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一个空有上进心的人,变成行动上的巨人?
如何进行有效的个人财务管理,过上品质生活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品质生活点滴# #生活技能分享#
1、坚持原创:仅有7%的公众号仍坚持原创
(本文3000字,看完约6分钟)
大家可能都过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话概括了很多人成长呈现停滞状态的原因—— 空有上进心,没有行动。
想学一门外语、一个技能,却从入门到放弃;
嘴上说着要减肥,高热量食物没断过,运动半途而废;
说好早睡早起,晚上舍不得关手机,早上舍不得关闹钟;
年初制定的计划,年尾还没实现一半;
做事情总是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动手
……
我曾经也是一个行动的矮子,对自己“说到做不到”的样子,深恶痛疾。
但我依靠3个方法,成功改了这一顽疾。虽然不能说100%改掉了,但情况对比以前好了太多。
我每天看书,每1-3周看完一本书并写读书笔记14个月了;
每天练半小时琴2个月了;
早睡早起3个月了;
任何场合从不迟到,记录保持6个月了;
上下班路上听一个知识付费音频,已经9个月了
……
我的2020年读书笔记节选
这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是我成为了一个「靠谱的人」。
对内,我对自己的人生极具掌控感,每天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我心里有数,做事有条不紊,每天睡前都很充实。
对外,同事、客户、家人、朋友都觉得“楠子是一个靠谱的人,跟她一起工作/生活,很安心。”
今天,我就把成为「行动上的巨人」的3个方法分享给你。
区分目标和手段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
你2021年的目标是什么?
有个朋友告诉我,他的目标是写作和减肥。
我就问他:
写作是目标,还是手段?
减肥是目标,还是手段?
事实上,写作和减肥,都是手段。
而之所以无法行动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们没有挖掘出「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为了挖掘出真正的目标,在这里,我们可以利用一个工具——POA执行力模型。这个模型是我参加一个阿里湖畔大学老师的分享会上听来的,我用过后觉得很好用。
POA执行力模型如下图所示, P代表能帮你实现目标的伙伴,O代表目标,A代表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
现在我们以写作为例:
写作是一个手段,我们把它放进A,然后把能想到的P和O都填进去,得到下面这张图。
然后,我们来筛选O,因为O越多,执行起来就越困难,能争取到的伙伴也越少。
如果我们选的O是「记录生活」,那么能帮你实现这一目标的只有你自己一个人。
孤军奋战,没有反馈,很难执行下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把公众号当QQ空间在写的人,都无疾而终了。
如果我们选的O是「赚钱」,那么就丢掉了非常重要的伙伴——看我们文章的人。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无节制发广告的公众号,掉粉严重的原因。
最后,我们选一个价值感更高的O——「更好地成长,帮助别人更好地成长」,这样帮助我们的伙伴有很多, 我们在写作时,也有了方向,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写,什么选题可以写,什么不可以。
整个POA做完后,我们再回过头去看最开始的那张图,你会发现,很多O实际上都是「假O」,比如「赚钱」,它实际上是执行后带来的结果,而不是目标。
如果一开始就把它当作第一目标去追逐,就会丧失我们写作的内在动力,导致半途而废。
看完这篇文章后,你可以用这个POA执行力模型,区分一下你的目标和手段。
弹性做事心法
这一部分,我分享一个做事心法,就2个字——「弹性」。
弹性的意思是,你可以对自己严格要求,但不要对自己苛刻。
你是一个人,犯懒是人的天性,你要把自己当人对待,允许自己偶尔犯懒。
而不是当机器人对待,偶尔一次犯懒就彻底放弃自己了。
解决拖延症的前提是,容忍你的拖延。
下面这张是衡水中学的作息表。每个时间做什么都有明确要求,时间点卡得死死的,似乎错过一个时间段,就完蛋了。
为了高考,这么拼一把自然是无可厚非。
但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成年人。因为成年人的生活里不只有学习,还有上班、社交、照顾家庭等重要性不亚于学习的事。
很多人从定计划那一刻就注定执行不了,正是因为他们把计划定的太死了。
早起背50个单词,那么你前一天加班到深夜,早上起不来怎么办?
下班看2个小时书,那么你当天被领导骂了一顿心情很差,晚上根本无心看书怎么办?
