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手毁掉了孩子的内驱力...” 6岁前,这些行为万万不能做,父母再忙也要看看

发布时间:2025-09-15 16:08

自我反思:作为父母,也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生活技巧# #心理健康建议# #亲子关系辅导#

以下文章来源于每日蒙台梭利 ,作者蒙粉

每日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成长交流平台,一个有内容、有深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来源 | 每日蒙台梭利(ID:montessori-daily)

总有家长抱怨:说孩子总是坐不住,爱四处跑,一刻也停不下来;

还有的家长反应,孩子上课开小差,东张西望,老师讲的内容很多都没听进去;

在家写作业的时候,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就是不专心,愁死人了。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好的专注力,因为这是开启孩子内驱力之门的一把钥匙。

然而,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上小学之后,注意力变的不集中。

无论老师或家长不停地重复:“注意点,认真一点,专心一点啊!”,孩子依旧东张西望、坐立难安。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

“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3-6岁阶段的孩子,是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家长正确的保护和引导。

想要孩子拥有自觉学习的内驱力,父母首先要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专注力。

然而现实却是,家长经常在不经意间,亲手破坏了孩子的注意力。

以爱之名,打扰孩子

蒙台梭利博士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0-6岁的孩子有一个特点,那便是喜欢新事物、新玩具、新玩伴,孩子们总是对自己未知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心。

然而每当孩子在尽情探索的时候,家长总是有意无意的去打扰孩子。

比如孩子在专心拼积木的时候,就让孩子专心地玩耍就行。

不要一会问“宝宝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尿尿”、“你拼的是什么”等可能打断孩子注意力的言语。

蒙台梭利博士曾说,“为了让孩子发展出内在的注意力,他需要在一个持续工作的状态下,只有这样的状态下,他才能够发展出内在的意志力”。

很多家长,总是忍不住“关心”孩子,一会问热不热,渴不渴;

一会拿水果给孩子吃,可谓花样百出,孩子到头来也没多长时间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

很多孩子的注意力,就是这样被父母亲手破坏的。

过度包办,控制孩子

生活中,父母总是放不下担心孩子的那颗老母亲之心,不管什么事情都想帮孩子做好,孩子的一举一动只有在自己的监控下才肯放心。

过度包办,处处让孩子受限制,孩子就会对很多事情丧失兴趣,没有了兴趣,自然就不用谈集中注意力。

爱孩子,想要孩子真正成长,就要舍得用孩子。

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使用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父母做得太多,反而阻碍孩子的成长,聪明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使用”孩子。

比如做家务,3岁左右的孩子,乐于被“使用”。

自己丢垃圾、收拾玩具、刷牙、整理床铺、自己穿衣服;

摆碗筷、收拾饭桌、清洗蔬菜;打扫房间、垃圾分类等等,这些都是孩子非常热衷参与的家务。

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作为父母就要舍得放权。

给予孩子尝试的机会,让孩子经过不断练习,把自己分内的事情自己做好。

孩子有了自己探索的自由空间,就会去发现自己兴趣,会变得更加独立、有主见。

更容易专心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进而注意力更加集中。

忽视家庭环境的影响

观察那些注意力好的孩子,其家庭生活总是那么和谐,伴随着书香之气。

当家庭氛围纷乱嘈杂的时候,孩子是很难养成专注力的。

蒙台梭利博士通过实验发现,孩子的注意力不是靠说教来养成的,而是通过专注做某件事情来形成的。

为此,让孩子找到能够让他们专注的事物,是提升孩子注意力最有效途径,而这就需要有准备的环境。

比如蒙氏教室就是一个有准备的教育环境。

我们为孩子提供大量系统的,与他的身体发育相一致的蒙氏教具,用来吸引他们对颜色、形状、声音、触觉等本能关注。

一旦孩子开始集中注意力,他就将经历一个又一个状态的蜕变:

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这是他们内部心理成长的自然历程。

育儿秘籍

家庭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对孩子而言,游戏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没有一个孩子会抗拒好玩有趣的游戏,因此,通过游戏活动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好的方法。

推荐几个亲子互动的游戏:

A、听口令行动。

家长说出一个指令,让孩子按照指令行动。

比如,向前走一步,拿书架第二排左边第1本书等等,通过这些互动,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B、复述游戏。

孩子喜欢模仿大人,从行动、语言、衣着等,大人所做的事情,在孩子眼中都是充满了无限乐趣。

因此,成人可以说出一句简单的话,让孩子进行复述,或者说出数字,比如“386”;

让孩子进行复述数字,孩子复述正确,每次再增加一位数字,以此类推。

孩子在不断复述当中,注意力得到了加强,还锻炼了其记忆力。

C、抽积木游戏。

跟孩子一起,将积木搭建起来,再将积木抽离,看似简单的游戏,却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哪块积木抽出不会倒塌。

孩子天生就是爱玩,喜欢做游戏,让孩子参与到各种兴趣的互动游戏中,注意力相对就会有所提高。

尤其是6岁以下的孩子,特别喜欢跟父母进行互动游戏,比如在幼儿园学习的一些互动小游戏、角色扮演等,孩子们喜欢在家里再次进行重复、温习,乐此不疲。

通过互动游戏,从视觉、听觉、运动协调能力等方面,锻炼了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耐心和细心的品质。

只要孩子能做到这三个原则:不伤害自己、不打扰他人、不破坏环境,父母就要管住自己的嘴和手,大胆让孩子自由去探索,孩子自然会进入专注的状态。

宠粉福利来啦

每天推送的任意一篇文章精选留言点赞排名(点赞数量需超过30)第一的读者,即可获得折叠晴雨伞(如上图示意)。

领奖规则:

1.中奖人需同时满足关注“湖北e家庭”微信公众号;留言72小时内点赞数超过30;留言点赞数排名第一。

2.集赞统计截至发文到72小时,届时小编将回复您具体领奖方式。

3.每月每人限领一次,数量有限,快来参与哦~

THE END

本文来源:每日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成长交流平台,一个有内容、有深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本文属于政务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我亲手毁掉了孩子的内驱力...” 6岁前,这些行为万万不能做,父母再忙也要看看》

阅读原文

网址:“我亲手毁掉了孩子的内驱力...” 6岁前,这些行为万万不能做,父母再忙也要看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01563

相关内容

45条亲子教育法则影响千万家庭,父母们要看看
亲子教育的6个正确打开方式,父母必看!
强势母亲毁了我的生活
父母要懂得理性地爱孩子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对中国夫妻的育儿实录为什么能打动600万父母?
做顾问型父母,培养孩子自驱力
0-6岁孩子早教的关键期,错过不可逆!育儿育己,父母先行
育儿经 | 改变孩子的一生,万千父母都收藏了
父母牢记“两不惯,三不做,四不说”,养出的孩子独立又自信
21岁女孩因长相好看,怀疑父母是人贩子,孩子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