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赋能未来生活,AI在产业端“开花结果”
苹果树在秋季修剪,以促进来年开花结果。 #生活百科# #农作物种植#
赋能未来生活,AI在产业端“开花结果”
品牌企业展品中AI技术无处不在,青岛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与潜力逐一呈现
9月19日,202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电博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红岛馆)拉开帷幕。这是目前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专业性展会。本届电博会展览面积扩大至6万平方米,规模创历届之最。
展会现场,记者发现,无论何种消费电子产品,都围绕人工智能展开定制服务、创新升级,一个清晰的信号正在不断被释放——在AI渗透中,产业边界正加速消融。
本届电博会首次设立近万平方米国际展区,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59家企业参展,国际展商占比超过六分之一。
这意味着,电博会完成了又一次迭代升级。踩准时代的鼓点,驭开放之势,以“中国大市场”为机,电博会的吸引力正“由内而外”散发光芒。
于青岛而言,更需考量展会之外的溢出效应——只有对有限的展会平台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转化,释放出更大的开放红利、产业动力,电博会才真正称得上精彩纷呈。
202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上,观众扎堆观看人形机器人表演太极拳。赵健鹏 摄
AI渗透,比想象的更深
有了AI赋能,生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来电博会上走一走,一定会有所启发。
在海尔智家展区,海尔、卡萨帝、Leader、三翼鸟四大品牌共同亮相,处处可见“主动服务、无感联动”的未来生活场景。在智慧厨房,搭载“AI之眼”的烟机可以主动“看锅”,在沸腾瞬间联动灶具调小火力;在智慧阳台,搭载“AI之眼”的洗衣机能自动添加洗涤剂,监测是不是有混洗、串色风险等,洗衣结束后还能联动晾衣架自动下降晾晒衣服;在智慧客厅,一句话即可“指挥”电视、窗帘、灯光,开启私人观影体验。
在海信展区,AI变换为一颗智慧“芯”,让“视”界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全球最大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UX、RGB-Mini LED电视新品U7S Pro、最大可定制到271英寸的Micro LED巨幕、全球首款100英寸可卷曲激光影院……“百英寸超大屏天团”不仅吸引大批观众驻足围观,更成为全球采购商重点关注对象。其中,全球首款量产RGB-Mini LED超旗舰电视UX成为展区的“吸睛担当”。这款116英寸巨幕刷新了液晶显示上限,内置海信自研的全球首颗光色同控信芯AI画质芯片H7,实现画面明暗过渡“零误差”,细腻度满满。在今年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上,还荣获了“全球显示技术创新金奖”等三项大奖。
不仅是在智能家居领域,未来健康、智慧出行、虚拟现实、低空经济、数字消费等领域都出现了大量AI和机器人应用实例。未来科技正在产业端“开花结果”。
作为科技领域的巨头,小米跨界进军汽车行业,其首款车型小米SU7在电博会上也备受关注。其强调的人车家生态整合,更是激起了不少观众的好奇心。在现场能够看到,通过小米SU7智能座舱与小米智能家居设备的连接,用户可以在车内轻松控制家中的各种智能设备。比如,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用户可以通过车内的语音指令提前打开家中的空调、灯光和热水器,回到家就能享受舒适的环境;反之,当用户在家时,也可以通过小米智能家居设备查看车辆的剩余电量、续航里程等状态。此外,小米SU7支持与小米手机、手表等设备的无缝连接,用户可以在手机上远程控制车辆的部分功能。这种人车家生态整合打破了传统汽车与家庭、个人设备之间的界限,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智能联动,为汽车行业新发展方向带来启发。
2025年被称为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元年。本届电博会也专门设置了“具身智能专区”,宇树科技、乐聚智家、强脑科技等创新企业集中展示多款人形机器人、智能仿生义肢、AR眼镜等“黑科技”产品。曾亮相冬奥“北京8分钟”的Aelos机器人、国内首款可跳跃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夸父”、运动能力超强的四足机器狗Go2等集结亮相,观众可亲身体验智能科技赋能未来生活的魅力。
从家居生活到交通出行,再到医疗健康、工业设计、人机交互等众多领域,当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AI技术变得无处不在,消费电子产业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
从电博会上可以感受到,AI渗透产业,比想象的更深。
为全球化,也为本地化
本届电博会国际化特色鲜明,首次设立近万平方米国际展区,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59家企业参展,数量创新高。