人类,是有情绪、会犯懒的;成年人的生活是有很多突发情况的,这一点你一定要接受,但不要把它当作借口。
而是「弹性」地去制定计划。
这里,我推荐大家用手机APP制定一日计划(避免广告嫌疑我就不说具体名字了),要找这种带日历、组块式,可以任意拖动任务的APP。
一天开始前,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按你期望的时间,填进APP里。等有突发事件跳出来时就把任务拖到另一个时间去做。(而不是删掉任务)
这样,一方面你不会因为任务没做而苛责自己,也有一定的压力,要在另一个时间尽快完成它。
五分钟启动法+滑梯效应
明确了目标,掌握了弹性做事心法,接下来就剩执行了。
我经过多年拖延症的血泪教训,总结了百试百灵的一个方法——「五分钟启动法+滑梯效应」。
这是一套组合拳,要一起使用才有奇效。
你先回想一下,你做什么事是做了5分钟之后还想继续做下去的。我的话,刷抖音、玩游戏、看电视剧,妥妥的1小时也不会腻。
做这些事,我就像滑滑梯一样,一滑到底,除非外卖来了,不得不中途打断,不然我会一直“滑”下去。这就是滑梯效应。它的背后是人类的成瘾天性。
滑梯效应只有这些爽的事才有效果吗?
我发现,我把这种“滑滑梯”的方法用到一些“正事”上,也有效果。
比如,我下班一到家,不打开抖音,而是翻开一本我有兴趣的书,开始看,我也停不下来。必须把一个章节看完,我才会抬起头。
发现这个现象后,我就开始琢磨,怎么利用人类的天性,让“滑梯效应”帮助我高效学习和成长。
我总结了使用这套组合拳的3步骤:
步骤1、用五分钟启动法判断“滑的梯子”是不是你感兴趣的。
怎么鉴定感兴趣,做5分钟看看第6分钟还想不想做。
这个要细化,比如看电视剧是你感兴趣的,但不是所有电视剧你都爱看。放到正事上,比如看书,就要找你感兴趣的书来看。
步骤2、开始“滑滑梯”前,设置“滑”的时间总量。
每次干一件事前都设置做这件事的时间总量,这个数字是不能给自己带来压力的数字。
注意,要每次结合当下的心理情况、外部情况去设置,而不是每次都一模一样。
比如今天正常下班,心情平和,那就设置看2小时书。今天晚下班1小时,白天还跟同事扯皮了,心情不好,那就设置看20分钟。
没有压力的时间总量,会让你无压力地开始滑,而一旦开始滑,就会触发「滑梯效应」。
步骤3、找一个“真空环境”去打这套组合拳。
什么是“真空环境”?
就是整个世界仿佛只有你一个人,你做事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你感到非常兴奋或舒服。
这种环境可以人为创造,比如一个人在家/在房间,在书店/咖啡馆戴耳机,在公司里找一个没人的会议室。
我很喜欢诗人北岛的一首诗: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是啊,每个人年轻时都有很多梦想,但大多数人的梦想都因为缺乏执行力而渐渐荒废,只存于梦中。
没有执行力,一切伟大的梦想,都是空谈。
如何做行动的巨人?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本文的3个方法:
1、“道理我都懂,但不愿行动”的根源是没有找到真正的目标,所以,我们要用「POA执行力模型」,来区分目标和手段,挖掘你做这件事的内在动机。
2、解决拖延症的前提是,容忍你的拖延。掌握「弹性做事心法」,用时间表弹性地规划任务的执行。
3、利用人类的成瘾天性,用「五分钟启动法+滑梯效应」,让自己对看书、学外语等对你长期有利的事上瘾。
以上就是我关于「空有上进心的人,变成行动上的巨人」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如果你试用了有效果,欢迎回来跟我交流。
晚安。
网址:如何从一个空有上进心的人,变成行动上的巨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19835
相关内容
心理学:如何变成一个乐观的人?从追求温饱到健康饮食 佛山人“舌尖”上的变化折射生活巨变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自我成长与提升:从个人心态到实际行动的转变
“巨婴”是一种负面表达,反映了有的人心理极不成熟,如同“巨婴”一般,不时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杠精”这个网络流行词的意思是有些人在网络上有时为了反对而反对,有时故
从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看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高品质人居将迎巨变,杭州的新房已有AI和机器人上岗
从零开始,如何让阅读改变你的人生?3个步骤让你爱上书籍!
走进美的:3年磨一剑,巨变的美的风扇
个人如何进行健康运动
跳蚤效应与个人成长:从微小改变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