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更多精彩! —— PC硬件升级指南

发布时间:2025-09-21 08:41

音响设备升级指南:软件或硬件升级 #生活技巧# #居家生活技巧# #电器维修技巧# #音响设备调试指南#

无论你是品牌机用户,还是自己动手组装了兼容机,只要这台PC服役已经超过了两年,就会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动力不足、需要升级。很显然,以目前硬件更新换代的速度来看,要想让自己的PC配置保持“与日俱进” 的水平是非常困难的

PC硬件升级指南(1)

引言

无论你是品牌机用户,还是自己动手组装了兼容机,只要这台PC服役已经超过了两年,就会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动力不足、需要升级。很显然,以目前硬件更新换代的速度来看,要想让自己的PC配置保持“与日俱进” 的水平是非常困难的;但面对不断推陈出新的大型游戏和高级应用,你那台老旧的PC又难当重任——除非你对PC的需求仅仅停留在收发邮件、浏览网页等初级应用上。

买一台新的PC当然可以满足诸多应用需求,但是能够每隔两年就换一台新PC的人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最好的办法显然是通过升级让PC重新焕发青春。如果你还没有亲自拧开过机箱侧盖、歇下那已经积满灰尘的CPU散热器,那么下面的内容对你会有些帮助。我们将会详细地向你介绍各个部件的升级方法及注意事项,并结合测试来分析系统升级所带来的性能提升。我们相信,在摸索中成功地独立完成系统升级工作,你得到的将不仅是一台重新焕发了青春的PC,同时也能收获巨大的成就感。

游戏

全球最大的调查和商业信息公司之一NOP World的调查报告显示,55%的PC用户会在PC上玩游戏。PC游戏的出现不仅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而且它自己也迅速地成长为继绘画、雕塑、建筑等八大艺术之后的第九艺术,甚至作为一个专门的产业而得到了国家的认可。毫不夸张地说,PC游戏才是促进硬件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如果只是为了满足Windows操作系统和基本商业应用软件的需求,我们到今天可能还会无欲无求地使用着Pentium III的系统。3D游戏中各种复杂的纹理、阴影和光影效果,都需要GPU(图像处理单元,即显示卡的显示核心)和CPU进行大量的浮点运算,很多先进的技术特性都是在游戏中率先得以体现的,因此,针对游戏应用的主要特点而制定的不同升级方案显得十分有必要。

1.更换显示卡

对于游戏爱好者来说,3D显示卡无疑是系统各核心配件中最受关注的一个环节,因为它直接地关系到一款游戏是否能够流畅地运行、游戏中的光影效果是否能够得到完全地体现。例如,在一台采用了GeForce4 MX440显示卡的系统上运行《NFS: Most Wanted》,即使机器搭配再高主频的CPU、再大容量的内存,也无法令玩家获得心旷神怡的游戏体验。DirectX 7规格的GeForce4 MX440显示卡根本无法支持DirectX 8乃至DirectX 9中的很多算法,更不用说HDR(高动态渲染)了。 因此我们在游戏中只能看到一些通过模拟运算而实现的模糊场景,而非应有的那种真实而又绚丽的光影效果。不可否认,GeForce4 MX440从市场角度来看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但是从目前游戏市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来看,用这么一款落伍的显卡的确非常对不起自己。尽管GeForce FX5200档次的显卡依然可以支持相当一部分的PC游戏,但如果你还想亲自体验画面更流畅逼真、更为惊险刺激的高端游戏,那么,花上近千元来升级自己的显卡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2.更换CPU

对于3D游戏而言,更换CPU的效果也许不如更换显卡那样明显——画面质量不会有任何变化,FPS的数值提升也相对有限。但是当你完成了显示卡的升级之后,很难保证不在CPU上产生连锁反应,毕竟CPU如果太落后也会制约新显卡的发挥。针对游戏应用和针对多媒体应用的CPU升级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主板芯片组支持何种类型的处理器,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应用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产品。双内核处理器是目前处理器市场的一块香饽饽,它凭借双内核架构特点平衡了性能和功耗,在性能表现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AMD和英特尔均推出了基于双内核架构的产品,不过AMD方面仍然面临着一贯的货源短缺问题,除了价格较高外,大多数规格的产品也面临着有价无市的尴尬境地。而英特尔在双内核市场的优势要明显很多,第一代Pentium D 8系列双内核处理器的价格不断走低,同时又推出了基于65纳米制造工艺的新一代双内核处理器,另外,还有一款规格独特的Pentium D 805处理器将双核平台的性价比发挥到了极致。相信不论你的经济状况处于何种水平,都能挑选到一款适合自己的英特尔双内核处理器。

