教师要确保材料数量充足,材料具有层次性并可供自由选择。其次,多样的探究工具,也可以激发幼儿深入探究的兴趣,并能为幼儿探究提供支持和帮助,因此,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尺子、剪刀、放大镜等各种工具,支持幼儿多方法、多途径地进行探究。

五、策略助推

创设多样化的科学活动

幼儿科学教育重视科学知识的积累以及幼儿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的科学活动,给予幼儿亲子体验、实践动手的机会。例如,在教授有关电池使用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的电子玩具开展有趣的科学活动。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幼儿展示玩具更换电池的过程,并故意装反电池,之后,再正确安装玩具电池,让玩具正常活动。在展示完这一过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小朋友们,为什么两次安装电池,第一次玩具不了动,但是第二次就能正常活动了呢?"之后,教师要给予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研究如何正确安装电池。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幼儿布置课后任务:在家庭中找到使用电池的物品,如遥控器、体重计等,并学会正确拆换电池的方法。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幼儿的发展和成长来说,科学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将科学教育生活化,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事物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科学知识,激活幼儿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望,促使幼儿在生活中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朱海香.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幸福家庭,01,(01):58.

[2]薛燕.因"生活"而精彩——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好家长,00,(95):78-79.

[3]倪瑄.幼儿科学教育生活化实践[J].教育,00,(6):34.

义乌市绣湖幼儿园 何双燕

网址: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7798

相关内容

浅谈幼儿科学教育生活化策略
试论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浅谈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生活化策略
浅谈幼儿园生活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策略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指导策略
浅谈幼儿艺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生活化策略探究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有效沟通策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