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同步 | 劳动最光荣——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写作指引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是殿试第一名,象征着最高荣誉。 #生活常识# #历史文化普及#
统编
同步
劳动最光荣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写作指引
◎湖南 高星云
01
写作任务
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医护人员,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等等。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
写作引导
02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所选的六篇文章都在反映劳动之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本写作任务分三个层次:一层是列举人物:教师、医护人员、保洁阿姨、农民,等等,为学生提供写作对象。第二层是解释观点: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能触动我们的心灵。第三层是布置写作任务: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
学生在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才能符合题意:解读任务“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规定了体裁:写人的记叙文;规定了数量“一个”,不能写成群像;规定了身份“劳动者”,结合前两层意思,劳动者必须是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忌选取身份显赫、地位重要的社会精英,规定了主题。关注平凡劳动者,通过叙述他们的事迹,表达对我们的心灵的触动。
写作误区:
忽略“一个”写成了一群; 忽略“平凡”写成了社会重大人物; 忽略“熟悉”写成了陌生人; 忽略“心灵触动”,没有写出感人之处; 忽略“动态劳动”,缺乏对劳动者进行直接动态的描写。03
知识要点
本单元的写作要求为: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用我手表现劳动之美。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如何以我手来写我所见的劳动。
1.
把握事例选择的三个原则
①事例要真实,贴近生活。在写作中,选取的事例一定要真实,要有生活气息。只有选取熟悉的、真实的事例,才能避免空泛和凭空想象,这样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感动人,才能唤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如赵树理在《老定额》中,选取的是收麦这件事,这是大多数农村人经历过的事。它不仅真实,而且贴近生活。因为贴近生活,自然能引起读者情感共鸣。
②事例要精选,精准选材。塑造人物形象时,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事例,果断舍弃与中心思想无关的事例,这样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思想。叙述类文章与论述类文章的事例选择各有特点。叙述类的文章要“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事例来写人记事。
(1)可以用几个事例集中塑造人物的一种品质。对于平面人物,就选取二三件事表现一个人某个方面的个性特点和本质,其他的事例一律摒除。如浩然在《艳阳天》中为了塑造主人公“勤劳”的性格特点,用了“翻地”“背粪”“守地”这三个事例来表现。
(2)可以用不同的事例表现人物不同的特点。对于立体人物,往往要从不同侧面来表现人物某些重要的个性特点。选材时,要选用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物的几个方面的个性品质和特点。如朱德《我的母亲》中选取母亲退佃搬家、节衣缩食供朱德读书、支持朱德参加新军和同盟会、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等多件事情来表现母亲坚强不屈、渴望摆脱贫困和压迫、深明大义、热爱劳动、勤俭持家等性格。
③事例要新颖。新颖的事例,富有个性和新鲜感。我们在写作中,要尽量选取这种充满时代气息、鲜活的事例,使作品既有时代感,又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还能使文章充满活力。如《人民日报》刊发的“我身边的好党员”一文,作者选取了退休老人张来智退休后开荒的事例,讴歌了他退休后依靠劳动创造了新的人生价值。
2.
学会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细微的神态,微妙的心理或语言,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它对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有重要的作用。事例要鲜活,人物形象要生动饱满,就要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以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描写。
动作的细节描写。如孙犁的《荷花淀》: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当得知水生要上前线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同样在写织席,却写出了不同的动作细节,前者表现出人物恬静美好的心情,后者却表现出人物感情
的复杂并为之掩饰的心理。
神态的细节描写。如《第一次洗脸》:年轻人也有些尴尬,脸也有点红了,他又从包里取出一根软管和一块抹布,把管子的一端接在自来水龙头上,然后把手伸进抽水马桶的污水里,将管子的另一端用抹布紧塞在抽水马桶的下水口,用水直接冲。而经这样的一塞,年轻人的袖子上更是沾了不少污水,但他却丝毫不在意,只是专心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年轻人也有些尴尬,脸也有点红了”这一细节,表现了年轻人“没有把马桶疏通,反而把卫生间搞得有些肮脏了”的愧疚,引出了下文“把手伸进抽水马桶的污水里”这一情节,塑造了一位有自知之明、勇于担当的劳动者个性。