3.扩充内存

大多数游戏的包装上都会标明运行该游戏所需的最低系统配置和推荐系统配置,相信每一个游戏玩家都有比较深刻的体验,最低配置下的运行效果(无论是画面质量,还是运行速度)显然无法令人满意。以《魔兽世界》为例,如果你不希望在游戏过程中频繁出现读取硬盘数据、造成瞬间游戏停顿的现象,最好为PC配备1GB以上的内存,否则一旦在紧要关头出现运行不畅的情况,一定会让你感到无比郁闷。当然,目前大多数的游戏还没有如此高的负载,512MB的内存应该可以满足需要;如果你的PC还低于这个配置就不要再犹豫了,赶快升级内存吧。

4.更换大硬盘

游戏对于硬盘空间的占用似乎是与其品质成正比的,目前很多主流的游戏安装前动辄就有两三张CD的大小(1GB到2GB左右),采用DVD光盘(4GB以上)作为客户端的游戏也不在少数。如果想让自己的硬盘中同时存在多款游戏,40GB的硬盘空间(还需要除去操作系统和基本应用软件对空间的占用)显然是难以胜任的,增加一块80GB乃至120GB的硬盘想必可以应付未来两年的应用需求。

影音应用

自从PC上有了光驱和解压卡,多媒体电脑的概念也就随之而诞生了,从此家庭用户在PC上开始了多媒体的娱乐体验。到了今天,在电脑上欣赏图片、音乐、视频或者亲自动手编辑处理一些数字内容,已经成了非常普及的一些应用。全球最大的调查和商业信息公司之一NOP World的调查报告显示,几乎所有拥有PC的用户都会用它来浏览数码相片和播放视频;36%的用户会用PC播放音乐;更有6%的用户用PC收看电视节目。从提高系统性能的角度来看,多媒体应用也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方向,对于系统的硬件配置有较高的要求。无论是图像的渲染处理,还是视频、音频的编码转换,实际上都是系统浮点运算能力的体现,因此,在升级PC的过程中,系统在这方面的性能水准应该成为用户重点关注的对象。

1. 升级CPU

对于图像处理、音频压缩以及视频编辑等多媒体应用来说,提高处理器的性能无疑是最立竿见影的一种升级路线。假如你还在使用主频在2GHz以下的第一代Pentium 4处理器(基于Willamette核心),进行高负载的多媒体编码运算时一定少不了漫长的等待过程,除非你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耐性,否则就应该果断地升级更高主频、更新规格的处理器,避免将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无奈的等待中。

升级CPU的可选方案有很多。鉴于90纳米制造工艺的处理器集成了SSE3多媒体指令集,优化了系统在多媒体编码运算方面的性能,所以更换一颗Prescott核心的处理器无疑会令你的多媒体应用高效不少。当然,如果你使用的是Socket 478接口的CPU,那么势必需要更换一块支持LGA 775接口的主板才行。尽管市面上存在LGA 775接口的865主板,但出于多方面的考虑,还是直接购买一块915以上档次的主板比较合理。如果确实在经济方面显得捉襟见肘,也可以考虑一下Celeron D处理器,它同样支持SSE3多媒体指令集,并有多种主频规格可供挑选,同时价格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如果手头的资金比较富裕,不妨考虑直接升级到英特尔双内核处理器,它在这方面应用上的性能优势已经经过了多方验证,值得用户信赖。需要提醒各位的是,使用英特尔双内核处理器,最好能选用945以上级别的主板,以保证对双核处理器的全面支持,以充分发挥双核平台的性能优势。

2. 扩充内存

内存的容量及其总线带宽的指标也是决定系统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处理器的性能再强劲,如果没有内存高速地提供数据进行配合也是枉然,就如同一个加工能力很强的工厂却总是得不到足够的原材料一样。在Intel 865/875时代,Pentium 4处理器平台在内存控制器的技术规格上一直都显得比较落后。915平台虽然引入了DDR2内存的概念,但由于技术规格上的特点,如果没有足够高的工作频率(一般在DDR2-667以上),DDR2架构优势并无法充分体现,这里就需要用户进行一番抉择了。究竟是沿用DDR内存,还是投入更多的成本更换DDR2内存(主板规格是否支持的因素也需要考虑在内)?