其中,首次参展的“新朋友”格外受到关注。
总部位于德国的汉斯希尔主营业务涉及水处理设备、安全阀等。此次展出的最新款软水机,创新搭载4.3英寸彩色显示屏,可以将数据和操作更为直观地显示出来。“虽然我们的产品在世界各地销售,但尤其关注中国市场。”展台负责人表示,此次带来的产品不仅代表了公司在水处理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更是其针对中国市场精心打造的“全屋好水4.0‘净护智享’方案”中的力作。
英国手机品牌XOR爱克斯奥的每款手机均融合高端材质、精选欧洲皮革和尖端隐私保护科技,展现了英国的工匠精神。展台负责人表示,公司对中国高端消费者高度重视,将构建全方位互动生态,为中国消费者打造专属礼遇。
来自加拿大的越凡医疗基于靶向神经调节技术,研究创新出一系列可穿戴治疗技术和产品。此次展出防晕车手环、头痛贴、智能减脂手环及模拟压力反射激活疗法等四大系列产品,让中国消费者“零距离”感受穿戴式健康科技的魅力。
事实上,电博会上的“洋面孔”越来越多,并非偶然。与其他领域企业相比,消费电子企业在智能化领域的创新反应效率更高,业务转型也具备更强的灵活性。
而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中国消费者对科技创新产品积极拥抱的态度、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都充分激发了市场潜能,为国外企业提供了展示其高端产品和创新技术的机会。
正如一位国外展商所言,来参展也是观展,是厂家也是顾客,为卖产品也为寻找供应链伙伴,电博会正搭建了这样一个高效学习、交流的平台。
开放之城,拥抱AI
从电博会的展品品类不难看出,消费电子的竞争逻辑正在转变。AI成为突围之道,将人机关系从“工具逻辑”推向“成果逻辑”,让产品从被动执行命令转向主动服务用户。
消费电子的未来不再是单点硬件的比拼,而是场景智能与万物互联交织重叠的生态竞争。
电博会首日,参展商们谈论的高频词汇是“学习”“协同”“生态”。
这似乎预示着一种新共识的浮现:消费电子企业真正的“护城河”,或许并不是拥有大模型的实力,而是善用AI技术,持续学习、适应真实世界复杂性,更敏锐洞察消费者需求的能力。
而在这个进程中,需要青岛这样的开放之城,促进产业协同与共创,构建起与AI技术进化更匹配的社会协作机制,为新共识的涌现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青岛正在扎牢这样的根基。
从区域布局看,作为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承载地,青岛将人工智能作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的两大先导产业之一优先发展。在崂山区,具身智能、大模型和海洋人工智能等前沿赛道加紧布局。西海岸新区通过产业生态搭建,持续推动产业链与行业加快融合,形成了以极视角、以萨技术为代表的一批重点企业。2024年,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规上企业超过300家,营业收入突破720亿元。
从企业共创看,今年8月成立的青岛市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联盟,由青岛地铁集团联合132家企事业单位、高校院所共同发起。包括海尔、海信、国实科技、机场集团、城运控股、东华云都科技、中科曙光在内的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共同牵手,为新技术的迭代创新开放更多“试验场”。
从人才基础看,青岛正依托高校院所,通过签署招才引智合作协议、校企联合建立人才实训基地等方式,培养满足人工智能产业需求的专项人才。值得一提的是,9月14日,中国海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成立。学院聘请了由院士专家组成的人工智能学院建设发展国际咨询委员会。这是驻青高校深化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次重要探索,为青岛人工智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而以上青岛发展人工智能的种种优势与潜力,也在本届电博会上通过展示、交流、互动等方式被逐一呈现。
由此来看,电博会连接品牌与用户、科技与生活、当下与未来的平台价值正在持续放大、提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延伸阅读
澳柯玛:深耕“智慧+温度”科技,逐浪AI时代
2025青岛高级音响唱片展打造视听盛宴
青岛日报2025年9月20日3版
责任编辑:臧婷
(作者:刘兰星)
网址:青岛:赋能未来生活,AI在产业端“开花结果”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19901
相关内容
山东移动全球通“AI在未来,共创美好”亲子活动落地青岛《未来中国》收官,铺开“AI何以赋能生活”视听画卷!
叙述新乡:用人工智能ai赋能产业创新
消费电子行业回暖,AI赋能智能终端,创新引领未来
青岛三节联动 “端上”美食盛宴
望海潮 | AI+消费,青岛加速抢滩新赛道
AI赋能家电 智启未来生活
苹果春季发布新智能家居设备:AI赋能的未来生活助手
赋能健康科普!青岛健康科普“数字医生”上岗,开启健康传播新篇章
四大云智产品亮相,中国联通开启AI赋能全场景数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