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卡=赚钱?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了解一下!
网络犯罪和网络安全成为全球性挑战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影响社会#
(来源:顺义普法)
高价回收银行卡……
我正好有几张闲置的,还能挣点快钱!对了还有我的手机卡,也能卖钱吗?
快停下!出售实名银行卡、电话卡,会被信息网络犯罪团伙利用,你可能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啊?卖我自己的卡还是“帮助犯罪”?
请看下面的真实案例
局中局团伙
失去的不仅是卡,还有自由!
“办卡出售2000块一张,车票送上门,食宿包到底”,这种打着“三包”旗号的信息,在各种“黑户群”里面频繁散播......
鄢某,作为其中一个上钩的人,在今年5月发现“机会”后便立刻联系对方,一路坐着对方订的火车从外地赶来北京,下车后再坐着对方打的出租、吃着对方提供的饭食,住进了对方提供的民宿里。虽然有着不安的陌生感,但鄢某一路下来,看着如此周到、“正规”的售后服务,心里的那点疑虑也早已烟消云散,于是在第二天就办了两张银行卡并交给同行的买卡人,好处费也是按时支付,除了之前说好的4000元,另多给了1000元辛苦费。看着没花一分钱就到手的钱,鄢某心里乐开了花,之后更是死心塌地想靠“卡”致富,全然不顾其他。
可是天上怎会掉馅饼?来得容易必有蹊跷!表面上看,鄢某在其他人的说服下留下一起收卡,顺利升至“管理层”,每天轻轻松松挣钱花。但实际上他已沦为犯罪团伙的一员,等待他的只有身陷囹圄。
原来,鄢某加入的卖卡团伙名为“小丑”,团伙大佬一人对接,经由上家指挥,以团伙形式招人,吃住收卡一条龙,美其名曰收卡走账,其实人人心知肚明,就是用银行卡给犯罪活动留下缺口,尤其是作为电信诈骗洗钱的工具! 这一环“成熟”套路被经营许久,先是通过QQ群广泛撒网,拓展下线,引诱人来卖卡并给予一定回报,再将其拉入团伙共同收卡,过程中安排人手看管食宿,名义上生活全包,实际就是约束自由、监视行动,以便深藏幕后之人能够坐收渔翁之利。
说起来这都是难抵利诱、不守底线惹的祸,鄢某等人出卖的银行卡涉及多起诈骗犯罪的79位被害人,整个团伙的犯罪数额高达100多万,发布的售卡信息更是错综复杂、遍布网络,正是这种“上钩”+“下钩”的作案方式,让鄢某彻底沦为团伙犯罪的帮凶! 最终,鄢某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 人民币1万元。
圈外圈助攻
APP 技术大佬沦为阶下囚!
APP,这个每个人手机里都有的小小方块,也可能是“杀猪盘”里的利刃尖刀。当诈骗被人比喻为“割韭菜”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的就是递上镰刀的人......在近期办理案件中,有这样一个技术大佬,可谓自学成才,堪称励志表率!却因一念之差,助攻违法犯罪。
“技术大V”小覃,打小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毕业之后四处务工,最后选中了网络信息这一领域决心开始创业,尽管没有任何技术教育背景,但小覃靠着自学无师自通,成功“转型”技术能手,在公司日常业务就是按照客户的要求做做APP、设计网页。奈何行业竞争激烈,小覃求功心切,无论客户提什么样的要求,都会按需出策,哪怕是递上“镰刀”也在所不惜。
“背后大佬”小魏,也是本案的始作俑者,平时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以客户上帝的身份通过网名“梦菲儿”向小覃发号施令。
某天,在制作一款名为“大福证券”APP时,小魏让小覃开一个技术入口,使得APP可以通过后台控制股票涨跌数据。常年与APP打交道,小覃不是不知道这样做的违法性,尽管犯怵,但每一个客户都是一笔长期生意,于是一边安慰自己一边按照小魏说的完成了APP设计封包。
然而, 小覃为留住客户而设计的技术入口,被客户小魏用作违法犯罪的操盘口,致使违法APP骗取被害人10余万元投资款。最终,小覃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且为缓刑期内再犯,数罪并罚, 被法院决定执行有期徒刑3年3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5千元。
俗话说,思想底线要是没守住,那每向上走一步就歪一步、错一步。小覃也因一朝行差踏错,带领公司走入末路,可谓是成也自强,败也自受!这不仅令人深思,缘何一公司创业先锋沦为阶下囚徒?说到底这一切都是无底逐利惹的祸,因为揭开面纱之后,一切侥幸和理由都是在为违法犯罪傅翼!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 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检察官说法
银行卡,作为信用支付载体和个人身份象征,绑定隐私信息、连接资金交易,给户主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因其快捷的支付方式常被用于违法犯罪,因此需要户主谨慎地保管和使用,切不可将银行卡当作换钱工具。
但在现实中,买卖银行卡的嫌疑人往往存在“犯罪不是我,落不到我头上”的侥幸心理,这不仅是法律意识的淡漠,也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要知道,每卖出一张银行卡,就可能多出几倍数的诈骗受害者,由此案发,户主必然受到法律制裁,更会因为个人信息的泄露,让自己和家人也成为下一个诈骗受害者。所以, 不仅需要断卡行动切断买卖链条,更需要筑牢每个人心里的关卡。
来源:顺义检察
点一点,助力顺义普法!
责任编辑:
网址:卖卡=赚钱?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了解一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0275
相关内容
信用卡,生活帮手缘何沦为犯罪工具【“刑”影不离】生活中这些小事涉嫌犯罪???
不懂法、不守法,“养鸟”也可能犯罪!
大学生淘宝买“黑客”宽带账号加价转售获利5000,两审获刑仍坚称无罪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罪犯生活卫生管理办法》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罪犯生活卫生工作管理办法
最高法关于审理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全文
盗窃罪
敲诈勒索罪立案标准
十种网上就能赚钱的方式 网络赚钱方法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