相对于更换CPU的环节来说,扩充内存的升级方案就显得简单一些了。首先,你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主板支持哪一种内存规格,以及主板上剩余的扩展插槽数量。以945主板为例子,它的前端总线频率为1066MHz,如果使用了800MHZ FSB的Pentium D 820处理器,那么内存频率便被限制在了DDR2-533,而非DDR2-667。由于DDR2-667内存价格较高,而相应的Pentium 4 EE/Pentium EE处理器也非普通用户能够承受,因此购买DDR2-533内存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而就目前市场行情和应用需求而言,单条512MB的内存条也比单条256MB内存条更值得考虑。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内存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些兼容性的问题;同时,某些主板与某些内存之间也可能有不兼容的现象,因此升级后如果出现系统无法正常启动的情况,首先应该检查是否存在着上述的问题。我们强烈建议升级内存的用户尽量要购买与以前相同品牌的内存,如果还是因为频率差异而存在兼容性问题,不妨考虑舍弃原有的低频率内存。

3. 更换硬盘

单纯从性能提升的角度来看,更换硬盘并不会给多媒体应用带来特别明显的效果,尽管硬盘的技术规格(例如单碟容量、接口类型等)也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是这都不足以给图像处理、视频编辑等应用带来本质上的优化。其实,更换硬盘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存储能力,图片、音乐以及视频文件都是极其消耗存储资源的,所谓的海量存储在这些应用面前仍然显得不尽如人意。因此,当你的系统经常提示磁盘空间不足时,更换大容量硬盘的理由是足够充分的。

其实,只要机箱内扩展舱位和电源接口允许的话,升级的过程无非就是增加一块硬盘这么简单,你甚至无需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当然,本着优化系统的原则,我们建议你最好在新硬盘上重新安装系统,新硬盘显然要比旧硬盘技术规格先进、性能出色);否则,只能毫不犹豫地拆下小容量的旧硬盘,换上大容量的新硬盘。在更换硬盘之前,首先要做好重要文件的备份工作,以免在重新安装系统后才发现少了很多重要的数据。

除了抱着单纯的增加存储空间的目的购买新硬盘之外,你也可以有意选择一款缓存更大、转速更高的硬盘,这会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性能。在硬盘价格如此平民化的今天,些许的价格差异并不会对你造成任何“威胁”的。

普通日常应用

除了游戏和多媒体娱乐之外,家用电脑最主要的用途无非就是上网浏览、即时通讯、使用普通Office应用等,我们将这些统称为一般应用(不包含专业型应用)。相对于另外两种应用方向来说,一般应用对于PC的性能要求并不苛刻,如果能够顺畅地运行Windows XP操作系统,基本就可以满足这类应用的需求。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如果你的PC使用的是845主板、Pentium 4 2.0左右的处理器、GeForce FX5200档次的显卡和256MB内存的话,这样的配置基本上能够胜任日常应用的需要,如果能将内存容量扩充为512MB,就可以保证系统在多窗口运行时能有足够的资源。而对于其它配件来说,升级的理由并不充分;如果你的资金特别充裕,也可以考虑更换更快的CPU或更大的硬盘,这样至少可以节约开机后进入Windows系统的等待时间,也可以在机器中保存更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只是用于欣赏,区别于多媒体应用类型中的编辑制作)。但鉴于845平台(甚至865平台)已没有更多的潜力可挖,在它上面投入升级资金显得并不十分明智。在将性价比和系统稳定性、扩展性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在内之后,我们推荐给这类用户采用Pentium 4 506搭配915主板的系统配置。如果希望沿用之前的AGP显卡和DDR内存的话,在选购915主板时则要对其DIMM插槽和显卡插槽进行仔细的分辨。

资料的备份和迁移

如果你的升级方案只是扩充内存或者更换CPU,那么升级过程无疑是最简单的;如果更换了3D显示卡,无非也只是需要重新安装显示卡的驱动程序;而一旦涉及的硬盘或主板的更新,则很难逃避重装系统的繁琐过程。对于每一个用户而言,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之前都需要认真地备份重要数据,经验丰富的老鸟自然会轻车熟路地备份自己所需的重要文件;而对于那些将要第一次独立完成升级工作的用户来说,事先的准备工作无疑才是最重要的,避免在重新安装系统后才发现自己由于疏忽而损失了很多重要文件。

备份文件

Windows XP自带了一个“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在开始菜单的附件|系统工具中可以找到),该向导可以助你简单完成文件的备份工作。如果你需要功能更为强大的第三方软件来进行数据备份,选择同样琳琅满目,这其中包括Alohabob PC Relocator,Move Me,Desktop DNA以及IntelliMover等。