语言的细节描写。如《红楼梦》: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王熙凤是曹雪芹塑造得很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语言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王熙凤的八面玲珑、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个性特点。
总之,记叙文写作离不开细节描写,在平时的记叙文写作中,同学们要注意留心观察,巧抓细节,展开生动细致的描绘,从而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让故事情节生动起来,让语言丰富起来,让文章精彩纷呈。
范文引路
04
一片中医壤,一袭中药香
◎山西大学附中 张艺蓝
母亲身上有一股经年萦绕的中药味。
每当晨光泛起,路灯渐隐之时,母亲就会披上她那年久泛黄的白大褂——那中药味也被沾在了身上。去往诊所,打开药房那一盏暖黄的灯光,一天的工作于此开始。一个个抽出药格,如对待自己的稀世珍宝般,用四指浅浅地捻一小撮出来,大拇指轻动,药便如珠玉落盘般,一点一点落在秤盘上,待称杆稳稳当当地平衡后,剩余的还要原封不动地放回药格。这些被称量出的药,母亲会将它们小心翼翼地倾倒在四方平整的牛皮纸上。有的会被熬成汤药,一文小火慢熬,母亲手中的蒲扇轻扇,药香便更加馥郁,充盈了整间屋子;有的会被搓成药丸,母亲先是把那些药捣成泥,药泥在她的纤纤玉手中盘滚,最后变得浑圆,她便会把那些药丸整整齐齐地码在纸板上,拿到阳台上晒干。她便如此赋予中药以生命,中药香此也如此在积年累月中浸透衣衫。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第一个病患到来。母亲便理理白大褂的衣襟,端坐在诊台前。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母亲会先扫一眼患者的容色,然后开口不疾不徐地询问。她的声音总有一种平定人心的力量,让患者从焦虑的心情中抽离。诊脉时,她将脉枕轻向前推,待病人将手放好后,再轻轻搭上去。一霎时,整个世界被按下静音键。我想母亲此时的世界里,也可能只有一声声跳动的脉搏。须臾,母亲松开了把脉的手,略加沉思,便在药笺上写下一串串药名。她对那些中药了如指掌,什么病应该用什么药,开什么方,她都烂熟于心。
我见过病人送来的“妙手回春”的锦旗挂满她的房间;见过被治好的病人握着她的手感激得痛哭流涕。但我也见过她贴了满墙的便利贴,上面是零碎的医药知识点;我也见过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上面记着她孜孜不倦向老中医讨来的经验之谈。我知道她总是在睡前手捧一本中药大部头著作;我也知道她常常在饭桌上或是回家的路上,与旁人侃侃而谈《黄帝内经》中的五行相生,或是一首汤头歌中的奥秘玄妙。谈这些的时候,家中明亮的顶灯,或是黯淡昏黄的路灯总会照在她身上,她的眼里盛满了光。
母亲只是一名中医,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劳动者。她深深扎根于这片她所热爱的中医之壤,用奋斗的汗水与甘霖浇灌出一朵璀璨的生命之花。可平凡与伟大之间从没有万里之遥,一片中医壤,一袭中药香,母亲便是那平凡中的伟大。
教师点评
本文写“我”的母亲扎根中医土壤,孜孜钻研、心系病患的奋斗故事。作者选取母亲工作中取药、问诊的典型场景与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又通过“我”的叙述和诊所内的陈设进行进一步烘托,写法细腻,形象立体。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购《新作文·高中版》
杂志名称:新作文·高中版
出版周期:月刊
期数:12期
页码:64页
单期定价:8元
全年定价:96元
刊号:CN 14—1274/G
ISBN:ISSN 1009—9433
适读人群:高中生
出版单位:新作文杂志社
投稿邮箱:gaozh@xinzuowen.com
刊物简介
《新作文·高中版》持续关注作文本身的基础性、人文性、诗性、个性。它从心出发,抵达心的深处。这里是作文成长的大本营,这里是好老师守护的家园,这里有小编们的滋味酬唱。杂志以高中学生为读者对象,成为了高中学生提升作文写作,创立作文思想,走好作文之路的品质期刊。
《新作文·高中版》为月刊,围绕“思想提升作文,作文成就未来”经典理论设计栏目,打造多维度作文概念,让学生的作文水平节节高升。
《新作文》
简介
《新作文》杂志,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主办,是中国最先锋的学生作文类刊物。2000年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2001年1月正式创刊,国内外发行,国内统一代号CN 14—1274/G,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9433。
最专业的作文杂志
欢迎订阅《新作文》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新作文杂志社官方微店订购
我们坚信:
没有写不好作文的孩子!
阳光作文 快乐成长
网址:统编同步 | 劳动最光荣——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写作指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18658
相关内容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
劳动最光荣第二季,劳动+教育=? |精选
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语文)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学阅读与写作”单元学习任务研究 ——基于“情境”的视角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习作《生活万花筒》写作指导+ 优秀范文
劳动者最光荣作文(精选50篇)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课件(共17张PPT)
劳动最光荣作文400字范文(通用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