那么,究竟什么内容需要进行备份呢?XP的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所涉及到的操作系统设置以及文件是你至少应该考虑的内容。系统设置包括桌面、屏幕保护程序、墙纸、自定义音效和鼠标设置等Windows基本定义设置,而文件部分则包括Word文档、Excel工作表、数码相片、MP3和其他保存在硬盘上的零散文件等。不过,我们并不建议把所有文件一股脑儿全转移过去,还是要发扬拿来主义,把时间和空间用在刀刃上。

转移设置

另一项十分重要的私人档案文件便是电子邮件。如果你使用了本地邮件管理软件,与电子邮件相关的设置和文件备份就会轻松很多。对于使用微软Outlook或Outlook Express的用户来所,可以直接利用Windows XP的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对帐户信息、地址簿、规则和过滤器以及邮件本身进行备份,十分方便。如果使用了其他的邮件客户端,则需要动用第三方工具才能方便地完成备份工作。

很多人总是在重装系统后才意识到自己忘了备份IE收藏夹,结果上了网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所以对IE设置的备份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使用XP的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可以将IE的主页设置、书签、Cookies、安全设置等全面备份,但和前文所述问题相同,如果你使用了非微软的浏览器,便需要使用第三方备份工具对浏览器设置进行备份了。

有的时候你也许还需要对某些程序设置进行备份。如果丢失了安装光盘,还要将程序本身转移到新系统中。这种情况下,XP系统自带的备份转移工具便无计可施了,用户只能借助于第三方工具才能解决问题。工具不同,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尽相同,例如PC Relocator擅长转移整个程序,而Desktop DNA则更便于转移程序的设置。

不过,转移了设置并不代表着大功告成,你还需要确定自己是否已经对所有PC数据进行了日常备份,否则一旦系统崩溃,而你又未对数据进行及时备份,那先前的转移工作就全部化为泡影了。为了安全起见,升级换下的老硬盘还是留着吧。

进行系统备份

如果你并不是用系统恢复光盘重建了系统,我们建议你创建一张备份光盘。通过制作干净系统的备份光盘,用户可以在系统崩溃或出错后轻易将系统恢复至原始状态。你也可以在安装必须的软件后再对系统进行备份,但我们建议还是在安装系统后立即便备份系统,除了可以避免安装的软件让系统变得缓慢,同样也可以基本杜绝间谍软件和木马。

有选而备

找出需要备份的数据并不麻烦,大多数Windows兼容程序都将相关数据存储在Windows用户资料中。在C:\Documents and Settings目录中,每一个系统用户都会有独立的资料文件夹。在这些文件夹中又有类似于“我的文档”之类的文件夹(有的是隐藏文件夹)用于存储IE Cookie和书签、Outlook邮件备份或其他程序的数据等重要信息,这些内容理论上是都需要备份的。当然,也别忘了查看硬盘中其他目录下的文件,避免漏网之鱼。

对于软件和程序备份,自然没什么可多说的,因为大多数用户都会选择使用安装光盘重新安装程序。如果当初购买或下载了安装文件,那么在备份时也别忘了将安装文件备份,以便再次使用。

备往何处

怎样安置备份文件往往会令用户头疼,因为他们很难在风险和便捷之间找到平衡。最方便的办法莫过于在硬盘上新建一个逻辑分区,然后将备份文件放至此处。但倘若硬盘发生故障,甚至有可能电脑失窃,硬盘中的数据连同备份文件一起都将无法找回。另一种解决办法是将所有备份文件都存储在移动存储设备上,然后将存储介质保存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杜绝一切风险。不过很少有人能忍受这种办法的繁琐。也许在两者之间采用一种综合办法进行数据备份最为行之有效:一方面将不定期完全备份文件保存于一个安全的地点,另一方面又以一种更为方便的方式进行每日或每周备份补充。相比之下,这种办法显然更为科学。

网址:享受更多精彩! —— PC硬件升级指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20377

相关内容

老电脑升级指南:让你的PC焕发新生
电脑硬件升级与维护指南:教你如何升级和优化你的电脑
Win10家庭版免费升级到专业版指南
提升PC使用体验的三个神级插件,畅享科技新生活!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AI赋能促换机需求 推动硬件配套升级
硬件升级
荣耀AI PC战略升级,MagicBook Pro 14新品亮相西安
在家远程升级硬件的过程:怎样安全快捷地进行硬件升级?
升级指南
员工健康指南享受工作享受生活课件

随便看看